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西洋之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美女与野兽(二)

第四百四十一章 美女与野兽(二)(1 / 1)

(中秋快乐!)

电影中,出现玫瑰的地方主要有两处。

一是关于野兽王子被诅咒的原因。

一个女巫扮成潦倒的老妇人,拿着一支玫瑰请求王子收留,被王子拒绝了,因而引发了诅咒,这是故事的核心线索;

二是贝儿喜欢玫瑰,她的父亲走到哪里,都会给她带回一支玫瑰。

因此她的父亲在误入被诅咒的城堡后,顺手折了一支玫瑰,触怒了野兽王子并将其抓起来,成为推动故事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线索。

第一条从逻辑上推敲就十分生硬。

人家王子自己躲在家里吃好喝好跟美女们跳跳舞,招谁惹谁了?

一个不明来历的陌生人突然闯进家里,手里拿着一支莫名其妙的玫瑰,就想蹭吃蹭喝,被拒绝了就说人家王子没爱心,非得下诅咒把人变成野兽?

这是什么狗屁逻辑?

就算是退一万步讲,作为王子就应该乐善好施,帮助穷人,为什么女巫手里拿的是玫瑰,不是要饭用的碗什么的?

谁见过拿着玫瑰要饭的?

要是把玫瑰当成爱的象征就更说不通了,一个老太婆拿个玫瑰向王子示爱?花痴吗?

玫瑰出现在这里非常突兀,但是又在整个故事中非常重要,显然不是随便为之。

如果将玫瑰看作新教革命的象征,一切就好解释了。

在电影的平行世界中,女巫其实是胡格诺派的联络人,玫瑰其实是新教起义的联络暗号。

1559年胡格诺派在巴黎秘密会议后,派出联络人联络各地的信仰新教的贵族以及其他各阶层,准备共同起事。

但是1562年亨利四世的父亲安东尼恰好去世,临死前没来得及把参加新教起义的事情交代给儿子就挂了。

亨利也许根本就不知道老爹参加了新教,因为这种事当时可不敢随便泄露,弄不好就是抄家掉脑袋的事情。

亨利当时还小,要是嘴上把不严,随便说出去就糟了。

结果联络人扮成流浪的老婆婆,拿着事先接头暗号上门,亨利就慒逼了:这老太婆不是有病吧,拿支玫瑰跑我家干啥?

女巫也懵了,亨利他们家波旁家族是法国最大的贵族,是除了王室之外法兰西王位的最有力竞争者,他们家要是不参加起义,这事弄不好要黄!

既然贝儿是信仰新教的新女性,这些思想一定是从她爸爸那里来的。

贝儿的爸爸莫里斯当初当初带着贝儿从巴黎跑出来躲在这个小村子里,主要是是躲亨利二世开启的宗教迫害。

电影中,他跟女儿说,小村子的人就是这样保守,但是这里安全,隐约透出这样的信息。

另外,他的行踪是不是也挺诡异的?

平时就躲在一个小村子里,在屋里鼓捣一些机械,隔一段时间驾着马车出去一趟,说是做生意,不像啊,货在哪里?

再加上他每次走都神神秘秘的,路线要靠马来掌握(从另一个侧面说明路线诡秘),可以断定,他也是一个新教的联络人,他隔一阵子出去一趟也是去联络各地的起义同志。

他到哪儿也带一支玫瑰,说是带给女儿,实际上也是新教联络暗号!

既然贝儿的爸爸和女巫其实都是新教联络人,那么他们就要面对共同的问题:如何说服王子所代表的波旁家族加入新教革命?

想来想去,他们想到了三十多年前安妮·博林的父亲对付英国国王亨利八世的那招(安妮·博林结识亨利八世是在1525年):把女儿献出来,让亨利坠入情网。

然后就像安妮·博林推动亨利八世搞英格兰宗教改革一样,让贝儿推动纳瓦拉的亨利领导新教起义。

在现世世界中,安妮·博林被安排到皇家假面舞会中,与事先毫不知情的亨利八世来了场“偶遇”,安妮施展种种女性魅力手段,使得亨利八世坠入情网。

后来亨利八世对安妮感情淡漠后,声称安妮用了某种黑魔法控制了他。

在魔法世界中,王子与贝儿坠入爱河这事就显得更加清新脱俗:

