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李治全力整治长孙无忌的时候。 李佑方面又在干啥? 很遗憾。 文恬武嬉。 一占据半壁江山。 觉悟就变低了。 自觉江山够用,也没有了当初起兵时的危机感。 北唐军不过如此。 有些人下意识认为,已经可以无为而治了。 还有人鼓吹就算不能统一天下,也能当个南朝,偏安一隅。 这种气氛之下,再加上李佑带头住进温柔乡闻名的抗州之后。 文武百官便开始了纵情声色。 应酬诗会啥的都开始大行其道,唐羽和许多文官对比趋之若鹜,基本每天办公结束后,都要找几个清倌儿吟诗作对。 甚至连目不识丁的军官们都积极参与,附庸风雅。 这种风气带的秦淮河边的画舫都多开了许多家,各种文化活动蓬勃发展起来。 甚至有一位出身婺州义乌的年轻官员诗做的极好,说是冠绝东南,连皇帝李佑都不如他。 李佑有点不服气,我抄都抄不过吗? 让人打听了一下名字。 骆宾王。 那打扰了。 确实冠绝东南。 遂了他当官的愿,给他一个琼州知州的位子试试,抄了他的文字,给他一场富贵。 可以说李佑的文武官员极大一部分都是穷了半辈子的流民,赶上了造反的风口,突然成为了既得利益者。 自然就开始报复性消费。 这很正常。 这些人在小时候,由于缺乏经济能力,因而很多需求可能“得不到”及时的满足,这就会给他造成心理伤害。 等他们长大有能力后,他们为了满足自己童年“得不到”的那些需求,他们就会拼命的消费,从而补偿自己。 比如从小没有女人缘,一朝得势,那就得疯狂玩女人,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张伯伦。 据他少年时的同学爆料,他在初中高中时是一个纯情直男,没有多少女孩子喜欢,所以谈恋爱一次也没有过,成为巨星后,他就开始疯狂玩女人,据说他和二万多人发生过关系。 有人劝他们不要如此堕落的时候,他们往往会用臭丘八那一套,“老子们打了几年仗,享受享受怎么了?”
实在是能让人理解,但不苟同。 就连薛向习文都老树发新芽,连续纳了几个小妾。 调任京师尹的他,精神状态越发萎靡,身体也越来越瘦。 虽然这种情况对李佑来说,不是个好消息。 毕竟员工如此躺平,老板自然很生气。 还好北唐也一样。 互相比烂。 可是也没理由,因为李佑给这班文武的工资太高了,大部分都是正当收入。 花天酒地,报复性消费。 过一阵子就好起来了。 所以虽然李佑非常着急。 但是也急不来,毕竟还得靠着这班人维持统治。 总不能提拔一些没有一点威望和名声的。 等他们先得意一段时间吧。 更紧迫的是,国库没啥钱了。 打了这么久的战争,那是一笔天文数字的消耗。 又不是玩游戏,军队可以不吃不喝。 所以腐败问题只能靠后。 现在要好好处理一下财政。 李佑现在最关心的就是海上贸易的事情。 为了维持维持高福利,低税收的政策。 要么就继续进行征服,不停的打出去,不停的抢钱,再给国民发钱。 但是这显然行不通,因为交通和通信有限制。 就算打下安南攻下撒马尔罕,饮马尼罗河,在君士坦丁堡加冕,发现新大陆。 搞个日不落帝国。 过个几年,或者自己驾崩。 那么就会有人反了自己。 因为很简单,你传一条命令都要几个月,派兵去镇压,行军都要几年。 天高皇帝远的。 强龙不压地头蛇。 再加上各种天堑,把路一毁,便可以关上门来做皇帝。 赵陀和越南的人不都这样干吗? 就算蒙古帝国幅员辽阔,也不过二三十年变成事实上的几个国家。 何况这时代有谁愿意背井离乡去其他地方呢? 那时候外国对于华夏大地的人来说还不是啥“灯塔”,完完全全是苦寒之地。 连蒙古人到了西亚,都有很多普通士兵不远万里,想要回到蒙古。 大多数人都是在乎家乡的。 都讲究一个叶落归根。 在这个把犯人贬到广东,云南就算流放的时代。 你让人出外搞殖民,你还不如杀了他们。 你这不是让他们发财,你这一定就是在发配。 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 这时代要不是活不下去,谁愿意出国? 商人除外。 所以真的要想完成全球征服,没进入工业时代,没有方便的交通工具,没有没有及时可靠的通讯系统,那是想也不用想。 做不到。 完全做不到。 做了也是给他人做嫁衣。 李佑自己有自知之明。 他既没有开启工业革命的学问,也不是战狂。 何况李治都还没来得及消灭。 怎么可能搞什么全球征服。 所以海上贸易就成了李佑现阶段维持秩序所需要做的最主要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