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欢不想做那种愤世嫉俗的人,不想揣测考官的心意,只想中规中矩,那就写孝道,也算符合自己现在的年龄身份。
考八股文也是一早就知道的,既然题目如此宽泛,那就把早已想好的一篇写上。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就写这个吧,辛欢迅速的在脑子里整理之前已经想好的思路,手上在慢慢的磨着墨。
其他的考生也都在写着自己早就准备好的八股文,但也有那么几个考生紧张的全身冒汗,甚至有一个脸色苍白,口吐白沫,被衙役们抬了出去。
辛欢听说有很多好几次没中的考生因为心理压力大就会出现这种情况,没想到自己这次能见识到,现在考这个不像是前世那样,虽然也很重要,但是没考上大学就去上班,遗憾的确有,但是不会那么严重。
现在考秀才考科举可是全家倾其所有的来考,没有九年义务教育,有的只是寒窗苦读和高昂的束脩,更别提那么贵的笔墨纸砚了。
辛欢想到这里,深觉自己还是很幸运的,心中满是对身边人的感激,刘氏、王家、院长、章管事还有那些友爱的同窗,还有那个破庙的主人,要是没有他们的帮助,自己怎么可能读上书,更别说考秀才和以后了。
其实也是因为辛欢如此年幼又争气刻苦,要不是这样,也碰不到这些人。不管什么时候,人终究是比较看重自己的利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怜悯之心也会用到值得的人身上。
为了防止考生作弊,院试的评卷通常是在五百里外的书院院长或者幕友中选择,这次请的更是汴京城的青山书院院长,一个须发花白的老者,一双眼睛极为锐利。
正试结束,青山书院院长和其他请来的评卷官就开始了评卷,三日后放榜,上榜人数果然锐减,跟辛欢同府州的一百九十二个童生只过了八十二人,而陆千山排名第七十六,只能说险过,其他府州来的童生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有一个府州更是惨,只过了三人。
因为人太多,辛欢又太矮根本看不到榜单,陆千山看完自己的又努力的找着辛欢的名字,终于在榜单中间找到了辛欢的名字:“欢哥儿,你是咱们那批第八,总榜第四十。”
辛欢放下心来,接着就是准备复试。
考的也并不难,辛欢放下心来,看来难度还是在科举,就好像中考和高考,现在自己只能算是通过中考,高考才是最难的。
依旧是三日后放榜,这日一早,辛欢就穿戴整齐跟陆千山出门看榜,虽然一身补丁,却显得意气风发,陆千山却有些颓丧,他觉得自己复试没发挥好,定题策论写偏了,没有抓住主题,这还是跟辛欢对题目的时候,自己发现的。
辛欢自然知道陆千山为何是这个情绪,没说什么,毕竟榜还没看。
这次放榜没有分州府榜和总榜,是写在一起张贴的,看榜的人极为拥挤,各个生怕看漏了名字,陆千山这次叫随行的小厮跟他一起看榜,从头到尾看了一个仔细,也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不由叹息。
再回头看去,见辛欢榜上有名,虽然只排名第八十,但终究是上榜了,以后是秀才了。
陆千山收敛自己的情绪,面带微笑走到辛欢面前道:“恭喜欢哥儿,榜上第八十,以后就是秀才了。”
辛欢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很高兴,有种类似当年论文获奖的喜悦,而且做了秀才是有实际好处的,可以免役税,县上有官职也会优先考虑秀才,县令的师爷就是个秀才。
辛欢与陆千山客气了两句就一同回了客栈,客栈中只有两个人中了秀才,那掌柜的也是个精明的,给两个秀才都送了一桌菜,并且退还了他们的房费,毕竟两个中了秀才的人一个住了柴房,一个住在下房,也没多大损失,却可以得个好名声。
能省钱对于辛欢来说当然是好事,这桌菜也叫上了陆千山一起吃,并且不断鼓励他:“陆大哥,你不要太难过,夫子说了,你这次不中,下次也会中的,就当做积累经验了嘛。”
陆千山点头,情绪也没有那么颓丧了。
第二天,两人就上路回家。各州府的榜单也先一步快马送到了各州府,再由各州府送到各县,县令派衙役去秀才的原籍唱榜并登记张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