女巫先让王子及其城堡成员从上到下都中了诅咒,然后告诉王子,只有得到某个女孩的真爱才能解除诅咒,而这个女孩实际上除了贝儿之外没有别人。

那么王子就只能很苦逼地等着真命天女出现。

老父折玫瑰,就是女巫事先给王子定下的暗号:

那个折玫瑰的人的女儿,就是你的真爱,只有她才能解除你的诅咒。

贝儿的到来,王子的诅咒果然被解除了,接下来王子就被绑在新教起义的战车上,对法国保守顽固且血腥恐怖的天主教势力发起反攻。

说完玫瑰,接下来再说说关于女巫。

童话中,女巫是法力高强无所不能的神秘人,但在历史中,“女巫”二字,实在是浸透了无数无辜女性的斑斑血泪!

长期以来,教会捕风捉影地将一些民间传说、魔鬼故事与基督教故事汇集起来进行改编,并与一些瘟疫、疾病、灾害牵强地联系在一起。

使得民众相信,女巫普遍隐藏在民众之中,她们银荡又邪恶,将灵魂出卖给了魔鬼,背地里偷偷地干着各种害人的勾当。

教会的这种心理恐吓,很快就使得羔羊们陷入深深的对女巫的恐惧之中。

这种迫害的根源十分复杂,其中包括了基督教对女性的性别歧视,基督教通过恐吓进行传教的原理,并利用了男人心底隐藏的对于女人的幻想与欲望。

圣经中说,女性祖先夏娃是男性祖先亚当的一根肋骨,夏娃禁不住蛇的诱惑吃了苹果,导致夏娃和亚当一起被上帝逐出伊甸园。

这个故事体现了对女性赤裸裸地歧视:

女性较男性地位更低,女性更容易受魔鬼的诱惑而犯错,而且女性的错会连累到男性。

早期的修道院接受修女,但通常置于较低的地位,后来一些修道院打着虔诚为名,开始驱逐修女,一位男性修道院长这样说道:

“由于认识到女性的内在罪恶大于世间其他种种罪恶之总和,世间之怨怒无出女性之右者,蛇蝎之毒较于女性之于男性的诱惑,亦更易治愈而危害较轻……”

既然虔诚的修士们都将女性与罪恶等同起来,那么社会上就普遍产生了“女性是万恶之源”的心理。

而女巫一说,正是给这种心理提供了“合理的解释”,生活上的困苦不幸,最后都可以归结到是女巫在其中捣鬼。

疯狂憎恨女巫的心理就成为了社会的普遍心理,而这些所谓的“女巫”其实就是他们的女邻居、母亲、姐妹、妻子、女儿。

长期的宗教活动,特别是针对异端的迫害,使得教会深谙控制人心之道。

他们知道,要想让羔羊们乖乖听话,首先得让他们深陷恐惧之中;

光让羔羊们恐惧还不够,还得给他们心理上宣泄的渠道;同时勾起他们贪婪的欲望,并且让他们获得一点“甜头”。

猎巫活动从十二世纪就已开始。

1484年,罗马教皇英纳森八世颁布“猎巫敕令”:“(女巫们)绝不可被饶恕,她们十恶不赦、荒淫无耻。”

