第22章秀春
阿春这人一般是不怎么生气的。
除了因为天生的慢半拍,看起来不怎么容易生气之外,更多的是她的工作和经历造成了她不容易生气的性格。
打个比方来说,世界上总不缺少什么都不懂却还一味的要外行指导内行的sb老板。而阿春打从毕业第一份工作开始,遇到的基本上都是这类型的老板,简直把人磨得肝火旺盛血压上升。
后来,前辈们和同事们就给她讲自己遇到过的sb老板有多sb,这么一比较,阿春就觉得自己又可以了(不是)。再一个原由也是阿春的这个专业是当时背水一战考下来的,全家亲戚朋友基本都不同意来着,遇到点困难就回家乡了,那以后被催考公务员催婚崔娃就都有理由了。
【再坚持一年。】这句话成了阿春的人生信条,陪着她坚持了一年又一年。
从职场傻白甜到职场老油田,阿春对戏剧的痴迷逐渐从兴趣爱好变成了日常社畜工作。
但不变的是,阿春对工作如果不是上面要求,都会尽量不敷衍了事的,本来工作就是这样,能做好干嘛非得做差呢?有想办法偷懒的心思还不如做好点有个好口碑。
而阿春来到这时候,遇到的很多读书人也都是这样。
就算不想呕心沥血,起码做个六十分及格,交出去也好看。但这位名叫沈亦雯的编导,那就真的是用三十分假装成六十分,来纯粹的糊弄人了。
美港是教育台,教育台大多都没人看。
尤其是阿春要做的这种教育类节目,看到都要换台的。
但上面要求了一天下午档和黄金档一天至少四小时要播教育节目,这是美港拿牌照的基础。
阿春是美港训练班出来的,毕业之后老师才跟她说,最开始看好她,就是来当主持人培养的。包括她现在拍的剧,也不过是因为她表现好,才被塞了进去的。
老实说,阿春自己都不看好教育节目。
以y国本国的教育节目来说,更多的是给小孩子看的儿童节目,再就是相关纪录片,哪怕是有观众基础的节目,也更多的是因为公民教育程度比红港高。
而史上最有名的智力挑战类节目,本质上其实还是答题节目,也只有这一种类型。在后世有许多类似的节目《某某辞典》,《某某大赛》,《某某大脑》,都是知识竞技类节目。
她当然也可以抄一份,还可以抄的更好更本土化。
问题是一个节目救不了一个电视台。
别拿别的国家类比,别的国家不是红港,不是只有两家电视台的红港。
阿春偶尔放假,下午档去吃饭时,去到有电视的饭店,看到他们看到基本上看的不是ltv就是空巷,为什么呢,因为美港的节目太难看了,连美港的人自己都这么认为。
美港的电视剧忽忽忽的拍,导演和艺员们乐意拍教育节目的却寥寥无几。
自己人都这样,就别说那些需要往外掏钱的商家了,人家的真金白银又不是撒票玩的。
红港此时能花钱上电视做广告的商家是很有数的,他们都对ltv和空巷充满了信心。
但他们是怎么看美港的?没什么人愿意看的教育台,撑死在比较火的剧播出来时有些广告商,其他节目尤其是本来最能赚钱的黄金档,广告量居然还不如大白天的午间档。
阿春再次因为做出这项规定的y国政府感到了当初有个sb老板的痛苦,结果其他人还在很努力的拍剧:“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啦!”搞得阿春不努力点都不好意思了,好在努力也不是没有收获,她好歹还收获了一大票“绿叶”呢。
因而阿春最近都不去想收视率的事情了,做电视的对那东西总有点条件反射的执着。
不过沈亦雯显然是既不打算要收视也不打算要口碑,大家都是不及格,挤在中间仿佛别人就看不出来了似的:“这么多我背不来的哦。”阿春拐着弯的点她。
“无所谓,”沈亦雯显然也没认为阿春能背得出来:“等会儿照着念就行了,别太多错字。”
阿春:“……那可不一定。”她给的介绍里可是有不少文言文,不晓得从哪本书上抄来的。
“那就重读,反正后期会剪的。”沈亦雯半点不放在心上。
阿春动了动嘴唇,嘴里的脏字就在嘴边,外边另一个助导喊人,阿春整理好就坐到了桌前。
“每日一本书,永远不会输,欢迎来到《每日一书》,我是主持人赵春分。”
导演喊了开始,阿春咬着后槽牙一脸端庄的说着那叫一个破廉耻的主持词。这是哪个垃圾作者想的垃圾标语,红港人那是出了名的迷信,有书这个字的节目,基本上可以筛除一大批爱打麻将,牌,骰子等等的人士了。说不定看到都要多骂几句,垃圾美港,毁我青春,烂我赌运。
没错,阿春最新的工作就是《每日一书》这种介绍书籍的节目,每天一小时,念各种这年代不容易找到,但跟百科没区别的资料,简直就是为了杀时间来用的神器。
