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信摇了摇头,“不一样的!”
看着他脸上自信的笑容,周好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信任。八一中文w=w≠w=.≤8=1≤z≥w=.≤com
“说说看!”
“现在电视中的美食节目,大多是找几个明星嘉宾,再来个厨师,给大家介绍美食的做法。要不就是干脆拍摄一些星级饭店的星级厨师们做菜的画面,配上解说。但是这些都不是美食最吸引人的地方!”
说到这里,李子信看着周好。他相信,象周好这样的美食家,一定能理解自己的意思。
“吸引人的地方!吸引人的地方?”周好南南自语着,“美食吸引人的自然是原汁原味……”
想到这里,周好突然一愣。他惊奇的现,原来所有的美食节目都是在介绍怎么买菜、怎么做菜、怎么配菜,却很少有人呈现出那些美食最原始的样子。
周好越想越觉得对,眼中不禁有星光闪动。
李子信笑了,他知道周好已经想到了。其实很多时候惊喜就来自于一个点子。
当周好再次抬头看李子信的时候,他的眼神中也有一丝叹服。自己才是最热爱美食的那个人啊!可是,为什么这样惊才绝艳的点子,竟然会是子信提醒的自己呢!
“子信能说说具体的想法吗?”
“你沉思了这么半天,又是怎么想的呢?”李子信根本没有回答他的话,反而想听一下,周好所思所想是不是跟自己一致。
周好有些兴奋,子信的这个点子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让他对这个节目充满了美好的想法。
“中华美食博大精深,其中既有阴阳五行的哲学思想、儒家的伦理观念、中医养生学,还有文化、风尚、审美、民族等等融合其中。这些理论太多了,说都说不完,我也不给你多说,反正你又不是个吃货。”
李子信翻了个白眼,这家伙还真是兴奋到不行,说美食就说美食吗,偏偏还要挤兑自己一下。不过对着一个正宗的吃货,李子信还真的不敢言吃。
“各大菜系都有美食,而且烹饪食物还要遵循季节变化,冬天醇厚,夏天清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四时更替,适时而食。哈哈,当然这些子信也不需要了解。”
李子信再次在心里吐糟,这家伙兴奋疯了吧!怎么每句话结尾,都要把自己拉出来鞭笞一下。
“但是以上那些都不是真正的美食家关注的重点,反而是怎么把一种食材的原始风味呈现出来,才是真正的顶级美食。所以,我准备把一项食材从培养到采摘详细的介绍一下,让人们领略美食的原始风味。”
周好说完,看着李子信。他是个真正的美食家,被子信的这个点子启,能够想到的东西非常多。
但是子信的意见也极为重要。一天的接触让他明白,子信的稳重是不可能提出那些不成熟的意见的,既然他已经提出来了,肯定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做法。虽然自己不可能全搬他的想法,但是借鉴意义非常大。
“恩!周好你真聪明,竟然能想到这些。不过只有这么一点点吗?”
李子信用手比划了一下,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微不可见。
周好也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不就是刚才调侃了你几句吗?这么快就还回来了。”
“呵呵……谁让你每说一句话,都要把我带出来鄙视一下的。”
李子信调侃完周好,终于开始解释自己的想法。
“你刚才说的,把食物从培养到采摘都原汁原味的呈现给观众,是个非常棒的想法。尤其是一些野生食材,更容易引起食欲,不用做菜,只是这个过程如果拍摄的好了,就能让人垂涎欲滴。”
对这句话,周好深有同感。事实上,在美食家的眼里,越是顶级的美食越要呈现出食材的原味。
“国人在绘画里有一种技法,叫做泼墨。重叠变化,晕染开来,非常有层次感。而且泼墨能够给人以丰富的想象力,有时候不是食物美,而是看客感官和视觉上的刺激,哪怕不吃,也已经开始流口水了。”
李子信说的好像没头没脑,但是周好却能够完全理解,想到子信话中形容的那些画面,周好的心情更好了。
能够原汁原味的呈现每一种美食,还能通过异彩纷呈的视觉体现浓重的中国风。这样的想法,让监制过十几部电影的周好,眼前似乎已经有那些片段在闪耀。