他发动所有的神职人员参与到镇压女巫的行动中去,这条猎巫敕令成为了猎巫活动总动员的号角。

随着新教运动的开展,妇女思想解放,要求独立自主,更加促使猎巫运动变本加厉,在《美女与野兽》的故事发生的十六世纪,正是猎巫活动的最高峰。

那个时候,要想陷害某个女子是“女巫”是轻而易举的,任何女子只因长得漂亮而招人妒忌,或因态度高傲而得罪了求婚者。

一封告密信就会把她送上死路,告密者只要悄悄地站在旁边看这出“好戏”从而实现他阴险的目的就行了。

而裁判官们也非常愿意接受猎巫的控告。除了女巫们可能拥有的财产之外,女巫们的身体更是他们发泄变态欲望的目标。

结合电影剧情,贝儿在村子里特立独行,遭人妒忌,又拒绝了恶霸加斯顿的求婚,正是猎巫运动中最常见的迫害对象。

因此,一提到黑魔法,村子里的人很容易就被加斯顿煽动起来,要消灭他们心目中的邪恶对象,其历史原型正是臭名昭著的“猎巫运动”。

只不过为了剧情发展,电影中村民们仇恨的对象不是贝儿这个“女巫”,而是密林中变成野兽的王子,人们在火堆中点燃火炬后出发,猎捕王子。

要是在现实中,贝儿如果被认定为女巫,就会直接被酷刑折磨后,扒光了仍在火堆中烧死。

在历史上,安妮·博林被处死,她的罪名之一就有施用黑魔法。

在她死后很久,甚至她的女儿伊丽莎白登基成为女王之后,安妮·博林以及伊丽莎白是“女巫”的恶名仍在英格兰天主教徒中间流传。

历史上,1560年正是欧洲第二轮女巫迫害高峰的开始,这一年正是安妮·博林的女儿伊丽莎白登基的年份。

英国作为当时唯一的新教国家,伊丽莎白又是女王,她的母亲被天主教徒视为女巫。

伊丽莎白的登基引起了整个天主教世界的极端敌视,他们生怕再冒出第二、第三个“安妮·博林”和“伊丽莎白”,猎巫运动掀起高峰就是这一轮反新教运动的反应。

与保守思想格格不入的贝儿,简直就是安妮·博林的又一个翻版,被信仰天主教的保守民众迫害,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就算她没什么远大理想,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也得奋起抗争。

与王子建立爱情,受到王子的保护,成为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不二选择。

顺便说一句,“伊丽莎白”这个名字的一种昵称就是贝儿,而“博林”这个名字也与“贝儿”发音相近。

这个故事最初创作于1740年的法国,后来在1756年又被改编。

当时,启蒙运动正在法国进行的如火如荼。

启蒙运动说起来就话长了,简而言之,这是法国宗教革命失败后,思想解放运动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变成新教国家,并通过1688年“光荣革命”彻底摈弃了天主教国王,王室变成了“统而不治”,成为一个资产阶级统治的国家。

此后国家实力突飞猛进,各方面欣欣向荣,工业革命也在酝酿之中。

法国人看英国就跟当今世界其他国家看丑国似的,总之是各种好,恨不得自己国家也变成那样。

而英国人也致力于将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全世界普遍适用的先进价值观”推销到全世界,当时英法正在争夺全球霸权进行一连串战争,史称“第二次英法百年战争”。

对于正在跟自己互掐争夺全球霸权的法国王室,对其*******”瓦解其政权,挑起其内乱自然是英国精英们优先考虑的目标。

因此这场启蒙运动背后,有英国资金和人员十分活跃的身影。

这与后世丑国全球推销“普世价值”的做法如出一辙,毕竟,丑国本来就是英国的继承者嘛!

如果站在法国王室的立场上看,启蒙运动就是国内带路党迎合英国敌对势力,致力于推翻本王室统治的舆论宣传运动。

不过,当时的法国国王对迫在眉睫的危机没有任何意识,就像明朝的皇帝喜欢当手艺人商人,而对各种社会危机不闻不问一样。

路易十六沉迷于做一个锁匠,每天都在研究设计各种精巧的锁具,对于风起云涌的政治运动毫不关心。

后世的人看来,启蒙运动的宗旨是反封建、反教会。

但在当时的人看来主要是反教会,因为在思想层面,天主教会是封建制度的最坚固盔甲,因此反教会就是反封建。

后来人们耳熟能详的启蒙运动的巨擘有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都生活在这个时代。

在世人印象中,启蒙运动就是这些思想家的事情,但实际上,思想家们写的文章都太高深了,只在层次较高的人群中流传,一般群众根本看不懂。

对群众真正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是成百上千的通俗作者,有写王室各种桃色花边故事,败坏王室声誉的;

有揭露贵族各种荒淫无耻、贪污腐败的社会新闻,煽动社会不满的;

有编各种玄幻故事,童话小说,其中夹带反封建反教会思想的,使人潜移默化对现行制度感到厌恶,为将来闹革命做准备的。

至于《美女和野兽》这则童话,人们对贵族特权产生的厌恶情绪都被添加到这个童话里。

贝儿的父亲不吝金钱为女儿请教师上课,也是当时进步女性开始要求教育权和就业权的时代缩影。

正是在无数《美女与野兽》这样的故事的潜移默化中,人们的思想已经发生转变,终于变得势不可挡的革命洪流!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假太监:青楼点到女帝,回宫求放过孤央 农家团宠:锦鲤娇娘四岁半 连接天堂的纽带 赵辰叶凰 纨绔狂兵 九龙夺嫡废物皇子竟是绝世强龙赵辰叶凰 大唐贞观第一逍遥王 赵惠文王传傲双 我有一颗大道种 征战星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