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小白龙带着一群和尚下山了
何欢笑道:“世尊一生游历,居无定所。玄奘西行,为我国带来了大乘佛教。虚云老和尚行程数万,振兴六大祖庭,遍立道场而无所住。”
何欢转头看看澄空,“我不曾教澄空下山,但他做出这个决定,我很赞赏。不入红尘,如何看破红尘?专一修行佛法,其他事两耳不闻,一心不关,也是一种我执。反而不利修行。”
主持微笑,点点头,“但是现在和尚不好当了,坐在庙里等信众上门,还能得到供养。出去托钵化缘,很容易被当成骗子。也不是每个寺院都愿意外来僧挂单。”
见主持这么直白,何欢笑道:“没事,我还不认路呢,照样当导游。澄空博学多才,正该知行合一。空读经书,又能度了谁?又能悟了什么?
现在尊奉三宝的虽然不多,但这个世道比虚云老和尚那时安全多了。信佛尊僧的人少了,也不只是众生的原因,僧人难道没有责任吗?”
主持目光灼灼地看着他。
澄空转头看他一眼,佩服不已。
“末法时代,更需要真正有德行的僧人去影响众生。这不正是金顶寺门口所书的利乐有情吗?
欲为诸佛龙象,先做牛马众生。这不是大乘佛教的根本要义:唯有普度众生,方能最终成佛吗?
坐在深山禅房,等着众生供养,这不叫结众生缘,无缘便无法,无法便不尊,世人不尊,则诸法没落。”
主持一眨不眨地看着他,澄空眼神大亮,喜滋滋,决心当一个末法时代的大德高僧!
主持又问:“虚云老和尚圆寂前留下一字:戒。施主何解?”
“虚云老和尚不相信你们能够不被这个发展太快的世界迷惑,所以只好教给你们一个笨办法,戒。
但他自己受皇亲国戚供奉,军政名人尊崇,也曾被打得遍体鳞伤,从繁华和艰苦中走来,坚持苦修,一心不变。
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以他成了大德高僧,试问又有几人能做到呢?”
主持看了他半天,澄空满脸开心看着他。
何欢也笑着看看他,“世尊弟子少的时候,人人都诚心修行,没有定下什么戒律。慢慢弟子多了,才出现了戒律。戒,本来就是对普通僧人。
如同法律,对于世人是最后的底线。但要做好人,还需要道德。要做圣人,就更需要大智慧大仁大德。
心灯一点,便见光明世界,自然不需要戒。微风一吹,心火摇曳,甚至烈焰狂炽,才需要灯罩。
戒,不过是为僧的底线罢了。”
主持久久地看着他,澄空满脸笑容,钦佩不已。
何欢看看他,“知难而行,澄空踏出山门,已是无量。”
澄空对他一躬身,又对主持一躬身,“主持师兄,我下山了。”
主持沉思着点点头。
三人转身离去。
主持也转身,看着他们的背影。
在澄空的要求下,三人从后面束身峡下去。路过挂满经幡的舍身崖,一段夹在石缝中,只容一人通过的,近乎九十度的梯子,在悬崖上开凿出来。
此时云雾还没有散去,在山间漫卷。真有一种从世外到尘世的感觉。
澄空在前面走,何欢拉着龙腾小心翼翼走在后面,“束身峡,传说是迦叶尊者开山时所修。下山只能侧身挤过,为的是提醒信徒约束自身,行善利生。”
龙腾看看前面的澄空,也就明白他为啥要走这条道了。
走过狭窄陡峭的束身峡,到了华首门。又看到昨天上山时见过的喇嘛,终于到达了佛前。一个下山僧一个上山僧,都把褡裢放在地下,五体投地叩首。
离开华首门,铜佛殿便不进去了,直奔迦叶殿。何欢拉着龙腾还是慢步走着。下山虽然更快,但要是太快了,腿是遭不住的。
到迦叶殿山门,便见映空法师站立在云雾中,捻着佛珠。
何欢笑了,和尚果然在等他!
“阿弥陀佛,施主来了。”
何欢笑着看看澄空,“不但我来了,我还给你带来一个人呢!”
