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逍遥大元帅丁野 >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治国奏折

第一百六十七章 治国奏折(1 / 1)

皇宫御书房,宏德帝坐在龙椅之上,眼睛看着面前滔滔不绝的李元,心里想的确是他从湖中赈灾银中,扣下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

这么多年,他装傻充愣,没钱没威望,这次湖州赈灾总算是被朝臣看到,他,杨宏德,才是这大安朝的主宰者。

不仅扬了威,还得了银子。

只是,这样的好事怎么能在来一次呢?

还要发生什么事,能从朝臣和富商那里在拿些银子出来?

或许,他应该在找丁野为他出谋划策。

想到丁野,宏德帝目光变的复杂,落在同一批殿试出来的李元身上。

“农田是百姓生存大计,也是国家根本,应当……”

李元兴奋将他想了许久的治国奏折呈于皇上。

将大安朝如今的现状,和改变策略加以阐述,希望皇上能清楚理解。

但,当李元的声音落下许久后,宏德帝都没有回应。

李元心里一沉,抬头朝皇上望去,发现宏德帝人虽坐在龙椅之上,思绪却根本没有在他身上。

那么,他刚才兴奋阐述的那些观点,治国策略,只是在说给自己听吗?

李元不知如何形容此刻的心情,他觉得这御书房四周墙壁紧紧向他箍来,他被挤压的喘不上气,闷的厉害。

但是,这样就放弃吗?

不,想要走出困境,利天下万民的这条路太长太宽,不顺利才是常态,道阻且长,他不应轻言放弃。

“皇上,重划土地,减轻赋税,让百姓先填饱肚子,继而富起来,是安抚乱民的唯一法子。”

“百姓富,国家才能富。”

李元沉下心来后,再次向宏德帝谨言。

“国家富?”

神游天外的宏德帝听到这三个字,才真正抽回思绪看向李元,问:“需要多久,国库才能进银子来?”

李元听闻皇帝问话,重拾希望,朗声道:“重新划分土地,减赋税,百姓有田种不会生乱,收成不用全部上缴朝廷,可填饱肚子,五年之内,大安不会再有食不果腹灾民。”八壹中文網

“吃饱了,人们就会想要改善生活,国家促进贸易,统一货币流通鼓励经商。”

“高苍国就是大安可以长期合作互通的稳定对象。”

李元一改前一刻的低迷,双眸发亮道:“十年后,大安将会换一个气象,二十年后,大安将会是盛世王朝。”

“十年,二十年……”

宏德帝听到这个数字,兴致缺缺的靠在龙椅上,“太长了。”

李元疑惑,什么太长了?

“需要十年,二十年的时间才能进来银子,太长了。”

“朕等不了那么长时间。”宏德帝道。

他要的是快,就像从湖州扣下的那一百五十万两银子一样,快速充盈国库。

他当了这么多年没有底气的皇帝,他受够了,他要快速的,真正的大权在握。

银子是第一步,继而是兵权。

站在宏德帝身边的小德子,感受到四周气场的变化,抬头瞄了眼被欲望横流填满双眼的皇帝,不留痕迹的撤回目光,见殿外宫女太监端着寿桃,玉帛等物品站在两侧等候。

“皇上,该去祭拜了太后了。”

今日是七月初九,太后忌日,皇帝妃嫔都要去奉先殿祭拜。

“八王爷今晨起就前往了奉先殿,如今已经祭拜完毕出宫去了。”小德子轻声提醒宏德帝。

“哼,老八一向是独来独往惯了。”

宏德帝冷哼一声,起身走下龙椅时带动了龙案之上的奏折,啪的掉落在地。

“李爱卿,朕需要你们为朕想出快速充盈国库的办法,而不是十几二十年后才富起来的大安。”

那时,他杨宏德都不知道在不在了,即使他真的延年益寿,大安真的再现盛世,也有太多变数。

他没有耐心等那么长时间。

“是,皇上。”

“臣,恭送皇上。”

李元躬身送皇上前往奉先殿后,弯腰捡起摔破的折子,转身朝宫门走去。

阳光照在李元的身上,他却似感觉不到一丝光亮,双目看向两侧高高的红墙宫门,四周低头走路的宫女太监。

只觉的这座皇宫像一座盖上黑布的大铁笼,遮住里面人的双眼,双耳,看不到外面真实的世界,亦听不到外面之人想救他们出去的心。

“王爷,请上马车。”

侍卫声音从宫门口传来。

李元转眸,见一位身穿绛紫蟒袍的中年男人,站在一辆装饰低调的马车旁,弯腰正欲进去。

李元皱眉,绛紫蟒袍,难道时刚刚祭拜完太后的八王爷?

但若真是八王爷,怎么乘坐如此低调的马车?

李元朝那深蓝素帘,无花纹无装饰,比之富商乘坐的马车还朴素的车架,不确定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呼……”

一阵急风吹来,李元手中摔破折子的纸张忽的飞走,在半空转了几个璇之后,落到了绛紫蟒袍的男人脚边。

男人微愣,随即捡起纸张,打开看去。

李元见此,慌忙走过去,请罪道:“下官翰林院修撰李元,扰王爷安宁……”

李停顿踌躇片刻,大胆道:“请八王爷恕罪。”

“嗯。”浅浅的回应之声从头顶传来。

李元猜测得到证实。

真的是捐资十万两赈灾,却没露面邀功的八王爷。

“国家贫困,百姓饥饿,表面是战事造成百姓无家可归,无田可种,但战事已过近两年,百姓依然无米饱腹,灾民不见减少反到日益增加,可见战事并不是使大安贫,百姓饿的根本原因。”

八王爷杨晋不急不缓的声音响起,李元心中一动,道:“下官的策略不堪卒读,王爷见笑。”

“不堪卒读?”

八王爷皱眉,双眸从手中纸张移到李元身上。

“李修撰过五关斩六将,击败众多学子,成为状元郎,不该对自己的能力这么不自信。”

李元苦笑,原本是很自信,但出了御书房那道门,只剩悲凉了。

“大安现在问题是无生产力,百姓之所以苦,一是没有赖以生存的土地,二是徭役赋税压弯了民众的脊梁。”

长长甬道的宫门前,很少有人经过。

杨晋似乎对落在他脚边的治国策略很感兴趣,眼睛都不舍挪一下。

李元对此,心情却非常复杂,他不知道被皇帝否认,自己花了无数个深夜写出来的治国策文,到底好不好。

“富国,富民的唯一之路,是使天下百姓创造的劳动力去积极开发自然资源,减税,均田,水利,市易,均输……”

杨晋合上纸张,抬眼看向对面微微垂头的李元,问:“地质不同,土地优劣不同,如何均田,又如何让百姓公正平分?”

李元微垂的双眸顷刻注满波光,抬头看向八王爷杨晋,道:“土地可分为五等……”

杨晋抬手打住李元。

“你这篇治国策文关系着大安的未来,百姓的未来,不知李状元是否愿意对本王细细讲来?”

细细讲来?

李元握拳,手心渗出细密的汗珠,双眸波光闪烁,如细碎钻石,精亮又激动。

“下官愿意为王爷详解。”

“好。”

杨晋不在多言,转身坐进马车里面,看外面的李元。

李元瞧之,抬步跟了进去。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明末:开局成为神奇宝贝训练师 大明:开局向父皇坦白重生者身份 侯门悍媳 毒妇重生:嫡女归来请颤抖! 烽火刀侠 大明从怒怼朱元璋开始崛起 三国超级大军阀 我的父亲是嘉靖 重生之军火寡头 汉末昂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