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时,但见沈灵的眼中,已经有泪水打转。
“因此,我抽了个空,就返回一次风孔山,历经千辛万苦,转运过来许多的桃树,而后将它们栽种在这座小岛上。
经过了十几年的栽种、培养,最终,将这座孤岛,变成了一个名符其实的桃花岛。
每年春季,桃花盛开的季节里,全岛上下,漫山遍野的桃树,一棵挨着一棵,一片连着一片,鲜艳亮丽,像燃烧的云霞一样。
桃树上蜿蜒曲折、盘旋而上的枝桠,肆意地向天空尽情的伸展,浓郁的花香更是沁人心脾、不绝如缕,为桃花岛注入了新的生命与活力。
那一簇簇、一片片的桃花,万紫千红、花团锦簇,宛如朝霞初升,峋丽而灿烂。
从而将这里打造成了人世间的一处世外桃源。
可叹的是,此岛鲜有来者,终年只有我一人居住,略显孤单与寂寞。
那一年冬季,突然有一群难民摸到了这里,他们扶老携幼,面色惨黄,衣衫褴褛,成群结队行走,目的是为了逃避兵乱。
在这群难民中间,有一位老人,虽然衣衫破烂,但是面容坚定,不停地鼓励着自己,要带领这些人,在天地间找到一处安身之处。
遇到我之后,老者介绍说他们因族人而被连累,于是组团逃难,几十年来,都在不停地东奔西走,到处奔波。
想想自己一个人拥有一座岛屿,略显孤单,于是,就让他们也登上岛来与我同住。
他们来了之后,在这里盖草屋,开荒田,男耕女织,同时,我也一直在不断研究,最终炼成了吸收率高达到百分之九十九以上的长生不老药---生灵丹。
然后,我就让他们所有人等一一服用,最终全部都长生不老,并且我教会了他们种植各种中草药进行售卖,以便供养全岛人的生计。
台元中去世以后,虽然每一世为人,我都会来此居住,但顶不过也如同作客一样,在岛上时日不多。
而他们则是真正的成为了桃花岛的居民,后来我让他们成立了岛委会,负责协调桃花岛中的一切事务,从而打造了一个“自娱自乐、自给自足、自产自销”的乌托邦世界。”
介绍完桃花岛的来历,沈灵深深的呼出了一口气,稍作休息,看着越来越近的桃花岛,沈灵的脸上浮现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今来看,桃花岛不仅仅是一个长生岛,而且也可以说整个桃花岛就是神仙般存在的世界,是一个生活在阳光下的长生世界,如果依照社会制度来说,它也是一个共产的社会。
这里有蓝天白云,有晴空万里,当然也有风雨交加,也有风霜雪雨,有黑夜与白昼,有四季轮回交替。
但是,这里没有国家制度,没有行政单位,没有军队士兵,没有公检法司,没有宗教信仰,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人世间一切的不平等。
居民与居民之间,没有纠纷没有矛盾,没有利益的冲突,没有了这些,彼此间就极是和睦,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想干什么干什么,日子轻松且瑕意。
最主要的是,这里根本就没有货币流通,因为这里是一个免费的世界。
免费教育、免费医疗、免费药店、免费住房、免费养老、免费超市、免费餐饮、免费图书馆、免费服装、免费的水电气,人的一生,所需要的吃穿住行,这里统统免费。
桃花岛一切资源的免费,是因为在这里,基本上以种植中草药为生,收获之后,由紫金牛等人负责对外销售,从而为整个桃花岛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在以前,有一段时间,这里采用的还是计划的模式,每个家庭或居民按照自己的需要,分门别类上报,大到家电家具,小到药品、食物及各种生活用品。
你上报之后,有人专门负责整理以及汇总,只要是正常的生活用品,必定全部满足,之后交由紫金龙负责采购。
房子全部统一建设,一二百年翻建一次,最近的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方才建筑而成,家家一栋小别墅。
它是由全岛人员共同参与,集思广益后方才设计而成。
建成之后,按照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的顺序,编上号码,最后以家庭为代表,抽号决定谁在哪栋别墅里居住。
当然,街道呈现方形,但是样式却不统一,风格各异,有古代的,有现代的,有中式的,有西式的。
桃花岛面积不大,不需要高铁、飞机、地铁、公交等公用工具,没有红绿灯,但有也配备了许多的自行车,方便居民出行。八壹中文網
另外,建设房屋需要的各种大型的工程车,倒是不少。
几千年来,他们在这里安居乐业,过的是逍遥自在、无忧无虑。”
其他四人心平静气,默默听着沈灵讲述着台元中的往事,期间一言不发,想必是被桃花岛的来历,以及如今的和平盛世所深深震撼。
哪里知道,沈灵是休息了少许,接着就话锋一转道:
“以前的时候,桃花岛与外界还有一条小径相连,出入上还算方便,未曾想,后来因为我自己一时的心血来潮,差一点就给这里带来了灭顶之灾。
那一世,我姓申名异之,出生于武学世家,自小跟随长辈习武健身,到我十六岁恢复记忆之际,就已经武艺高超,足可以独步武林傲视天下。
偏巧,那一世,我喜爱行走江湖,到处游逛,自然也就结交了诸多的江湖朋友,其中就包括一名陶兄,两人相见甚欢,时常结伴一起云游天下。
还记得永初二年,即公元421年,我与陶兄浪迹天涯数月同吃同住,感情正深之际,头脑一热,就带他参观了从不轻易对外的桃花岛。
想不到的是,辞别之后,他竟然假借他人的名义,挥豪写下著名的诗篇,从而引起了世间的关注。”
说到这里,沈灵阴郁的抬起头,面向大海面向蓝天,诵读起了那首著名的《桃花源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