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片段人生:开局四合院 > 第13章 再回四合院

第13章 再回四合院(1 / 1)

第13章再回四合院

第一批马面鲀换回来的面粉,被当作特级品抵了一部分债务。

这让齐官很是放下心来,加快了捕鱼的速度。

没用两个月,就完成了第一笔协议上的五千吨的供货量。

果然如商榷预计那样,易货品只有一半换了全麦粉,另一半换成了玉米面。

至于,捕捞上来的其他鱼类,也被商榷收购了。

二斤以上重量的野生黄花鱼,一斤可以换二百斤土豆。

一斤以下重量的野生黄花鱼,一斤可以换一百斤土豆。

其他杂鱼类,一斤可以换五斤到五十斤不等地瓜。

这些鱼都是商榷自己要的。

在东海部忙了两个月,商榷和许跃军又去了南海部。

同样是五千吨的马面鲀的订货单。

南海的海底鱿鱼比较多,而且个头大,又叫大鱿鱼。

在二十米的海水区域成群游弋。

鱿鱼的营养价值很高,属于名贵海产品,具有补血养气,滋阴养颜的功效,还可以降低胆固醇,调节血压,保护神经纤维,活动细胞,预防老年痴呆等。

钱先生在知道商榷到了南海,就提出了收购野生大鱿鱼的订单,同样是五千吨。

一斤大鱿鱼可以换四斤全面粉,或十斤玉米面,或十一斤玉米碴子。

听了这个价格,南海部的付官一拍桌子直接决定,用五千吨大鱿鱼换五万五千吨玉米碴子。

因为南海部这边需要捕捞的货量大,等完成了交易,回到京城时,已经是十月底了。

京城已经开始变得凉爽。

商榷再次提出了回四合院的要求,这次他想多待几天,陪陪老太太。

老人家也同意,并让许跃军跟着保护他的安全。

次日,商榷便带着许跃军回了四合院,霍金还是被留下看家。

在商榷不在的这段时间里,四合院发生了一件大事。

贾东旭死了。

因为操作失误被轧机轧断了胳膊,大出血,拉到医院人就不行了。

他的死,让四合院的剧情正式拉开的帷幕。

商榷回到四合院,知道了贾家的事后,就先去了一趟贾家。

可能是过年时那些羊汤和羊骨的关系,秦淮茹挺着个六七个月肚子,小槐花还是怀上了,比剧情里的早了两个月。

商榷看见她时,她正在院子里洗衣服。

一大妈在一边帮她。

贾张氏躺在屋里床上哼哼着,已经有了点电视剧里的架势了。

商榷虽然离开的轧钢厂,但工资却提高了。

现在他每个月的工资是一百二十八块钱,另外还有八十斤粮票,二十斤杂粮票,五斤肉票,二斤鸡蛋票,半斤豆瓣酱票,半斤盐票,半斤糖票,半斤油票,八十斤的煤球票,三张副食卷,三张化工卷,三张工业卷,五张煤油卷,二张奶粉票……每季度的布票是五尺。

如果不喝奶粉,还可以换成鲜牛奶。

这个时候的牛奶都是装在玻璃瓶里的,每天专人送上门。

牛奶瓶子是回收的,第二天送奶时会顺便取走前一天的空瓶。

另外老人家还给他争取了一张自行车票,一张收音票,一张缝纫机票,一张手表票,算是配齐了三转一响,有了结婚的资本了。

商榷给了秦淮茹二十元钱,算是补上了贾东旭的丧仪。

钱不能多给,院里的一大爷给了三十元,因为贾东旭是他的徒弟。

老太太给了十块钱,因为她是五保户,这给的也算多了。

其他邻居五毛、一块的都有,也就是个意思。

商榷工资高,在轧钢厂时就和一大爷一样了,所以给了二十。

贾张氏在屋子里通过窗户看见了,立马出来把钱抢走了。

还对着,商榷哭道:“商工啊,我们家东旭走的惨啊……”

