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术拒绝了袁耀的提议,主要是因为不想自己的儿子涉险。他虽然更喜欢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可对于袁耀这个孩子,他也并不讨厌,甚至打心底里说,袁耀也是他的儿子,虎毒不食子,对于儿子他肯定还是会有几分爱意在的。袁耀听着袁术拒绝的话,也能够从袁术的话语里,觉察到那种老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但这件事情,他也就必须参加,所以只能继续说。“父皇,孩儿不怕危险,以前身为太子,自然要恪守本分,但如今儿子只是一个普通的皇子,应当前往军营锻炼自己,为父皇分忧,为家国出力!”
“之前请求父皇让孩儿率领兵马剿匪是如此,现在亦是如此。”
“更何况儿臣如今有了剿匪的经验,正确少一些行军打仗的经验,想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将领,贪生怕死又如何能成?”
袁耀慷慨激昂的一番话,在这大殿之上说了出来,顿时就让在场的人,都对他刮目相看。以前不少人只是觉得袁耀这个太子唯唯诺诺,没什么主见,甚至都没什么存在感。今日一见,似乎又不太一样。这跟他们认识的袁耀,好像完全不同,或许这样的袁耀才适合当一个太子。不过这些人,跟袁耀并没有什么交集,就算袁耀让他们刮目相看,如今的袁耀已经失了势,他们也不会去重视袁耀的。袁耀诚恳的看着袁术,袁术起身正欲离开,可看见袁耀的那眼神,听着袁耀所说的话,他还是动摇了。“行吧,便准许你率领人马参加吧,你还是跟着桥蕤将军一起,前往淮北吧。”
袁术考虑了一番,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有了袁术的吩咐之后,接下来的寿春,很快就忙碌了起来。那些谋臣们,各自去发挥自己的力量,收集情报,想方设法调动人马,辎重。而武将们就比较简单了,各自率领人马,前往战场前线。等待统帅的调度。而这一次负责讨伐吕布的人选自然不是别人,正是袁术手下的大将军张勋。张勋身为大将军,国内一切军事调度都由他负责。此番统率6万大军前往淮北,他能够直接调度的兵马,实际上只有4万人。剩下的这些人是分别隶属于其他不同的将军手下。就比如袁耀和桥蕤率领的5000人马,这些人马虽然名义上受张勋调度,但实际上袁耀他们自己有比较大的自主权。灵壁县,这里是张勋率领大军驻扎的地方。也是杨奉率领人马,暂时盘踞的地方。因为此地距离徐州并不算远,也是徐州和袁术的地盘相交的地方。杨奉是袁术手下的将领,不过他投靠袁术的时间不长,加上是山贼出身,并不得袁术信任。杨奉早年参加黄巾残党白波军起义,不过起义失败,恰逢天下大乱,董卓被杀,他找准机会帮助李傕对抗郭汜,不久后自立门户。后来兴平二年,运气不错的他恰好碰到了落难的汉献帝,于是护送汉献帝刘协东归洛阳,颇有功勋,加号车骑将军,屯兵于梁县。建安元年,随着汉献帝迁都许昌,杨奉失去权力,又被曹操攻打,没办法,只能一路南逃来到了袁术的地盘上。袁术虽然对杨奉此人并没有什么好感,不过此人麾下还是有不少兵马。又有意投靠于他,袁术本着增强自身实力的打算,加上他正好又缺少一人,可以牵制吕布。于是听从了谋士的建议,接纳了杨奉的投靠。这才让杨奉屯兵于灵璧一带。杨奉虽然不满袁术的安排,可他也没有其他的办法,毕竟能有一个安身之所,在这时候已经是不容易了。张勋到达灵壁县城之后,仗着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很快便接管了灵璧的一切事务,同时派遣出人马探子,前去打探吕布的消息。杨奉本来还有一些意见,可张勋也不是他能够得罪的,也只能够暂时听候张勋的调遣。半个月的时间,袁耀带着自己的勇士营,也来到了灵璧。只是张勋却并没有给袁耀面子,袁耀提出想要在前线参战,可张勋直接驳回了袁耀的请求,不但没有同意袁耀去前线参加战斗,反而将袁耀分配到距离吕布大军很远的地方去驻防。这么做,自然有他的道理,袁耀本来就跟他不对付,张勋在意的是自己的外甥,袁耀前来战场上,不管结果如何,对于张勋而言都不好。若是袁耀战死沙场,那他张勋就要背这个黑锅,显然张勋不愿意这么干,而袁耀要是没战死沙场,反而立下功勋,得到了袁术得器重与赏识,也不是他愿意看到得。所以左右思量之后,张勋觉得只有将袁耀调派离开核心战场,远离主要交战区域,才是最稳妥得。这样以来,吕布和袁术得人马交战,他混不到什么功绩,又不至于战死沙场。还美名其曰保护袁耀得生命安危,让袁耀根本无法反驳。如此一来,袁耀就算有心参战,也呗张勋给搅合了。不过,袁耀对于张勋这样得安排,非但没有任何得不满,反而十分乐意。因为他本来就没打算过来参加战斗得,他来战场,也只是为了能够更好得与吕布密谋。远离张勋等人,反而让他不会被人监视。当天下午,袁耀便和张勋告辞,率领自己得人马,带上桥蕤得兵马,一同前往了汝阴。而吕布得消息,也在几天之后,送到了张勋得手中。吕布的兵马,最近一直在淮北一代劫掠百姓,一方面洗劫财富,另外一方面则是直接收割各地得庄稼。因为和袁耀早就商量好了,吕布根本无所顾忌,专挑大户人家洗劫,一下子就得到了不少的财富,让他笑的合不拢嘴。而张勋率领大军前来讨伐他的消息,也早就通过袁耀的人马,送到了吕布的手中,让吕布提前得知了袁术这边的消息,更是有恃无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