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李佑把劝进的事情给拖延下去了。 然而与唐军的第一次接触就吃到了一个败战。 这不得不夸李世民的战略水平。 薛万彻建议乘着唐军主力立足未稳,晚上搞一搞偷袭。 李佑觉得可行,因为觉得看电视剧就喜欢搞偷袭。 于是在军中募集了二千敢死队,准备夜半时分前去劫营。 谁知道李世民带着几个高级将领趁着夜色在江边巡视了一番。 听到了城内有牛叫和鸡叫声。 就知道了这个计划。 好转头便对李勣说,“他们宰杀禽畜,定是犒劳军士,准备夜晚偷袭,要严加防范。”
李勣等人回到营中,刻不容缓做了部署。 传令三军加紧戒备。 果然不出李世民所料。 夜半更深,从李佑军的阵地里走出了一队人马。 唐军早已经知道了。 于是这两千人几乎被全歼,只有一两百人逃回了城中。 初战告捷。 李世民却不能放松。 虽然赢了一阵,然而去探查了一下襄州的防守,发现李佑这小子的阵地布置比较奇怪。 看起来有些难以速胜,这就不太妙了,要是耽误了春耕,属实是大亏。 第二日。 唐军就携着昨夜的胜利的威风。 在城西发动了大规模的攻击。 然而李佑军的阵地的立体防御初露锋芒。 一股脑在城西碰了一鼻子灰。 唐军伤亡了数百人。 退了下去。 气的李勣脸色一阵红一阵白,作为襄州之败后的李勣,此时立功心切。 不由叫嚣着,“攻下城池,男女老少全部坑杀。”
还命令人一直恐吓。 数千人的声音传入城内。 李佑在听见这些恐吓的话后。 只能说权力让人扭曲,绝对权力让人绝对扭曲。 李勣的话语,更坚定了襄州军民的抵抗决心。 这以后抽调的民壮积极性增加了,在运输物资的过程中,跑的都比平常快了不少。 转眼时间就过了一个星期。 唐军仅仅占领了西城二道战壕,前进了不到二千米。 却伤亡了近一万人。 李世民只好召开会议。 会议一开始,李道宗就发言劝道,“襄州人顾惜家庭,人人誓死守卫城池,看来是不太容易攻克。襄州地形复杂,大军施展不开,发挥不了人数的优势。”
“如果抽调二十万军队,转移目标,绕过襄州,直插复州和荆州,沿途其他的小城,必然望风瓦解。解决了李佑的后方,然后再回师襄州,围而不打,我军补给后,就等着李佑粮尽而亡。”
这是一条非常稳妥的方法,李世民也非常动心。 到时候内无粮草,外无援兵。 襄州城破易如反掌。 长孙无忌独自斟酌了一番,抬起头来反对道,“天子御驾亲征,与其他将领不一样,不能够冒险。”
“我军本来就是攻击方,军队再分兵,就不能占据优势,敌军突围而出,所谓围困也就无从谈起。再加上荆州,复州也有十多万之众,我们也不能保证全胜,到时候万一败了,荆复之军北上。”
“抄袭我军后路,当时候兵力相当,胜败未可知。”
“不如强攻襄州,取得胜利,再长驱直入,方为万全之策。”
听了长孙无忌的话,李世民犹豫了。 这个时候的唐太宗毕竟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中年人了,早已经失去做秦王时的纵横天下,屡出奇兵的气魄。 人一老,思想就会变得保守。 复杂的谨慎之心占据了上风。 他听从了长孙无忌的“万全之策”,放弃了分兵攻打复州荆州的方略,决定继续强攻襄州。 知道李佑军挖的坑厉害。 在试着攻击了两次后。 思考了一番,便找到了战壕的缺点。 命令江夏王李道宗和李勣不要再做密集冲锋。 在大量的盾兵掩护下。 唐军开始堆筑土山,步步为营。 慢慢向着城墙推进。 这一招立竿见影。 由于土山的进逼。 李佑的战壕也没有多大用处了。 敌人总是从高处向下攻击。 回回炮也日夜不停向襄州城轰击。 襄州城基本已成废墟。 只能挖掘地下通道用于居住。 李佑心中一苦,没想到李世民的能力这么强。 只能感叹自己没有大炮和机枪。 这所谓的立体防御只能是个乞丐版。 不堪一击。 于是也只能放弃一道又一道战壕。 慢慢退向城中。 用城墙来防守。 这样一来,在唐军不计成本的情况下。 土山愈来愈通近城墙。 李佑见状只能督促守军也不断增高城墙相对抗。 唐军轮番出击。 每天会战六七次。 回回炮投射出去的石头撞开城垛。 守军随即竖立木栅栏堵基缺口。 唐军昼夜不停地堆筑山,花了六十天,一百万人次。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 土山顶相距城墙仅隔几丈远,站在土山顶上可以向下俯瞰城中的动静。 一览无遗。 李道宗命果毅都尉傅伏爱率军在山顶,提防敌军突然袭击。 土山此时已经是战争的决定性地点。 三月十六凌晨。 唐军在西城发动了最大的一次进攻。 唐军推捯土山。 压向城墙,城墙跟着倒塌。 李佑知道西城墙倒塌。 知道最困难的局面已经发生。 也不敢拖大。 更别说搞什么巷战,城内房子都没了,进城便是屠杀。 连忙抽调了最后的二万人预备队向缺口回补。 就在这关键时刻。 唐军拉胯了。 傅伏爱再次私自离开了营所。 唐军无人指挥,乱哄哄跑散了。 李佑军乘胜追击。 一鼓作气夺下土山,在土山挖了战壕。 反客为主,用来攻击唐军。 唐军大败。 唐军留下一两万具尸体撤退了。 这就是天命。 对了,为什么说是再次? 原因是历史上傅伏爱也是攻打高句丽关键时刻回营了。 导致唐军失败。 李世民气的发抖。 斩杀了傅伏爱。 然后失去了理智。 开始命军队全线出击,强攻襄州。 这正中李佑下怀。 唐军强攻了两天三夜,毫无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