阿春开头要介绍的书籍也简单,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主要是因为最近美港在播。古装剧也不能总是买up版权,自己编又没有那么多的素材,自然就变成了从历史的长河里找素材了。
当然,现在也依旧是不改编太多,全按照原著来,所以美港版的《水浒传》收视一般。
“《水浒传》是元末明初施耐庵……”阿春前面照着念,一字不差。
这对她来说不是难事,何况也不是不给她看,阿春现在的视力很正常,看资料完全没问题。
后面其他人刚开始放松,准备打哈欠的时候,阿春就搞幺蛾子了。
“《水浒传》主要讲的是北宋末年,什么时候是宋朝?就是我们现在经常看的《xx英雄传》那也宋朝来的。不过宋朝就是分南宋和北宋,什么是南宋和北宋呢?这个不重要,我们改天再讲。现在主要讲的是《水浒传》,为了大家听的更明白,我就不按顺序讲了。我们按故事讲……”
“喂……”本来对节目编排的自觉很好的沈亦雯想喊停。
结果就被她旁边的导演拦住了,导演看着台上的阿春,摇了摇头。
“今天给大家讲的第一个故事呢,就是一个关于绿帽的故事来的,”阿春看没人喊停,那就继续叨叨叨了:“故事的女主角呢,是一个很靓的女仔来的,哇她真的好靓的,怎么个靓法呢?她出了门之后,所有人都望着她,所以她一般很少出门……”
这头显然不是给阿春摇的,而是给沈亦雯摇的。
“那这个故事的男主角呢,哇,他都好靓仔的,唔,不一定是靓仔,说英武比较准确,人高马大,又会武打。那这个男主角和女主角的关系呢,不是情侣,也不是夫妻,是叔嫂……”
说到这里时,阿春的表情就很那什么,不过下一刻她就转折道:“我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不是的,那个脑子不要往其他的地方想啊,是这样的,这个女主角的名字呢,姓潘,叫金莲。其实关于这个金莲的名字,都有点典故来讲的,我们讲宋朝末期的时候呢,男人很奇怪的,他们中意女人裹小脚,什么叫做裹小脚呢?就是简单来说呢,大家看我的手,从这样……”
阿春一直在讲,都是用通俗的语言,外加一点艺术加工,来讲故事,有点类似《某某讲坛》,但显然要浅显的多。
而且因为长期做剧本助理,买热搜,以及最近的广播员经历,让她对这年代的人到底感兴趣什么有自己的一点理解。
简单来说,就是把故事凝炼成长一点的脱口秀,再加上各种三俗但不过分的刺激点,来把整个读书节目,变成另类的听书故事会。
完完全全的脱离了沈亦雯的框架,内容也都是她自己填充的,像裹小脚这些,沈亦雯给的资料里压根就没有。
沈亦雯已经彻底震惊了,她自小是书香世家长大的,本来是看不上阿春这样的人的,但阿春的知识存储量显然比她想的要多得多。
而且因为是出国留学的关系,阿春讲的有些内容,沈亦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
《水浒传》这种书看看就完了,谁会去看的那么详细?沈亦雯为了做节目才找了资料。
不仅如此,阿春在长达两三个月的讲段子的练习下,现在已经找到了点自己的节奏了,什么时候该停给观众反应的时间,哪怕是没有观众,她也能做的不错了。
比如现场的同事们,原本都昏昏欲睡,此时都聚精会神的听着,在阿春抖包袱的时候,哈哈哈个没完,笑得恰到好处。
导演最开始只是觉得她讲的有吸引人的地方,怎么也比纯念书要好得多。
此时再看了其他人的反应,以及自己的感觉,他有预感,这节目会火:“就这样做。”
沈亦雯的确在做电视剧编剧的时候更上心,但并不代表她乐意让自己被一个都不知道哪里来的三线艺人给比下去有点抓狂:“导演?”
“要不你去找监制来跟我谈?”导演问她。
“……”沈亦雯是通过家里认识的监制进了美港的,但也的确通过了考试。
平时她自觉不需要靠后门的关系,这时候才发现,全世界都知道,只不过哄她个傻仔。
那边阿春嘚啵嘚说了不止一个钟头,说的她口干舌燥,说完一看表:“不好意思导演,超时了。”
之前还显得高冷的导演此刻特别平易近人:“不要紧,我们可以做两期,休半个钟啦,阿春。”
阿春:“……”他们以前好像没见过,她的电影这么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