李子信当然不是在信口胡柴,所谓的泼墨其实是前世《舌尖上的中国》在片头给予人的印象。带着浓重的中国风,呼应了节目整体的文化风格,呈现了饱满的视觉刺激。
“我们不是在做菜,而是在介绍美食。所以文化是重中之重,国人心中总有天朝上国的思想,所以切合了文化会给人一种传承的美感和凝重,让国人从心底来接受它。”
这句话更是说到了周好的心坎里,他本来就是个美食家,当然能够感觉到中国食物中蕴含的文化传承。如果能够把这些通过镜头传递出来,只是想象就让周好心潮澎湃。
“拍摄一定要用高清摄像机,每一个镜头都精心处理。静止如幽静的山谷,展现食物的细节,放大食物的细微特征,让观众产生强烈的代入感。”
“解说词、背景音乐是重中之重。优美的音乐配合精美的食物,再配上醇厚的解说,画面、叙事、节奏、情节、听觉,这些饱满、全方面的感受能烘托出食物最好的一面。如在舌尖,品味悠长。”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精通国学、语言表达醇厚而又感情丰富的人,来做解说员。只是声音上的加分,就会让人有一种天然的食欲。”
周好对李子信这样的叙事和表达方法,叹为观止。好似零敲碎打,但是整个画面呈现在他的脑海中,却让他感觉到温润饱满,扎实有力。
这档节目当然就是前世影响力让人咂舌的一部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但是,李子信并没有详细的述说应该怎么拍,应该怎么弄!只是把自己看舌尖的感觉告诉了周好。他觉得这样已经足够,对周好这样的美食大师,而且曾经监制过十几部电影的大拿来说,告诉他感觉,其实已经告诉了他画面。
果然,在其后的讨论中周好灵感的火花不停的喷薄而出。
“不对,不对!想要表达文化传承,就不能把他定档在美食节目上。而是应该以纪录片的形式,让人感受到浓重的文化氛围……”
“要分开讲,既然是纪录片,就应该在每一个部分都有侧重。从自然的源头上寻找中华美食的基础食材;从性格上找寻国人主食的千变万化;从智慧上讲解国人勇于尝试的精神;从时间上多方面的介绍古老却充满魅力的特色食物;从国人对厨房的重视,讲解食物、作料、调料的配比;从各种味道的调和,让人们理解国人对食物的理解其实是源于渊源流长的文化;国人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饮食哲学,更是应该大书特书!”
周好越说越兴奋,双眼中有着梦幻的色彩。他感觉自己触摸到了一个美食的更高的领域,那种心情对于一个美食家来说简直无法叙说。
李子信叹为观止,不停的给周好竖大拇指。
从自然的源头上寻找中华美食的基础食材,不就是《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讲述的内容吗?
从性格上找寻主食的千变万化,跟舌尖的第二集《主食的故事》是多么的切合啊!
从智慧上讲解国人勇于尝试的精神,难道不是《转化的灵感》所要表达的意义所在吗?
从时间上多方面介绍古老却充满魅力的特色饮食,——《时间的味道》!当之无愧!
从国人对厨房的重视,讲解食物、作料、调料的配比,《厨房的秘密》已经说的够明白了吧。
《味道的调和》讲的不是从各种味道的调和,让人们更理解国人对食物的理解其实都源于那些渊源流长的文化吗?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饮食哲学,在《我们的田野》中已经充分的被多次述说。
李子信已经不想再多说了,抬头看着清澈的天空,北极星、北斗星都在灼灼生辉。
虽然已经不是同一个世界,但是那种渊源流长的精神和文化传承却是一般无二的。八壹中文網
不然,也不会自己提了个开头,周好就从文化上着手,说出这么一大段,在两个世界重叠的故事。
已经很久没有被勾起的怀乡之情,弥散心田。
李子信的心情忽然格外的坏,即使新交了个好朋友,也不能抹去对故乡的思念。
周好的感觉很敏锐,李子信心情的变化他也感觉到了,所以话也变的少了,陪着李子信走了一大段路,然后送他回了酒店。
站在窗前,看着满天的星斗,李子信心情有些酸涩。尽量不想不代表真的不想,那个世界毕竟有着他的牵挂。
致姐不在身边,每次当他怀念故乡的时候,总是能在致姐那里寻找到温暖。
而现在致姐在冀州,哪怕打电话,也无法抹平心中的那种感触。
那么在京都,还有谁能够让他遗忘那些不该想起的伤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