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样,诸葛恪起码是个痛快人。
虽是吴军预设了战场,但诸葛恪这是要真干!东南方向,无数敌军方阵已然摆开,正在缓缓地主动向前推进。这是要尽量挤压魏军的战场空间。
吴军主要是步兵,因为是在他们的地盘上、其间还有不少车兵,一队队骑兵也在方阵之间穿梭调动。吴国的骑兵比例极少,但能聚集起这么大规模的战阵,各大家族还是能拿得出来一些马队,毕竟各国之间有贸易往来。
即便此地多有塘泽、河流等水域,但天晴之时,这么多人马聚拢在同一个地方,也把土地踩踏得尘土飞扬。半空笼罩着朦胧的尘烟,简直是乌烟瘴气。
尘雾影响了视线,两军的大阵左右看不到头!但秦亮知道,吴军的左翼已直达濡须水岸,右翼抵近了群山山脚,直接把正面都占满了。
魏军过来的人马,规模也不遑多让。四面刀枪林立,旌旗如云,黑压压一片片的铁甲战阵。场面唯一不足的地方,便是魏军的阵地上有一些大小池塘水域,看起来大阵的形状不怎么整齐。
阵线前方有个弧度,左翼是朝向正东方向,因为东关关城还在吴军手里,关城里也有守备。阵线往右翼那边看,则渐渐面对着东南方,正与吴军主力两阵对圆。
“咚、咚、咚……”不急不缓的鼓声作为节奏的底色,短笛则吹奏起了军乐旋律。还有铜锣,时不时“哐”地敲响一声,旋律与节奏也随之变幻。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交响乐罢。
秦亮等一队人马,带着羽毛旗,来到了大阵的右前侧,然后骑着马从各阵前奔过。
排列在前方的将士们认得秦亮,纷纷呐喊道:“大将军,大将军!”
秦亮拔出腰间的华丽佩剑,高举在半空。他没有说话,只是驰马从将士们跟前奔跑,因为此时一个人的声音、说什么都没用,呼喊声、鼓号声此起彼伏,早已压过了一切不够宏大的声响。
即便是后面看不到秦亮的人,也能看见他的旗帜。上面有羽毛、兽尾等装饰,即便是大字不识的士卒,看装饰也能认出帅旗。
很快秦亮从张猛的阵前奔过,各个方阵中立刻大喊:“统一河山!”起伏的呐喊声、渐渐汇聚成了齐声叫喊,一时间简直是震天动地,直达远处的群山。
越过张猛军阵前,胡质的旗帜映入眼帘。万千将士也呐喊起来了,作为对秦亮在战前露面的回应。
这时有人大喊道:“为东关阵亡的兄弟们报仇雪恨!”
青徐军立刻群情激昂,纷纷大吼道:“报仇雪恨!雪恨……”
三年前的东关之战,魏军阵亡了差不多两万中外军,当时青徐二州的军队也在战斗序列中,估计确实死了不少将士们认识的人。
对面的吴军也不愿意输了阵仗,宏大起伏的呐喊声也传了过来。远远看去,无数士卒正把长兵器向空中举起、以增加气势。隐约之中,好像有不少人在喊“大吴必胜”。
吴国人的口音不太一样,但一些人其实是北方逃过去的,简单的语句仍然能听得懂。
不过无论吴军怎么喊,声势也比不过魏军!因为吹得是西北风。
秦亮一路跑到了大阵的左翼。这时两军大阵之间,已经零星干起来了!先是试探的游骑,在中间的开阔地上纵横,主要以弛射攻击对方,“噼里啪啦”的弦声,随即加入了嘈杂的声音洪流。
这种战场上,并没有大将出来要求单挑,因为没有机会。根本靠不近敌阵,便会被对方的游骑一通乱射,连说话的机会都不给!
叫骂挑战,大概只有一方坚守不出的时候才行。东关关城那边,倒是可以派人过去、问候一下对方的母亲大人。
秦亮勒住战马,将佩剑剑尖慢慢对准鞘口放进去,然后往里一送,“琤”地一声,剑便入鞘了。他再次回头,看向了东关关城。
东关关城紧靠群山西麓,它的正面其实朝北、面对的是魏国地盘那边。所以此时的魏军大阵,实际上在东关的后背,其南面的城楼都要小一些。
秦亮观察着东关旁边的山林,饶是他视力很好,可是确实太远了、看不太清楚,何况空气里还飘荡着尘土。
“拜见大将军!”熊寿骑在马背上向秦亮抱拳。
秦亮随意地还礼,说道:“此地不是战场正面,但伯松仍不要掉以轻心,东关那边是有通道的。所以我把伯松安排在此。”
浑身肌肉的熊寿抱拳道:“仆定不敢疏忽。”
秦亮瞧了一眼左边的池塘,若非北端能看到尽头,乍一看、竟像是一条东西延伸的河!池塘水域是有点狭长。
熊寿道:“对面是左校第二部参战将毛武,从庐江郡便一直追随大将军。至少人靠得住,他战死也不会逃跑的。”
秦亮观察了一会,见毛武部后面还有预备队,遂点头道:“甚好。”
两人相互揖拜告辞,秦亮便骑着马,带着身边的侍卫骑兵向中间慢慢过去。他也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的心情冷静、稍稍放松。不然一直保持紧张的情绪,等一会很容易疲惫。
战役才刚刚开始,这么多人的大战、要打很久了,估计一天之内打不完。
此时的战斗主要还是靠人力、蓄力,况且排在前方的战兵都有铠甲保护,更让击杀变得费力;因为万事万物都是能量守恒,这样的杀伤效率当然比较慢。
除非是遇到特殊情况,有一方自己忽然崩溃了,否则战斗的方式就是对耗。交战的某支队伍体力不济、死伤变多,甚至被击溃,总之战斗力下降太多,便调回去休整;能不能尽快恢复战斗状态、只看损耗的程度。
就像火药燃烧一样,快慢都有个过程。
当有一方的总体兵力耗得差不多了,无法再维持战线完整,那便是到了分出胜负的时候。到时候若不想着撤退,就会面临包围夹击!
.........v.....................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