澄空招呼道:“映空师兄,我要下山游历,来跟你告别。”
“啊?”映空略微惊讶,又看看何欢,也就不惊讶了,微笑道:“请施主进来,吃点点心。”
从听他讲了徐霞客点评和尚,这和尚是越来越客气了!何欢笑道:“不坐了,上山时太累了,好几个寺没有游览,我准备去旁边放光寺看看。”
“我陪你们去吧。”映空走下台阶。
何欢和澄空都很高兴,几人谈笑着走向位于华首门正下方的放光寺。
站在树林中云雾缭绕的山门前,仰头观看,华首门若隐若现。
放光寺的建筑不像其他寺院合围一体,几重几进,很规整。它这里就依着山势,就着森林,山门独立在树林里,也没有围墙,更像一座牌坊,从旁边也可以进入里面。
何欢看看两个和尚,“两位师傅请看,这里是有门还是无门?”
映空笑道:“进去,便是有门,出来,便是无门。”
何欢道:“现在很多寺院都建得如同宫殿一般,高墙深院,与世隔绝。我倒觉得放光寺有门似无门,立于世俗间,颇有一番意境。”
走入山门,路过月牙般的放生池,云雾渺渺的树林里东一栋房,西一座殿,很是随意,又十分和谐。
单从意境上来说,除了那个还没建起来的傍溪居,何欢觉得放光寺确实别具一格,很是喜欢。
龙腾也很惬意,这看起来甚至不像一个寺庙。如果没有前面那道似是而非的山门题着名字,一般游客怕会以为这里是公园。
终于看到掩映在树林里朱红色的大殿,才显出佛门的庄严气派。也终于看见了僧人。
见映空和澄空两个和尚陪着两个年轻施主进来,殿前拈香的僧人也有些惊讶,以为他们是什么大人物。连忙过来招呼。
听了介绍,也不是大人物,也不是居士,很是疑惑。
不过,何欢讲起放光寺的历史,僧人就眉开眼笑,明白了。
“都知道鸡足山有一奇景,六百年放光一次。而放光之处,就是放光寺。放光寺处于鸡足山腹地,华首门之下,因为放光,而成为鸡足山十大古寺之一。
迦叶殿、铜佛殿、放光寺、华首门,这四大古寺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神奇的景观。这便是有名的:迦叶点灯,华首放光。”
何欢对寺庙的历史,历代高僧,如数家珍。进去大殿后,对供奉的佛菩萨和佛教历史文化典故,娓娓道来,了如指掌。
三个和尚听得满面笑容。
于是从放光寺出来,身后又多了一个和尚。龙姑娘成了唯一的女孩子。
还好在三个和尚包围下,何欢生怕她落后,牵着她的手。和尚也见怪不怪。
到慧灯庵旁边,因为何欢说观光车路线上还有几个寺庙没去,三个和尚也陪他坐观光车。先去买票。
售票员一看,“小白龙!你不用钱了。”
“还有她。”何欢拉着龙腾。
“游客?”
“我女朋友。”
“啊?”售票员又看看龙腾,龙腾红着脸低头。售票员回过神来,“也不用钱了。”
何欢又让开,“还有他们。”
售票员看着几个和尚,景区和寺庙是各管各的,和尚一般不坐观光车和缆车。要么自己的车要么走路要么给钱。你是和尚又不是来享受的,占用资源是不?
但现在看着小白龙身后这几个和尚,售票员都呆了,迟疑道:“我请示一下。”
何欢微笑着等待,售票员立刻打电话:“小白龙带着三个和尚下山,要坐观光车,我是收钱还是不收钱?”
“啊!”
何欢都听见了震声。
微笑着看她挂掉电话,站起来说:“不用了,小白龙。你什么时候有时间?我们领导想请你吃饭。”
“我没时间。”何欢说,转身带着和尚们走了。
售票员捂脸,什么鬼啊!请吃饭没时间,陪和尚坐车玩有时间!
映空看着他,“施主很有眼光啊!”
何欢无语,也笑道:“是的,请我吃饭的多着呢,也得让他们排着队是不?”
好凡啊!几个和尚大笑。
女保镖早上等他们出来没等到,云雾茫茫的也看不清底下的路和人影,只好先坐缆车下来守着。可算是把他们等来了。
没想到,他们身边还跟着一群和尚!他们还牵着手!
