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郭淮来说,之前的假意投降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逃离蜀营,重归魏国。
所以,从进了蜀营的第一刻开始,他就一直在思索这如何逃出去。
好巧不巧,他被安排到武威城外后勤部,处理因攻城而被砸的血肉模糊,并在护城河里泡到腐烂的魏兵尸体大概就是那个时候,染上了瘟疫。
但郭准当时一心想着逃跑,并不知道自己身体有恙,趁着处理腐尸的机会,悄悄换上尸体的衣服,乔装改扮,打算趁乱蒙混过关,逃出生天。
但没有成功被马谡堵了个正着紧接着就被关进了监牢。
郭淮常年戎边镇守地方,见过很多次瘟疫,因此对瘟疫有着相当的了解,他虽然不知道该如何避免被传染,却很清楚瘟疫的大概症状,以及如何在瘟疫下求生。
简单点来说就是,如果有人在同一场疫情下存活了下来,就把这個人的口水或血液过一点给感染了瘟疫的人这个法子虽然不能百分百治好得了瘟疫的患者,却能有效的避免瘟疫症状加重。
因为在郭淮经历过的数次瘟疫期间,都有过用康复患者的口水及血液渡给重症患者,实现治愈的案例。
且不止一例!
当然,也有的人在接受了过血之后,会有异常反应,甚至还会加速死亡。但郭淮敢肯定,这个法子是有效的。
所以在得知自己感染了瘟疫后,一个更完美的逃跑计划,在他心里悄然成型。
“瘟疫”两个字,在这个时代本身就拥有着令人闻之色变的威慑力。
利用好这两个字,一切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接下来的几天,郭淮刻意将自己排泄物弄得到处都是,一有机会就靠近牢卒和狱友,并成功地将监牢内所有人都感染了。
本来他还有点担心自己扛不到计划成功就会被瘟疫夺走性命,或者等不到一个从瘟疫中存活下来的幸存者,就提前没了命。
但很幸运,自从医工给他喂食了半颗黑色小药丸后,他奇迹般活了下来。虽然身上的瘟疫症状越来越严重,但他安然无恙!
当时他还纳闷,药丸这东西还有半颗的嘛?
但在看到监牢里最后活下来的人只有他和医工两人时,他释然。
另外半颗黑色药丸去向,不言自明。
当然,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越狱计划自从牢房里只剩下两个人之后,郭淮每天除了进食时候会动一下,其他时间都是静静躺着,用稻草盖住身体,装作奄奄一息的模样,等着被人搬出牢房,搬到野外焚烧因为这(焚烧)是杜绝瘟疫传染最直接、最有效的法子。
他知道,外面的人等不了太久的。
果然,没过多久,他就被抬出了牢房。
老实说,郭淮很清楚这个计划不够完美,赌博性极大。虽然最后一道工序是焚烧,但中间其实还可以穿插一道工序的,譬如说:先杀后焚、
蜀兵完全可以先把他宰了,再焚烧尸体。
郭淮在赌,赌蜀兵对瘟疫畏惧如虎,他们生怕沾染了患者的血液会被传染,因此不敢先把他杀了再焚烧。
很显然,最后的结果证明,他赌赢了。
躲在大石头后面的郭淮暗暗赞叹自己的智慧,几乎达到了这个时代人类的上限,竟然能够因势利导,想出如此一个“完美”的计划。
“噼里啪啦”的燃烧声中,熊熊大火很快烧到了尾声。
两个蜀兵隔着老远看了一眼,便结伴回去复命。
躲在大石后的郭淮长长松了一口气,又在原地多等了一会,这才小心翼翼爬起来,循着荒野间的小路,深一脚,浅一脚,朝着夕阳相反的方向走去。
