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勇和李晓西本来是要秉持着“活到老学到老干到死”的精神,一直干到自己不能动了为止的。
但是后来,杨子瑜出生之后,两口子的心态就发生了变化,现在生活好了,似乎也没必要再这么拼命了?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赚多少是够啊?
至于他们之前担心的女儿没有依靠的问题,似乎也是他们杞人忧天了。女儿自己就很能干,根本没必要依靠别人。再说了,儿子事事听他姐的,儿媳妇也不用多说,她是个恋爱脑啊,凡事听丈夫的,就等于凡事都听大姑姐的。
当然了,他们的儿子也是个恋爱脑。每次看到这夫妻俩相处,都让人感觉到牙酸牙疼,就好像外露的牙神经先是遇到了热水紧接着又碰到了冰。
嘶~~头皮发麻,头发都快要竖起来了,是一种灵魂出窍的感觉!
杨勇和李晓西经常感慨,得亏云舒这孩子运气好,遇上了他们家这样的老实人家,要是遇上个坏人,那还不被人坑一脸血吗?也幸亏杨文远遇到了齐云舒,要是遇上个心眼儿多的,他也命运堪忧。
所以说,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也好在,这俩人也就是碰到对方的事情的时候没脑子,其他时候智商还是在线的。最起码联手搞事业的时候,都挺靠谱儿的。
俩人看着可可爱爱的小孙女,放心的退居二线了。隔辈儿亲不是说着玩儿的,他们要陪着孩子一起成长。
他们自己是没有童年的,从会走会跑开始,就自己跟在稍微大点儿的孩子屁股后面跑,追着人家一起玩儿。其实就是凑热闹、跟班儿,因为人家并不会主动带你,你想玩儿就跟着,自己寻找加入的机会。哪怕对方是你的亲兄姐,人家也只会顾着自己玩儿。你要是敢唧唧歪歪,把哥哥姐姐惹毛了,迎接你的就是巴掌拍头、脚踹屁股。下手没轻没重。但是没关系,挨完打接着玩儿。因为要是不跟在他们后面,那就更没得玩儿了。
他们那个年龄的人,都是这么长大的。长到五六岁上,就要开始帮家里干活了。
要说没童年,其实也不完全对。他们的小时候,还是有很多值得回忆的事情的。比如杨勇就经常回忆,在他三岁左右的时候,跟在一群大孩子屁股后面跑。秋天,大家偷偷摸去一户人家的院子里打枣,那户人家有棵枣树,有个大孩子抄起一块拳头大的石头向树上砸去,大家都等着石头落地以后再去捡枣。小小的杨勇不懂这个,或者说是他吃枣的心情太迫切了,人家石头刚扔上去,他就冲出去了,石头落下来,正好砸到他的脑袋,顿时就是血刺呼啦,他眼冒金星,穿着开裆裤一屁股坐地上,正好坐在一只洋辣子上面,那滋味儿,他终身难忘。小孩子们吓坏了,这家大人听见动静从屋里出来,抱着他送回了家。就这,他手里还攥着捡到的枣不放呢。
全家人:“……”
坐洋辣子上那段可以不讲的。
洋辣子是最可怕的虫子,没有之一!
李晓西的童年也没好到哪儿去。被她姐拖死狗一样拖着走,有时候她摔倒了,她姐还拖着她继续走。
主打一个皮实!
杨文珍姐弟俩小时候,其实也延续了这样的成长模式。
但是现在,条件不一样了啊,那必须给孩子最好的!
杨勇和李晓西陪着杨子瑜一起玩儿,各种玩具、各种游戏,他俩玩的比孩子还上瘾。特别难得的是,他们真的把自己当成了杨子瑜的玩伴儿,从来不会强硬的要求杨子瑜必须怎么样,在任何时候都和她有商有量,努力站在杨子瑜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就算是教她讲规则、懂礼貌,也是以身作则,潜移默化的去影响。
他们尽量不用自己的既有观念去影响孩子,而是去发掘孩子自己的性格,去尊重孩子的想法和决定。
俩人还读了很多育儿书籍,放弃了不少祖辈流传下来的养娃方式,比如保护孩子隐私,不给她穿开裆裤。不会再把食物嚼碎了喂到孩子嘴里,因为那样不卫生。不给孩子绑腿,因为“绑腿会让孩子腿变直”是个错误说法,绑得太紧了反倒可能会让孩子髋关节脱臼……
不知不觉中,他俩就成了早期科学育儿的践行者。还觉醒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李晓西曾经表示:“我感觉不是我教孩子,而是她在教我。我在带她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
她从孩子身上学会了包容、学会了原谅、学会了不计较,整个人变得更加平和、更加温柔了。
小小的杨子瑜打从一出生,就很少哭泣,因为她所有的需求几乎都会得到满足,根本没有哭的必要。
她长成了一个坚强、乐观、开朗、阳光的姑娘,有主见,不人云亦云。
杨勇和李晓西跟着她一起学习,也算是接受了系统教育。
后来,杨子瑜去国外留学,老两口也包袱款款的跟着去陪读了,顺便把外语都练好了。
留在家里的三个打工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