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从酋长到球长 > 第八十一章 南洋公学与创刊号(下)

第八十一章 南洋公学与创刊号(下)(1 / 1)

天文和航海测绘学不仅得到了工部的一万枚银币的拨款,还从南洋公学中获得了三千枚银币的拨款,用以测绘非甲板上之上的陆地的经度,同时用几何测量学验证引力体系数学计算。

不过南洋公学在付出了三千枚银币的研究拨款后,想得到的不仅仅是验证引力体系的数学计算与经度地图,更在后面提出了另一个研究方向。

从木星卫星来测经度起步,天文学和数学还需要结合起来测算光速,或者说测算光的速度到底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

假使木星的卫星按照既定轨道运转,那么一定拥有一个类似于月球的天文月概念,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比现在最为精准的钟表还要准确的天文钟。

那么这个天文钟在数学概念上是准确的,但是在观察概念中是不是准确的呢?

已知木星的公转周期是十二年,而地球的公转周期是一年,同时又因为椭圆形轨道而非纯正圆周轨道的缘故,十二年中木星卫星的天文钟所发来的信号,必然会因为距离的原因导致出现观察概念上的不准确。

想要证明光的速度是有限的,很简单。只需要经过一个周期为三年到五年的观察,确定木星卫星与木星之间的“月食”周期不固定……事实上是固定的,而观察者眼中不固定的原因是因为距离太远,而且因为木星与地球轨道非同步的距离差导致的光速传播的信息延缓。

想要测量光速,也不是太难。利用金星凌日的机会,利用视差和行星运动的半径三次方比周期平方的定值,是可以用算术估测出太阳和地球的距离的。

有了这个距离,再利用行星运行法则,利用木星周期和地球年的平方比,就能算出来木星轨道半径,再用解析三角形算出木地距离和根据观察到的木星“月食”的时间差,就可以大致推出光的速度。

这需要的是一个体系。

首先要通过观察确定光的传播速度是有限的,然后根据三角测距法算出地月距离保证大致和引力体系数学推算法一致,由此彻底奠定引力体系的正确性。

当引力体系的正确性被验证且确定之后,再反过来利用引力体系的行星运动定律,依靠金星凌日的机会机会算出地球太阳的距离,反推出木星的距离。最终才能用初中三角形和小学除法算出光速。

当然,一本《自然与科学》不可能只有天文学和物理学的内容,自然还有其余可以归结到自然与科学之中的内容。

不过窥一斑可见全豹,物理学和天文学以及数学的一整套体系,就是南洋公学在基础科学上的一种研究方式——拨款、有目的地完成体系之内的测量、让人绞尽脑汁思考此体系之内任何可研究的方向、继续申请、审核通过后继续拨钱、进行下一步研究……

别的学科也是类似差不多的模式,都是在提出一个体系基础之后,验证这个体系基础,同时再以这个体系基础推出新的结论。

就是要榨干体系内的最后一点汁液,完善体系本身,用完善的体系去解释基础的世界。

各个学科之间互相促进,确保任何学科的进步都能拉动其余相关学科的发展。

陈健确信这个创刊号的重磅炸弹洒下,十年之后,测量学、天文学、历法、力学、数学圆锥曲线等,都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开创崭新的时代。

圆锥曲线、微元、导数、极值这些东西,此时虽然看上去这套工程之中暂时用不到太多,然而一旦随着研究的深入,这些东西就会自然而然地得到发展和哲学解释,成为一种必须出现且符合时代的数学工具。

一旦光速被测量,那么光是什么的讨论也就会随之开始。波粒二象性这种听起来玄乎其玄的东西,并没有想象中出现的那么晚,几乎是随着力学出现就开始出现的:不需要干涉衍射这样的实验,最为简单常见的反射和折射就会引发一场旷日持久的争辩——粒子性可以解释反射,但以现在的数学水平却无法解释折射;波动性可以解释折射,演算过程中倘若没有惊人的数学天赋和绘图功底,就不得不落入极限和导数的坑中,逼得投身于这场争辩中的人不得不去琢磨微积分数学。

到时候只需垂垂老矣的陈健居中挑唆,引诱微粒说和波动说两边争斗,便很容易出现吊诡的局面——片面看两边都有理,于是最终决定胜负的是哪边的数学水平更高一些、谁对导数、极限、微积分的定义更明确,扯着脖子讲故事的时代过去了……

《数学新发现》中的内容,与《自然和科学》不太一样,没有这么有趣,但与前者融为一体,成为一个体系。

剩余的两本刊物,《世界趣闻和博物学》和《政治与经济评论》的风格与前两本截然不同,但也是两本合一自成体系。

与即便尽可能有趣却也枯燥的前两本刊物不同,《世界趣闻和博物学》除了正常的内容之外,陈健还采用了另一种此时市井之间喜闻乐见的、有助于传播的、带有舆论导向和吸引读者能力的“幻想小说连载”模式。

