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经络中通常会有很多小的气滞点,这些小气滞点尚未形成病变,所以平时没有什么感觉,但当真气运行到这些有气滞点的经络时,真气的行动受到强大的阻力,这是因为所有气质性病变的部位,经络都处于淤滞或堵塞状态,如气滞、血淤、痰凝、湿聚等。
真气要通过这些气滞点,就形成了两个相反的力,冲击力和阻滞力,所以要疏通这些气滞点,就如同令将干涸的河道重新疏通。
当炼己筑基完成后,真气便会疏通经脉这些小气滞点,道家称其为‘气冲病灶’,而过了这一关,就称为‘脱胎换骨’,或‘排浊换体’
这些都是徐重光早已知道的,当他收功之后,也是做好了心理准备。
他站起身,身体舒泰轻松,身轻体健,但同时浑身湿透,身上似汗非汗,身上黏黏稠稠,沾满了黑色的污垢,正是疏通经脉时排出来的杂质,腥臭无比。
他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换洗衣物,用桌布包着,一路小跑出了房间,到了澡堂中去。
此时已经是深夜,澡堂早已空无一日,他点上蜡烛、柴火、烧起热水来,随后便将热水倒入池子里,褪去衣裳,泡在水中。
“这就是脱胎换骨吗?难怪各大门派都要求弟子先炼己筑基,再开始正式的修行,原来是有这样的好处。”徐重光神清气爽地躺在水池,静静的感受着身体上下的变化。
前世丹道修行之中,就有气攻病灶,排浊换体一类的说法,而丹道正是全真道开创的。
后世小说中最为人熟知的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炼虚合道,还有练气筑基金丹元婴化神这些说法,就是来自丹经《性命圭旨》,其作者,就是道教传说中一位得道飞升的天仙,也是广大小说读者耳熟能详的一个人。
清和妙道广化真人尹志平。
真人者,体洞虚无,与道合真,同于自然,无所不能,无所不知,无所不通。
在神雕里却成了......
“是谁这里吗?”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声询问,是巡夜的王志坦道长见到澡堂之内,灯火通明,不知是有人在此,还是弟子们疏忽大意忘记熄火,便过来发声询问。
“禀师叔,是弟子在此。”徐重光连忙回应道,将自己因完成百日筑基而排浊换体,以至于身上充满泥垢的事情一一说明。
王志坦听完之后,颇感惊讶,不过他心知自己若是一直在门外询问,未免不妥,便只是说道:“洗完记得熄火,莫要大意以至走水就好。”
说完他便离去了,徐重光莫明的松了一口气,随后继续仔细清洗身体。
“皮肤似乎也因此变得好些了啊。”看着自己的皮肤和水中倒影的自己,感叹了一句,便站起身擦干身子,将水倒去,换上新衣,随后熄火,回到自己房中,和衣而睡,一觉睡到天亮。
天亮后,徐重光赶到大殿,与上百弟子齐齐朗诵道:“琳琅振响,十方肃清。河海静默,山岳吞烟,万灵镇伏,招集群仙。天无氛秽,地无妖尘。冥慧洞清,大量玄玄也。”
一时间仙乐悠扬,直冲天际,声音连成一片,不知传出多远之外。
众弟子一口气念诵澄清韵、太上老君常说清静经等一系列经典后便各自散去,准备接下来的授课,徐重光却被王志坦拦住了。
“重光,我昨日未来得及细细询问,今日看来,你确实完成了炼己筑基,你可知筑基之后的步骤是什么吗?”
王志坦拦住徐重光后问道,徐重光摇了摇头:“弟子不知。”
“武道修行,第一锻体,就是磨练筋骨,打熬气力,强壮体魄,又因其打磨气力,又有练力境之称。当肉身强大到一定程度,便有一定的几率,在丹田内生出一股真气,是为气感初生。”
“生出气感的武者,无论是平常演练武艺,还是与人交手,会在某个时机,突然感到体内一股热流涌动,然后那一拳,那一掌,就以远超平常应有的力量打击出去。但这种几率实在太低,往往都是在打得最畅快淋漓,生死一线的时候才会出现。”
“之所以无法做到自主控制气,使得拳出气随,念动气动,就是因为气的量不够,所以,要温养壮大这一股真气,故而第二步名为养气。”
“而内功心法高明之处,就在于,当你还在锻体练力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内功心法提前修练出真气,而养气境,当内气蓄满丹田,使丹田化为气海的同时,真气也会自然游走周身,气入筋骨皮,完成对筋骨皮淬炼。”
单纯的锻体练力,可能十年二十年都生不出一股真气来,但反过来,先修炼内功心法,养气的过程中就自然能顺带把锻体阶段快速完成。
王志坦接着又继续讲了一下练力境和养气境的许多知识,徐重光则根据这些知识与前世广大的幻想作品进行对比,在脑海中大致勾勒出这两个境界的水准,表现。
练力境,没有超凡力量,只能依靠肉身的力量来战斗,谁的身体好,谁的力气大,谁就有优势。
大致就是前世那些武打片。功夫片的水准,如果放到武侠小说中,大概只能相当于鹿鼎记里双膂有千斤之力的多隆,碧血剑里毫不费力把三百斤石头提来提去的朱安国,这些不入流的角色。
而到了养气境,就已经是武侠小说中里有内力的高手,会轻功,会点穴,掌风伤人。
不过另一个疑问从他心中升起,徐重光当即向王志坦开口问道:“师叔,你说练力境最后由内而外生出真气,而修炼内功心法也能修练出真气,可是我们炼己筑基不也是化生出真气吗?难道这两种真气还有区别吗?”
王志坦听着,笑道:“无论是练力境生出的那一丝真气,还是修炼内功心法修出的真气,你看他们都有什么特性?”
徐重光思考了一会,道:“师叔可是指他们都能令某一招式威力比平常更强吗?”
“孺子可教。”王志坦颇为欣赏的说道:“人自己身体的的力量,比如你能举起多少斤的重物,这股力,称之为外力。练力境练的就是这个外力,让这个外力越来越大,一开始只能举一百斤,后来却可以举五百斤。”
“而养气境,体内的真气能够在外力的基础上再增加一股力,比如你只能举五百斤的重物,但是你在真气的帮助下,却能举起一千斤的重物,那这多出来的五百斤,就是你体内真气增幅的力量,称为内力。
王志坦道:“养气境就是不断温养壮大真气,从原来只能多举五百斤,变成多举一千斤,两千斤!而且外力的提升,受人体限制,到了一个极限,死活提不上去了,内气虽然也有极限,但内功的修练更多是不断积累,水磨工夫“。”
“炼己筑基所生出的真气,性质温和,但也代表其只能用于疏通经脉,不能用于增加外力,就算完成筑基,除了获得一次脱胎换骨的机会外并不能提升个人的实力。”
“江湖中人是不修炼己筑基,他们上来就练力,养气,但是因为他们没有炼己筑基这一步,所以你们完成筑基的,经脉已经提前疏通好了,只需要真气蓄满经脉即可,便相当于只需要蓄水,令干涸的河道变为流动的江河。”
“可他们不行,他们每将一条经脉蓄满真气前,都要先把这条经脉疏通,所以他们需要先疏通河道,在蓄水,这也是为什么江湖上常常说打通经脉打通经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