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一边与张任交谈,一边留意着周围的情况。
由他带来的那些人,已经发动了码头驻军,将周围戒严了。
在这种情况下,被向青存放在码头区的军械,是不可能被取出来作乱了。
赵云也注意到,张任下来的那条船上,有着许多腰间挂着刀剑的精壮汉子。
他们显然是受到张任指挥的,大多数人将目光投向这边,却没有乱动。
赵云因而安心下来,继续说了下去:
“后来,我随着公孙瓒被围困于管子城中。
公孙瓒缺乏军粮,就把主意打到了管子城中那些百姓身上。
他想屠净全城百姓,夺取百姓的存粮,并将百姓的尸体做成肉干备用。
我不想看到那种惨况,就自告奋勇出城搬救兵。
公孙瓒恼羞成怒,特意让我白天出城,单骑闯营。
他没想到,我竟然成功了。
但我到了徐无城时,发现徐无城也没有兵力了。
而且,我还遇上了鲜卑大军进攻徐无城。
我就主动挑起守城的重担,将一座不可能守住的城池守住了。
再往后,我受命出使匈奴王庭。
我杀了对汉人抱有极大恶意的匈奴王须卜,还用计策将匈奴一分为二。
让他们不但变得更弱,还处于长期的内斗之中。”
赵云一边说,一边观察着张任的反应。
他注意到。
当他说到公孙瓒要屠城,要用人肉做军粮,张任的目光一下子变得凌厉了不少,腮帮子也鼓了一下。
当他说到单骑闯营,张任眼中露出一抹忧色。
听说他闯营成功,张任脸上有着释然之色。
再往后,张任眼中便是持续的惊讶。
这说明,张任并不清楚他在徐无城的战功,也不清楚他在匈奴王庭的所作所为。
总的来说,对于张任的这些反应,赵云是很满意的。
因为这说明,张任是个正直的人,心中有着百姓和民族大义的人。
也只有这样的人,方才值得他的招揽。
赵云接着说道:
“按理,我立了这么多功劳,多少应该得到一些赏赐。
但是!
公孙瓒为了成为幽州的重要角色,一举屠光了徐无城的文武官员!
徐无城的文武官员当初的守城之功,被公孙瓒污蔑为里通外敌演出的一场把戏。
而我!
作为那场战斗的关键人物,自然就成了有罪之人。
但是,纸是包不住火的。
那件事的亲历者不只有我们,还有五千军士,以及徐无城中的数万百姓。
幽州牧刘虞如果不是废物,想必是可以调查出真相的。
但是!
刘虞什么也没做!
这大约就是大人物们的政治智慧了。
在他们看来,冤枉一个贱民而已,算得了什么?
你可能又会想,我在匈奴王庭的所作所为,为什么也不被人传扬?
道理很简单!
朝廷上下,文武重臣们,花了多少精力也没搞定匈奴。
就我一介贱民,短短时间就做成了大事!
双方一对比,会显得文武重臣们特别无能。
传扬出去,不是让天下人狠狠打他们的脸吗?
那么,自然是要将相关事情死死地遮掩住。
话语权都在他们手里。
他们存心压住的事情,当然会被压下去。
当然。
他们还想做一件事,弄死我!
若不是我及时跑出了汉地,我此时多半已经死了。”
张任分明地感受到了赵云那暗藏的愤怒,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随即问道:“夏国的书籍在各地都很畅销,我也看过不少。你是可以通过书籍说清楚这些的,但你没说。为什么?”
赵云露出一个无奈的笑容。
“的确,我可以通过夏国的书籍去说真相。
但我要是那样做了,首先会得罪公孙瓒,其次是得罪刘虞。
说清楚以后,就像我刚才说的,会显得汉朝那些文武重臣们非常无能。
这就又得罪了一大片。
这些被我得罪的人,还会对夏国的商队有好印象吗?
哪怕只有很少一部份人为难夏国的商队,夏国的商队也会变得寸步难行!”
张任恍然大悟。
夏国地处偏僻之地,物资贫乏。
夏国的商品,需要卖到全天下去。
夏国需要的粮食以及工业材料,需要从全天下运回夏国。
可以说,夏国的商队,是夏国赖以维持的重要根基。
只是为了出一口气,就将全天下的权贵一起得罪,进而导致夏国的商队寸步难行,的确是智者所不为。
张任开始问出那个问题,多少对赵云有些埋怨。
师父教我们忠义,你却一上来就造反。
为什么呢?
赵云的回答是——
这个世界烂透了!
我对朝廷有忠义,还立了大功。
但是!
朝廷不赏功,反而冤枉我,打压我,想要弄死我。
我若不反,我活不下去!
张任门心自问,若是自己遇上了赵云这种情况,多半会去刺杀公孙瓒,甚至会刺杀刘虞。
管他结果如何,他需要马上出一口恶气。
而从自己和赵云的选择来看,张任不得不承认,赵云的格局比他大得多。
赵云的发怒方式是:
暂时隐忍,揭杆而起!
最终目的是:
掀翻这个见鬼的世道!
从现状来看,赵云做得相当不错。
但也因为赵云做得太好了,赵云成了天下世家豪族都想弄死的人。
他来这里的本来目的,其实就是弄死赵云。
出发的时候,他的决心十分坚定。
不过,到了夏国一个多月,他开始喜欢上这边的风气了。
因此,方才有了和赵云当面交谈这一幕。
张任想了想,又道:
“我是一个月前来到夏国的,四处转了转,看起来夏国的百姓的确过得不错。
我注意到,你这边也有富人和穷人。
但我了解到,你制定了政策,让富人把多出的钱捐献出来。
在我看来,你很快就会和自己的大臣成为敌人。
对于这些,你有想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