因为穿的很少,郭淮最先感受到的是黄昏前凛冽的寒风,直吹得他战栗不止;然后是一阵阵袭来的饥饿感,饿得他头晕眼花;最后是瘟疫带来的强烈不适,令他不住的打寒颤。
走了不到十里,又累又饿的郭淮终于在耗尽体力之前,找到一座废弃的民居。
民居很旧,很破,并不能遮挡风寒。
郭淮在里面找了一圈,什么东西都没找到。
好在院内还有一个地窖,院外还有一个草垛。
郭淮踩着脚蹬牙子,下到地窖中,在里面发现了一些西北地区独有的粮食和生果。
为了不引起蜀军的注意,郭淮没有生火做饭,而是吃了一些生果充饥。
之后,在地窖里对付了一夜。
第二天醒来时,已是中午时分。郭淮爬出地窖,在民居中又找了一圈,这次运气不错,在床底下找到了一个崭新的水壶、一把崭新的匕首,
一套崭新的弓箭,还有一把崭新的佩剑。
甚至,走出民居后,他还在不远处的山坡上发现了一头正在吃草的小毛驴。
郭淮看了看身上的装备和不远处的毛驴,心里疑窦丛生。
可观察了一遍周遭却一无所获,不远处的紫山高不见顶,积雪皑皑;四下里空旷无比,附近并没有一个活人。
郭淮摇了摇头,穿过杂草来到山坡上,将驴子牵在手里,循句向东而行。
数百步外,便是折向而下的石羊河,郭淮趴在水边“咕咚咕咚”喝了几大口水,然后洗了把脸,草草整理了下仪容,靠坐在一个大石头上沉思起来。
现在已经是第二天的中午,距离蜀兵焚烧他已经过去他整整一天,武威城方向安静如昨,什么动静都没有,四下里也没有任何异常。
郭淮断定,那两名士兵并没有发现他从大火中逃了出来,因此也就不会有大队人马对他进行搜捕。
换而言之,他現在在马谡及數万蜀军眼里,已经是一团灰烬了。
这个结果令郭淮很是兴奋了一会但很快就又冷静了下来意识到自己目前处境仍不容乐观:此地距离武威城太近了,如果有蜀军士兵偶尔经过此地,发现了他,即使认不出他是谁,也会把他当做患有瘟疫的百姓当场杀死,或者通报上去。
所以必须尽快离开此地,回到陇右,回到魏国,才是万全之策。
但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需要考虑根据魏国律法,一家人之中如果有人患上瘟疫,官员五十日内不得上朝,百姓不得随意走动。
倘若五十日后该官员(百姓)安然无恙,所有限制才可以取消。
因此,回归魏国的第一前提是,患了瘟疫五十日不死,因为五十日不死,就可以肯定此人是从瘟疫中存活了下来。
通常得瘟疫的人,几天内就会迅速死去。
而存活五十不死,就意味着此人不但活了下来,还对瘟疫产生了抵抗力。
郭淮扳着指头算了算,距离自己染上瘟疫才过去三十天。
于是缓缓起身,一手牵驴,一手拿剑,沿着河水向着下游走去,寻了个河道开阔,水流缓浅的地方,趟过河水,骑上毛驴一路向东。
就这样,到了红日西斜的时候,他终于来到了官道上。
这条官到是武威郡通往天水郡的唯一大道,宽有两丈左右,因为战乱和凉州人烟稀少的缘故,沙石路面上荒草丛生,鲜少有人行走,道路两侧的荒草足有半人多高,几乎将本就不宽的道路给遮蔽住。
又因司马懿前不久才率数万大軍走过此路,路面上的杂草都被踩得扁扁的,贴在地上郭淮骑着小毛驴,沿着这条路往东走了十多里,爬上一个山坡,转过一个大弯,发现不远处的山脊上坐落着一个类似于山神庙的建筑。
“要不要在此地住一夜再走?”
郭淮犹豫了下,又谨慎地观察了一会儿,发现附近似乎没有人居住的痕迹,于是牵着驴子走了过去。
庙门上挂在一块被风化到不成样子的木匾,依稀能看到上面刻着八个字:“游家祠堂陇西分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