《世界趣闻和博物学》的创刊第一篇,便是一部名为《环地球记》的冒险小说。

故事的主角是精通博物学的年轻人、墨党的年轻预备党员、受过自然常识教育的六个人,三男三女。

其中夹杂着爱情故事,起步于六个人决定用氢气球和季风越过荒漠抵达大荒城,却因为风向忽变而被吹到了海岛上。

六个人利用自己的博物学知识,从无到有地在小岛上生存下来,然后再利用各种看似靠谱但经不起细究的科学知识离开小岛,继续环球航行,最终在绕了一圈后回到大荒城的故事,宣扬一种“科学万能论”的概念和博物学者及工程师主导时代的理念。

大体上糅合了《八十天环球地球》、《神秘岛》、《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鲁滨逊漂流记》的故事,介绍沿途的见闻、物种、文化、种族、历史、宗教。

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处,与《鲁滨逊漂流记》宣扬的发现即占有的殖民思想不同,这六个人大体上是以一种“乌托邦”概念的平等来在荒岛上生活,并且在字里行间中夹杂“自然资源应该归国人所有、劳动创造一切、远离人世黄金的本质暴露并非等同于人类劳动、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是在特定社会下有不同表现的人性”等概念,营造一种人人向往的“平等自由劳动勤奋”的梦想之旅。

沿途的各种风土人情、奇怪动植物、宗教文化,都是作为主料来吸引读者的部分,也是最为适合跟随陈健一同出海归来的那些人捉刀的部分。

与之配合成体系的《政治与经济评论》,则是延续了墨党以往报纸的水准,以辛辣的批判和讽刺为主,同时包含一系列大宗物价的涨落、国内政策的阶级利益解读等等。

可以说,南洋公学尚在筹备、计划中的校址还是一片荒芜的时候,四本刊物的创刊号一经发行,立刻引发了轰动。反过来又促进了南洋公学筹备的宣传工作,一时间街头巷尾的人都在谈论那个颇有新意的冒险小说,或是在那谈论种种没听过但却实际存在的荒诞与神奇之事。

很快,一个简易的无电刷半惯性直流电堆铜线圈的成品,就在闽城展出,很多人前去观摩,并对这个神奇的东西将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深信不疑,甚至有人提议可以弄个风筝把雷电引下来为人所用。

子午线天文台也在拿到了三千枚银币的补助金之后,正式立项开始利用木卫四天文钟测定经度,大量的墨党控制的学堂中毕业的有自然常识和数学基础的年轻人被补充进来,直接成为“天文与海航测量学”的第一批需要回炉的提前预科生,还有一部分秘密党员身份的年轻人也参加了这场对将来很重要的“共和国准确地图”测绘工作。

这样一幅学术上欣欣向荣的景象之下,很多人却没有忘却闽城此时的新郡属议事会还没有彻底为闽郡今后的路做出决定,今后闽城或是整个闽郡的基调到底会是怎么样还是未知之数——只是获得了都城的承认,所以内部的权力施展还没有正式开始,党派政治的议事会撕扯还在酝酿。

在四本刊物发行后一个月,一艘从大荒城起航的船在闽城停靠,很多墨党的成员前去迎接。

不久之后,来自望北城、荷兰造船厂、都城、沿海边郡、闽郡其余县等地的墨党成员越来越多,这些公开身份的人物大量聚集在闽城的墨党中央党部,那里也开始有专门的纠察队持枪守卫。街上的流氓地痞这几天也收敛了许多,不愿意在这时候触碰这个霉头,夹着尾巴做人。

闽城的人都知道,这些人在那间红砖楼中开会做出的讨论结果,将直接关系到闽郡今后的路,缺了这些人的新郡属议事会将很难做出决定,墨党控制的郡属议事会成员再稍微团结一些人就有否决权。

这是一支不可轻视的有钱有枪有人有思想有组织的力量,而且已经如同蘑菇的菌丝一样扎在了闽城当中,摘除不掉。也同样,这些人将会最大限度地决定这个新的郡属议事会,到底只是闽城一城的权力机构?还是要做整个闽郡的权力机构?兼并、失业、流浪、救济、迁徙、小生产者破产、土地、利息、租金等等这些问题,新的郡属议事会能否给出一个圆满的解决?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农门团宠:锦鲤小奶宝 穿越红楼之贾琏有万界接单系统 风雨大宋 学霸陆青芽 爸,这好像是北宋 新妖孽兵王 御史大官人水里捞鱼 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你是猪吗! 逍遥小将军 次元巨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