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朱连忙召集崔礼来商量,应该给韩无疚什么待遇,基本上的待遇应该给都必须给,他是皇帝这方面不能小气。
韩无疚归附大梁,意义重大,北方千里之地的大门就开了。
老朱心里暗爽,故意让崔礼先看看吕胜之的奏报,他在一边观察崔礼的表情,很好,很惊。
崔礼看完就跪下恭喜老朱,距离统一天下的又进一步,收了一个超级打手。
老朱假客气让崔礼起来,心情非常好:“韩无疚归附,诚意满满,二十万北燕铁骑都归大梁,我朝也不能小气,朕打算封韩无疚真武王你看如何!”
不如何!
崔礼的脸皮顿时一抽,笑容消失。
他要是点头同意了,以后不用混了。
不是不能封王,只是皇帝一说,自己就点头,还是封王这种事情,其他的大臣会怎么看自己。
“周大人,陛下可传唤了!”
“朝宗主管之事和这事情没关系吧,卿乃是主管礼部,朝廷封赏都出于礼部,卿又是内阁大臣,朕于卿商议即可,韩无疚之功封王足够了!”
崔礼不愿意,你就和我一个人商议,说的好听是对我的看重,说的不好听你就是想我一个人背锅。
异姓封王,是你皇帝说可以就可以么,当朝廷的文武百官是死人啊。
冯伯功等人能同意?
朝廷还要不要规矩,你是皇帝你一个人说了算,那要我们这些大臣做什么。
这就是一个坑,他要是点头同意,日后朝廷追究起来,自己就是背锅的人,就要找借口找理由给韩无疚开脱。
崔礼道:“臣反对,臣以为,韩无疚归附对我朝是有大功,然归附之功劳不足以封王,陛下现在封王,日后他再立功,就赏无可赏。”
“此非为臣子考虑,现在看陛下是宠信韩无疚,日后却是祸害,臣以为可封侯,我朝爵位贵重,向来不轻易赏赐,韩无疚当满足,其人精通军略,可为武信侯,陛下可再许军职以示恩赏!”
朱佑德不满意:“卿,那是韩无疚,不是什么阿猫阿狗,侯爵太轻,再说为什么是武信?韩无疚允文允武!”
崔礼这是想把韩无疚归于到军人之栏里,等到天下平定之后,韩无疚就不能参合朝堂的事情。
这就是文官的小心思,老朱很腻味。
韩无疚这样的人才是真的上马能管军,下马能治民,允文允武,只是当一个武臣显然太浪费。
老朱道:“赵硕逼迫他杀赵瑞,只因为赵无极临终之言,韩无疚就护着赵瑞,如今不得已投靠我朝,此乃忠义,其人在燕,就尽可能对抗我朝,梁赞这等狠人都被他打的缩头,虽是为了燕国,也算的上中忠烈,朕的意思,不要武信二字,忠义公怎么样?”
“公爵之位也太高了,陛下,我朝还没有这等例子!”
崔礼不让步,他已经是内阁大臣,自然要干点内阁大臣应该干的事情,轻易让步以后朝臣找自己的麻烦怎么办,他就是不想给老朱背黑锅。
老朱叹气,都是人精啊,要不是自己直接下旨不合适,他才不会和朝臣商量呢。
可是,国家爵位只有朝廷体制认同,那才算是正经的爵位,他老朱随便赏赐也行,但对于有骨气的人来说那是侮辱。
韩无疚这样的人,他自然不能乱来,要按照程序一步一步来,这才是对韩无疚的尊重。
老朱想给韩无疚争取好一些的待遇,不光是侯爵和公爵还是王爵,在朝廷的体制中,都没有实际的封底,只有工资而已。
韩无疚这样的人以后肯定不会去做生意,怕是只能拿工资过日子。
“公爵吧!’
“陛下,你这是让臣为难,臣答应了,日后怎么面对同僚,以韩无疚之能力日后攫取军功,公爵自然不在话下,不如让他自己去取军功便是,陛下要是觉得爵位低了,臣让一步,可加赏韩无疚上柱国。”
“也就是一些荣誉而已,谁稀罕呢!”老朱道:“朕是皇帝,封公爵都不行么?”
崔礼道:“陛下是皇帝,要封爵封谁都可以,可陛下封韩无疚,他会要么?好男儿岂能在于皇帝封赏,朝廷封赏的才是正经的,皇帝旨意不加盖朝廷打印,那是谄媚!”
“……”
老朱脸皮狂抽,你一个给老子送女人的人,有什么资格说这种话。
“崔小妹在宫中甚好,卿可知道?”
崔礼脸皮一抽,当不懂:“臣也听说了,之前臣在京师的时候,崔娘娘也回家看过臣几次,胖了,也长高了,言及陛下允许后宫经商,她的日子也是甚为好,此乃陛下恩德!”
“卿可记得崔氏怎么进宫的么?”
“乃是陛下和崔娘娘有缘,缘分到了所以进宫!”
和我没关系,老子不承认!
崔礼面不改色。
老朱气道:“当然是谁夜闯后宫!”
“那必然是卢俊钻的狗洞,和臣没关系。”崔礼看着老朱眨眨眼睛。
他心说,皇帝你知道我不要脸,是给你送女人的上位的,你现在竟然指望我要脸了?
这……不是有病么。
老子既然不要脸干出给你送女人,这么不要脸的事情,在你面前怎么可能要脸。
老朱顿时捂着额头,心塞啊,竟然死活不承认。
“卿你可是内阁大臣,体面呢?”
崔礼拱拱手:“陛下,别的事情都好说,只要是陛下的意思,臣不要脸也就给您办了,但封爵这事情,陛下难道不是想让我抗雷么?”
“我若是同意,冯伯功,何青峰等人日后怎么看我?陛下坑我在先,还能不许臣反抗一下,再说了封王封公实在是过分,韩无疚虽然是人才,可他毕竟不是我朝之人,乃是归附过来的人,和东越降臣无异,陛下赏赐过厚非是好事情,梁赞对于朝廷之功未必不如韩无疚,可陛下也没有给梁赞封侯啊。”
崔礼弯腰恳切道:“陛下愿意善待韩无疚,臣理解陛下苦心,但陛下为皇帝,要一碗水端平啊,厚赏外臣而不管内臣,恐人心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