这什么佛门净地啊!这都能容忍吗?这是正经和尚吗?
跟小白龙这种海王交往,能是好和尚吗?真是辜负了鸡足山的名声!
女保镖赶紧给老板打电话:“小白龙和龙小姐下山了,带着一群和尚。”
“啊!”又是震声。
不过何欢没听到,带着几个和尚到观光车前,何欢才想起这也没拿免票啊!只能凭脸了,对司机解释道:“我们……”
还没说完,司机呆呆地点头,“我知道了,请上车。”
观光车司机还有其他游客都呆呆地看着他们,小白龙带着几个和尚,这是要干嘛?
几人也不言不语,欣赏着周围景色。映空说到华严寺了,何欢让司机停车,带着和尚们下去。
司机和游客呆呆地目送他们走入森林,这是要干嘛啊?好神秘!好好奇!
“华严寺,南京和尚月潭创建,所以也叫南京庵。明朝鸡足山僧人主要来自陕西、首都、南京。寺庙也往往以僧人来处命名。
陕西以明空为代表,首都以幻空为代表,南京庵在嘉靖年月潭创建之后,万历年月轮扩大,为鸡足山大寺,慈圣太后赐《藏经》。
后来毁于火灾,月轮之后也无后人,直到月轮的徒弟野池重建。徐霞客来拜访的时候,野池也已年过七十,听说他在修《鸡足山志》,便把《清凉通传》借给了他。”
穿过森林,到华严寺遗址,已不见三百年前赠书之谊,只有落叶和青苔埋着砖土,结满霜雪。
众人驻足。
何欢慨叹:“到尽头,千峰寒色。来这里,一笑俨然。这是当时华严寺的对联。你们看。”
大家转头四望,对联不在,但对联所书的景色都在。
“一微尘映世界,一瞬间含永远。”何欢拉着龙腾的手,踏着厚厚的落叶,“与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一草一木都灵动可爱,一辈子也就是一眨眼。如果与不喜欢的人相对,所见都是烦恼,度日如年。”
和尚们看着他,还能这样理解?又看看他牵着的手,哦,他是可以这样理解。
“这句话出自于《华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是释迦佛给众菩萨讲的经,也是华严宗开门立派之作。著名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也来自于《华严经》。”
众僧慨然,在残垣断壁中游走,大树倒塌在断壁上,厚厚的落叶和尘土掩埋了轮廓,已不见当初的盛况。
“华严世界所有尘,一一尘中见法界。”何欢道,“唐朝江州刺史李渤有一次问智常禅师:
《维摩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你们出家人真是没常识!须弥藏芥子还可以理解,小小的芥子,怎么能容下一座须弥山呢?
智常禅师转问李渤:大家都说你读书破万卷,是不是真的?李渤回答:当然!
智常禅师说:那你读的书都装在哪儿?李渤指了指自己的头:当然是在这里。
智常禅师说:我看你的头只有椰子那么大,怎么装得下万卷书呢?李渤当时大彻大悟。”
几个和尚也笑了。
何欢笑道:“出家人,出家人,本来开始出家人与在家人只有供奉和度化的关系,思想上还是输出和接受。
然后印度一个大富翁,维摩诘,很懂佛理,善于辩论,深得世尊尊重。享尽荣华,妻子儿女俱全,却是一位在家菩萨。
是我们唐朝大诗人王维的偶像。所以王维,字摩诘,直接把偶像的名字拿来用了。当时维摩诘说的话,被人编成了《维摩经》。
因为这位在家菩萨总是说一些浅显易懂,又深入浅出的佛理名言,就开启了在家修行的风气,也开启了文人与和尚辩论交往的时代。”
几个和尚都笑嘻嘻地看着他。
“佛教每一个宗派都有一两本奉行的经典,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花叶叶相连,所以每个宗派很多理论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论证的。”
几个和尚点点头。
“佛教常常以须弥比喻极大,以芥子比喻极小。这个世界是以很多微小组成的,虽然微小也自成一个世界。所以佛经也是有辩证唯物在的。”
澄空望着已被森林覆盖的旧址,默念:“圆信、圆解、圆行、圆证。”以行为证的信念更加坚定。
“犹如莲花不着水,亦如日月不住空。”何欢转身,“走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