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启仁还没有回答,花瑜就道:“不行,大仁哥明天要跟我一起出摊,他没空。”
王氏便火了:“花瑜,你不要太过份了,你不帮忙就罢了,还扯着我们老大不让帮忙,你当他是你一个人的?他还是我儿子呢。”
“可是我们现在分家了,他得以小家为重,先解决我们家的事,才能考虑帮你们啊。”
花瑜说完,就看向周启仁:“大仁哥,要不你来决定吧,你明天是去割禾呢,还是跟我一块去卖酸梅汤呢?”
周启仁并未知道花瑜要去卖酸梅汤,错愕了一下。
而且他也不好拒绝王氏,他从小就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
花瑜解释道:“我这几天观察了一下,在田间地头忙活的村民都太热太渴了,要是能喝上一碗酸酸甜甜的酸梅汤,那既能补充身体流掉的糖份,又可以解渴,所以我打算推车到田间卖酸梅汤。”
要是卖酸梅汤,那肯定要两个人,花瑜一个人是搞不定的。
周启仁在犹豫。
花瑜见周启仁拿不定决定,便问王氏:“娘,明天二弟也去割禾的吧?”
王氏立刻道:“轩儿怎么能去?他可是读书人,明年要考举人的,得在家学习呢,你们别指望他去干活。”
王氏话音一落,周启仁立刻考虑好了,他抱歉地看向王氏:“娘,我明天恐怕不能帮您的忙了,我得跟花瑜去卖酸梅汤。”
“你……你是有了媳妇忘了娘吗?”王氏气愤地道。
周启仁不看王氏,而是看着花瑜道:“我觉得花瑜说得对,我们已经分家了,没能分到田,还要自己买米,所以我得赚米钱。”
花瑜便笑着对王氏道:“娘,您别为难大仁哥,要不这样,酸梅汤我多做一点,经过你们的田地时,您和爹可以免费喝一碗。”
“你、你们……好啊!”王氏气冲冲地跑了。
王氏回去跟周民祖说了这事,周民祖也气疯了,拿着棍子就打算去揍周启仁。
然而,在出门口的时候恰好遇到了康文府,周民祖往左,康文府也往左,周民祖往右,康文府也往右,二人在门口跟跳舞似的。
周民祖只好停下来道:“康先生,您究竟要走哪边?”
康文府笑呵呵地:“我还想问您呢。”
“那您让让,我要去揍老大一顿!”
“哟,我要揍我的学生?”康文府摸着胡子,一副惊讶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呀?”
“他农忙不帮家里割禾,你说这像话吗?”周民祖问。
康文府仔细思索了一会儿,问:“那启轩去不去割禾?”
“当然不能去,启轩明年还要考举人的!”周民祖跟王氏一样的口吻。
康文府便笑道:“周老爷,那这是您的不对了,同是儿子,老大干活却要自己买米,老干不用干活却可以心安理得吃饱饭,我劝你还是要三思,莫要把事闹大,寒了老大的心,这心一旦寒了,那想再捂热可就难喽。”八壹中文網
说罢,康文府便回了自己屋里。
周民祖仔细思索了一会儿,虽然觉得康文府的话没有道理,他又不姓周,知道个啥呀?
可是老大毕竟也是康文府的学生,他不敢得罪康文府,便冷静了下来。
仔细想想,好像割禾这事多周启仁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他不干就不干吧。
……
花瑜又是说干就干。
她第二天就熬煮了两大桶酸梅汤。
因为刘员外经常送糖过来,所以她放糖的时候不心疼,尽量做到酸甜适中,不像镇上的酸梅汤,酸大过甜,口感非常不好。
熬煮完之后,她自己盛了一碗,又给周启仁也盛了一碗。
周启仁喝了一口,立刻点头道:“好喝,很适合夏天!”
花瑜觉得他说出来的话越来越有韵味了,都可以拿去当广告词了。
所以多读书还是有用的。
她自己也喝了一碗,非常满意。
出门后,还是周启仁推车,他让花瑜坐上去,可花瑜这次说什么都不愿意坐。
平时去镇上还好,路上遇到的都是去赶集的村民,可现在要推到田间卖,田间都是忙农活的,她若是太舒服了,容易引人嫉妒,到时候就没人买她的酸梅汤了。
她把想法说了之后,周启仁也就随她了,自己一瘸一拐地把车推出去。
花瑜跟在他身后,见他每个圩日都这样推车,总觉得辛苦,平时还好,蛋糕和面包都是轻的,现在两大桶酸梅汤,还有一桶用来洗碗的清水,以及二十多个小碗。
于是她一边走一边对周启仁道:“大仁哥,我觉得咱们家该买头牛了,我现在的积蓄差不多有十两银子了,六两银子就可以买一头年轻的公牛了对吗?”
周启仁怕她花钱心疼,便道:“我推车也没有问题的,我有力气。”
“但是有头牛总是方便一些的,去镇上或者去城里的时候,顺带拉几个人,还能赚一些路费。”花瑜可会精打细算了。
周启仁觉得有道理,便道:“随你。”
同时,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
她要买牛,是不是就不打算走了?
或者,买了牛将来要走的时候更方便?
他的心有点纠结,好像被这两个问题绕进去了。
最后,他试探性地问:“我打猎也积攒了一些银子,要不我给你凑一些?”
花瑜果断地道:“不用了,我自己有,你的先留着,过段时间积攒够了可以把房子翻新一下。”
周启仁有点淡淡的失落,可是这抹表情被花瑜忽略了。
……
花瑜总觉得周启仁今天情绪不高,但是他一向沉默寡言,所以她也就没有多想。
等他将推车推到田间,看到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人的时候,她就知道商机来了。
她一边走一边喊:“酸梅汤,酸梅汤咧,三文钱一碗。”
她特意挑太阳大的时候出门,就是为了酸梅汤更好卖,反正她戴着防晒防雨的斗笠。
石窝村的人看到是花瑜,知道她厨艺好,有钱就试着买一碗,几个人轮流尝尝。
还有一些带孩子下田的,见孩子馋,也买一碗给几个孩子分着喝。有个别孩子多喝了几口,被家长骂了,花瑜连忙给他们添一点,这大热天的,大家都不容易。
遇到很熟的,像菊婶兰婶这些,花瑜就收一碗的钱,给三碗酸梅汤。
这一路叫卖过去,不知不觉就出了石窝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