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阿哥沉默着不说话。
明媚轻轻叹气:“按照你的说法,那是一个恣意飞扬的女子。那你有没有想过,她如果成为了你的妻子,成为了皇室的福晋,还能不能像以前那样恣意?她成为了你的妻子以后,不能再自由的与你策马扬鞭,你喜欢她身上的自由,你喜欢她身上的悠扬,当她身上的这些特质没有了呢?”
“现在你和那女子一样年轻,一样有活力,所以你喜欢她与众不同的姿态。可是五年以后呢?十年以后呢?若她依然飞扬,那时候已然成熟踏上了官场的你会不会去嫌弃她不如其他皇子的福晋端庄?”
“若她真的端庄贤淑了,你会不会抛弃她去贪恋其他恣意飞扬的女子?”
“你说你三哥后院女子纷争,无论是三嫂还是那个小格格,再美丽的容貌都掩盖不了的面目狰狞。你有没有想过,你喜欢的那个女子,若你无法给她足够的爱,你是男子,你是皇子,你可以再找许多个年轻恣意的女子去延续你的爱。到时候你心仪的女子该如何呢?”
“你有没有想过,那时候你心仪的这个女子,与你避之不及的董鄂氏以及那个小格格,可能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了。”
五阿哥沉默着,不说一句话。
明媚叹了口气,起身就打算离开。
离开前,只落下了一句话。
“若你依然坚持爱她,额娘会请皇上为你求娶她为妻。若你有了其他想法,额娘也依然会听。”
许久后,五阿哥看着明媚空出来的座位,叹息一声,轻轻的说了一声谢谢额娘。
第二天,五阿哥再一次策马到那条跑马道上,就看见那英姿飒爽的女子黑发飞扬着,是那样的鲜活美丽。
她容貌并不漂亮,但她眼睛发亮,生气勃勃。
那是皇宫里从未见过的美丽。
五阿哥深深的看了一眼,没有像往常一样上前搭话,而是转身就走。
从那以后,他们再未见过面。
直到许多年后,他的弟弟已经登基多年,他也终于把王府留给了自己的儿子,他驾着马车带着陪伴自己多年的妻子打算去江南看一看。
那时,他旁边路过一架马车,帘子无意被风吹开,里面是一个打扮整洁的满州妇人。
妇人容貌老了,但那生机勃勃的活力却仿佛从未变过,眼神也如多年前那样清澈明亮,他一眼就认出来是她。
只是那时候,他转头就忘了这件事,心里面只惦记着从未去过江南一带的发妻受不受得了颠簸的水路,吃不吃得下江南一带偏甜的饭菜。
日子缓缓入了夏,朝野上关于五阿哥的婚事说话的人多了一些,但是所有的问题都被明媚挡了下来,明媚和太后不开口催,康熙也不多说,所以五阿哥过得还算自由。
入了秋,五阿哥把一个名字给了明媚。
是一个他塔喇氏的女子,家境不显,勉强也算满洲贵女。
他塔喇氏的母亲勉强够得到给太后请安的门槛。
明媚借着请安诏进来看过一眼,是个眉眼温柔的女子,听五阿哥说这姑娘在家读些书,性格温柔和善,是他能长期相处的性子。
明媚点点头,心里也是有些满意的,就向康熙请旨,五福晋就这么定了下来。
太后对于他塔喇氏的出身是有些不满的,特意喊了明媚来,想给五阿哥指两个出身高贵的侧福晋。
明媚只是一笑,拍了拍太后的手:“太后娘娘,胤祺喜欢那姑娘。”
太后愣了一下,随后叹了口气,眼神中却涌出些暖色来。
“喜欢啊……是好事。”
于是,一封圣旨就到了员外郎张保柱家里,他塔喇氏被封为五福晋,一年后成婚。
他塔喇氏全家上下都惊呆了。
他塔喇氏家里曾经有祖父是当朝二品大员,虽然早就卸任,但是到底还有点面子在,多方打听之下,却也只得到了一句话,说五阿哥心仪他塔喇氏。
他塔喇氏都惊呆了。
她与五阿哥面都没见过,怎么就心仪了呢?
他塔喇氏全家上下开始着急忙慌的备嫁了起来,他塔喇氏的额娘也想起之前皇贵妃曾诏见过她的女儿。
那时候全家上下慌的不行,一家人聚在一起也没分析出个所以然来。
那时候谁能想到皇贵妃其实是看未来儿媳?
这可是五阿哥,皇上的半个嫡子,大清朝第一对龙凤胎里的皇子,又是由太后亲自抚养长大,身份尊贵的不得了,谁能想象的到一个小小的员外郎的女儿竟然能成为这样一个皇子的正妻?
他塔喇氏全家上下有惊喜,有恐慌,但这些都与明媚等人无关。
转眼间时间到了康熙36年,明媚掐起手算了算,自己入宫快满19年了。
又看了看系统进度,距离回家又近了一步。
这两年康熙极其的忙,都没怎么入过后宫。35年打了一年的仗,36年刚开始康熙又御驾亲征了。
秋天的时候,康熙打了个大胜仗,喜滋滋的回来,亲自为五阿哥操办婚事。
康熙对五阿哥其实是怀着愧疚的。
五阿哥的几个兄长的妻子无一不是高门贵女,只有五阿哥,他不敢让一个出身高贵的女子成为五阿哥的妻子。
36年秋,大贝勒被封为直郡王,三阿哥和四阿哥五阿哥都被封为贝勒。
表面上康熙是把年纪到了的儿子们通通封了贝勒,但是转头一想,大阿哥又是参与朝政又是跟着康熙出征,现在才被封为直郡王。
三阿哥和四阿哥也已经成婚,一直到去朝堂上做事了才被封为贝勒。
五阿哥,这才刚刚定了亲,贝勒的身份就下来了。
万岁爷宠谁爱谁,此刻仿佛十分明了了。
康熙心里一直惦记着事儿。
五阿哥从小在宫里吃穿用度直逼太子,有的方面有明媚插手甚至就连太子都要输他几分。这些康熙都是知道的。
五阿哥是他和媚儿的第一个儿子,他自然多惦记一些,多心疼一些。
皇子在宫里的时候吃穿用度都有内务府操心,等开了府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