商榷安慰了她几句,又跟秦淮茹说了几句话就回了。

秦淮茹还是会接贾东旭的班,但那要在她生完孩子以后。

厂子里给了二百元的抚恤金,在秦淮茹进厂前,每个月另外支付十七块五的安家费。

秦淮茹进厂的工资也就是这个标准,她得从学徒工干起。八壹中文網

街道办的被服厂和家俱厂前段时间总算是开办起来了,刘光天几个都进了厂。

院子里的妇女们也常能接在被服厂的外派任务,帮着剪个线头,做几双布鞋什么的。

好像除了贾家,大家的生活都有了着落,有了盼头。

牛奶订了,从下个月一号开始送,每天早晨给老太太送到大院这边,一天一斤两个玻璃瓶。

这个时候的牛奶很浓,喝的时候需要加水煮开再喝。

以老太太的性子,这点牛奶大院里的孩子都能喝上一口。

马上出生的小槐花算是有福了。

晚饭是商榷做的,用得是他带回来的青菜还有鱼。

鱼是黄花鱼,来之前从空间里提前拿出来,有三四斤。

青菜是西厢房里种的,霍金照顾的很好。

主食是苞米面饼子。

吃饭时,商榷叫上了一大爷和一大妈。

四合院里的养老小组算是正式聚到了一起。

聚餐也成了商榷每次回四合院的一种仪式。

傻柱和许大茂依然在闹矛盾,这次吃饭也没有过来。

上次商榷的劝说也只是让他们消停了一段时间,最近因为贾东旭的死,两人又莫名其妙地冲动起来。

商榷知道后,不仅感叹剧情的强大。

唯一值得欣慰地是,棒梗还没有变,还是那个单纯的只想着吃饱饭的孩子。

可能是因为商榷的出现,棒梗虽然也受了不少苦,但总有个求援的地方,不至于因为一口吃的,就不择手段。

商榷只希望在未来,傻柱与许大茂能因此少此冲突。

或许是累了,或许是因为回到了熟悉的地方。

第二天,商榷起晚了。

因为上次商榷生病没人发现的事,老太太格外的关心他。

见他没按时起床,还过来看了一眼。

见商榷好好地睡着,这才放心地回了。

早饭是许跃军做的。

很简单地苞面稀饭,老太太跟着喝了半碗,就进里屋休息去了。

年岁大了的老人晚上觉少了,但白天总是要时不时地打个盹。

一大妈没事的时候会过来陪着,或做做针线,或陪着老太太聊聊天。

商榷醒过来时,已经快中午了,洗了脸吃了吃。

无聊地盯着许跃军瞧。

许跃军被他瞧的发毛,提议道:“要不,我们去北海公园钓鱼?”

商榷眼睛睁大了一些,迟疑地问道:“你是说,咱们俩……去……北海公园……这个时间?”

许跃军莫明其妙,地回道:“有什么问题吗?这离北海公园最近啊。”

商榷忍俊不禁地点点头,答应道:“那好吧,我们去北海公园钓鱼去。”

拿了水桶、板凳,又去前院的三大爷家借了钓鱼的鱼杆。

商榷和老太太打了一声招呼,就和许跃军出去了。

北海不是海,而是一处叫北海的湖。

算是京城的重要淡水资源。

也是京城年轻男女相亲约会的胜地。

因为不是休息日,北海公园里没有多少游客。

有的,也多是一对对的年轻男女。

商榷两个人结伴而行的男人,在其中就显得格外扎眼。

许跃军几乎是同手脚地走着。

商榷在后面不厚道地偷笑。

两人在垂钓点找了一处有树遮阴的地方坐下。

商榷从岸边的草丛里挖了几条蚯蚓当鱼饵,正经八百地钓起鱼来。

如果他没有时不时地发出笑声地话。

许跃军有些恼羞成怒,却不能对商榷做什么,只能耳不听心不烦地无视了他的幸灾乐祸。

钓鱼是个高雅且需要耐心的活动,在慢长的历史中有近千年的记载。

而早在五万年前,人类就学会了钓鱼。

在商榷所处的真实世界里,陕西省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胜发现的骨都发现了许多骨制鱼钓。

二千年前的《诗经》——《季风》篇中就有“籊籊竹竿,以钓于淇”,的诗句

《庄子·刻意》中也有:“就薮泽,处闲旷,钓鱼闲处,无为而已矣”,的句子。

“姜太公钓鱼”更是家喻户晓的故事。

宋代哲学家邵雍在《渔樵问答》一书中,对竿钓渔具曾作了详细的讲述:“钓者六物:竿也,线也,浮也,况也,钩也,饵也。一不具,则鱼不可得。”他所说的六物,至今仍是竿钓的基本钓具。

商榷只是闲得无聊,才接受许跃军的提议出来钓鱼。

对选择看水、选位、布窝、引鱼等一概略过,连鱼饵都是现挖的。

只是见湖水清彻,甩杆尽量甩的大力,下钩也下的远了点。

“吕尚盖常穷困,年老矣,以鱼钓虷周西伯猎,果遇太公于渭之阳。”

“昔日白头人,亦钓此渭阳。钓人不钓鱼,七十得文王。”

商榷见许跃军红着脸,坐在一旁,笑着吟道:“今榷垂钓于斯,不知钓鱼乎?钓人乎?”

许跃军很很地瞪了他一眼,往树杆上一靠,说道:“你够了,调戏我有意思是吗?”

商榷点点头,肯定道:“有意思。”

说完又是一阵嗤笑。

许跃军气愤地哼了一声,说话:“你后面有什么打算?真得跑遍全国辨认植物?”

商榷说道:“不然呢,天天来北海公园钓鱼吗?”

许跃军努道:“说正经事呢。”

商榷正经起来,说起了正事,他道:“各地还是要跑的,但不一定要我亲自去,我可以画一些植物的图片,让各地自己先找找看。”

“我想跟爷爷申请承包一块地,建一个生态园,提高一下咱们的农作物产量,按照科学的方式种植、养殖,两三年见到效果,到时候不用我说,大家都跟着学。”

许跃军问道:“产量很高?”

商榷点点头,说道:“亩产能提高一半以上……具体产量还要看地块质量决定,但肯定比现在的亩产高。”

许跃军说道:“一定要建生态园吗?不能直接把办法告诉大家吗?”

商榷摇摇头,说道:“农耕关乎民生,不能轻易更改,只有见到真实效果才能有说服力。”

“我们先在京城周边选一块地做试验田,等成功了,再选从不同地方位选土质不同的地块进行二次试验,然后再从全国各地选择地块进行三次试验,三次试验成果进行对比,效果显著才能全面铺开。”

许跃军也点了点头,这确实是个严谨的方法,比直接宣传方法有效果的多。

也更能让人接受。

他不知道的事,商榷是想通过这种方式......

(本章完)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权国 菩提树之疯狂进化 猎魔手记张九罪小九 灵兽九变 不朽圣尊 疯狂求败系统 叶炎林薇逍遥de小妖 爆头巫师 红怜宝鉴 符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