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无论是曹化淳还是这十六家商号的掌柜都很是满意,在刘瑞春的带领下,十六家商号都拿出了一成的份子送给了曹化淳。
见最终曹化淳将此收下的刘瑞春等人颇为高兴,如此他们可是双保险了。
可惜他们并不知道,离开后的曹化淳就将这所谓的份子交给了朱由检,朱由检倒是对此很感兴趣,转手交给了少府,无论如何少府也是要进入这个行业的。
不过还是留给这些商人几年时间为好,至少朱由检现在是这样打算的。
此次会面结束后,刘瑞春等人也没有离开,现在他们可真正是一条船上的了,在接下来的数天,众人达成了一系列的协议,大家的扩张方向,市场的划分、各等级毛衣的价格范围等等在众人之间达成共识。
更重要的还是进军漠北,从漠北购买羊毛的价格更是重中之重,甚至还共同决定一同推动绵羊在大明的养殖。同时还要尽可能将其他商人挡在门外。
之后众人就急匆匆地离开了,他们要全力扩张了,曹化淳可是支持他们从朝廷的信达钱庄低息借贷银子,这将给他们巨大的支撑,如此,产量扩张的阻碍已经是基本消失。
但是不要忘了,虽然他们十六家此时也算得上是盟友,但是不要忘了,他们彼此之间也是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是一刻都不敢耽搁,必须要全力以赴,不然绝对会被其他商号给吃的一干二净。
.......
大明的时间在快速流逝,崇祯九年六月十五,经过来来去去数次讨论修改,税部李若星制定的《商税征收细则》终于得到了朱由检的点头。
见眼前俞发威严的皇帝终于首肯了,忐忑不安的李若星终于是长松了一口气。
最近一段时间自己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之前,皇上刚刚让自己制定这《商税征收细则》,也不知怎的此事就在朝中重臣中流传开来,一时间朝中就是暗流涌动。
本官虽然不清楚皇上面对的是什么场景,但本官可谓是烦不胜烦,即便是自己紧闭房门,不再见客,还是有人能够通过各种手段将话带到自己耳中,甚至就连各部尚书、内阁大学士都来探听消息,就连一直忙碌着清查人口的内阁首辅黄立极都来了一次。
面对这些人,自己还真不能拒绝见面,在朝堂上,自己算是皇上变革的坚定支持者,和那周应秋算是一派的,无论是哪一派的,自己都要和他们交谈。
明里暗里,这些朝堂重臣们都在向自己传达着他们的想法,向自己探听着皇上的倾向。
不仅仅是他们3,到了四月份,不知怎么回事,他在修改商税的消息就暗地里传开了,各地士人、士绅对此可是全力反对,即便自己拟定的细则还没有完成。
面临着着众多的压力,李若星最终极快的在五月初拿出了第一份细则。
对于这一份细则,自己这个税部尚书可是很有自信的,自己可是一手建立了税部,对此了解极为清楚,在满足税部能力的基础上,力所能及地满足皇帝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自己可是丝毫没有在乎其他人对商人的求情!
可惜皇上却对此不满意,来来回回修改了数次,现在总算是有个好结果了。
希望此事能够顺利推行,也不枉自己接下来要承受的遍地骂名,他可太清楚此《商税征收细则》公布后会引起什么。
“不错,现在这细则就很不错,商人们现在很多事情都逾矩了,有些甚至是无法无天,朕登基这几年来,有多少商人无国无父,和贱奴做生意,还有江南的商人更是丝毫不把朕放在眼里。
是个商人都在偷税漏税,长此以往,国将不国,现在是时候整治一番了。”朱由检的语气极为严肃。
“皇上恕罪!都是臣等监督不利,请皇上重处微臣!”听到皇帝这阴冷如刀的话,李若星心中大惊,皇上竟然对商人如此痛恨?
不应该啊,皇上经商的本事可一点儿都不差啊,绝对是大明十六位皇帝中最强了,之前还一次就赏赐了十六位商人飞鱼服啊!这在大明历史上可是从来没有过的。
当时此事还在官场上引起一番小风波,大明的商人们更是喜极而泣,当今皇帝果然是重商的。
不知道他们见到这份《商税征收细则》时会是什么表情,想到这里李若星子甚至有点儿好笑。
“此事与你们何干,还是商人们胆大包天,商税之事就这样定下,你回去后将此细则布告天下,朕也会颁布圣旨,商税之法按此从崇祯十年正式实行!”,朱由检极为果决的说道。
李若星一愣,“皇上,不用为此事再开朝议吗?”
“不用了,半个月前已经为此事开过一次朝会了,诸位爱卿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想法,现在已经再次进行修改了。
更何况现在诸位爱卿也是事务繁多,完全不必再为此开朝会了,你回去后将此细则给每位重臣送上一份。
若是还有意见直接给朕上书就可以了!”
今日霸道的朱由检让李若星无话可说,“臣明白了!”
第二天,李若星就带着十数本《细则》送给了朝堂的重臣们,顺道还带去了皇上的口谕,听到此话,众人都明白,皇上这是下定了决心,完全不留余地了。
而李若星则要忙碌着进行各种准备了,此事已经是完全定下了。
即便是之前看了一遍上一版本的,现在再仔细看一遍《细则》,大明的重臣们还是极为震惊,利润三十万两以上的税率直接就达到了五税一!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降低到十税一。
这个税率大明的商人们真的能接受吗?要知道这些商人可是已经交了两百五十多年的三十税一了啊,甚至相当一部分都没有交过税啊。
如此,近几年本就暗流涌动的大明恐怕会动荡起来了。
要知道一个月来那些商人们可是动作频频啊!
有礼部尚书温体仁、刑部尚书郑三俊、大理寺卿陈扬美三人还是忧心忡忡的书写着奏折,类似的奏折已经不是他们第一次上奏了。
其他的大多数则是摇头长叹就将此事抛在脑后了!
一群商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大明的国库现在可是空旷的很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