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连绵时,天色要比往日暗得更早一些。
待最后一波人出城后,高大沉重的城门在暮鼓声中缓缓合拢。
白天本就稀稀落落的街上此时更是看不见半个人影,无家可归的灾民像是生活在夹缝之中的蚁群。
有需要时,便从各个不起眼的角落中倾巢而出,待暮色四合,便又缩回简陋的巢穴。
这一日,似乎与水灾发生后的任何一天都并无不同。
随着最后一缕日光沉没,看守城门的官差倚在墙边打着哈欠,多年来轮岗值守的生活,早让他们练就了一身站着也能阖眼的本领。
眼不再观六路,耳却仍能听八方。
他们有一搭没一搭地打着盹,附近的响动却尽收耳中——以避免被带队的人发现,扣掉这个月的俸禄。
但城外的风吹草动显然传不到他们的耳朵里。
一间隐蔽在重重山林间的破旧小屋在斜风细雨中静静伫立,入夜后,这里附近时常有野兽出没,因此罕有人至。
这让它像一支被人遗忘在大海上的破船。
而现在,却有一道高大沉默的影子正向这里走来。
树影幢幢,他身上的衣服破旧不堪,还隐约散发着乞丐们常有的酸臭味,唯独那双隐藏在旧帽阴影下的双眼灼灼发亮,与那些麻木的目光大相径庭。
蝉鸣阵阵,一声重物落地的闷响突然从关不严实的窗缝中传了出来。
听到动静,林间行走的身影顿时加快了脚步。
他走过去一把推开门,借着手中火折子亮起的幽微火光,能看到一个身形瘦小的女子倒在地上。
她口中泄露出吃痛的呻吟,试图从地上爬起,却又脱力般跌了回去。
“你伤还没好,怎么起来了?!”开门的人急急上前将她扶起,难掩担忧。
屋内陈设极为简单。
靠墙的地方支了张小桌子,上头放着盏烛台,一个粗瓷茶壶以及不知从哪捡来的茶碗。
一张只能容一人栖身的简易床榻与门窗相对,架在最里面的位置。
说是最里面,其实从门口过去也不过三五步的距离。
女子被搀扶着躺回榻上,脸上满是虚弱的汗水。
她笑了笑,有气无力道:“今日醒来的早些,便想自己去喝口水,哪成想,现在连这点简单的事都做不到。”
坐在塌边的男子垂下眉目,掩去眸中的沉痛神色。
他咬了咬后槽牙,似是宽慰般道:“我已经从小鱼那拿到了消息,明日一早,我就去试试。”
闻言,女子不禁有些诧异:“你不是说那些人靠不住,要去雍景城告御状吗?”
一阵风顺着大敞的屋门吹进来,男子手中本就快要燃尽的火折子顿时暗了一下。
他转身合上房门,蹲在矮桌前将烛台点亮。
渐渐亮起来的火光映在他眼中,像一颗永不熄灭的星芒。
男子的模样并不出众,是那种扔到人堆里转眼便会忘记的长相,若一定要找个词形容,也只能勉强算得上刚毅。
偏偏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为他添了几分与众不同的气质。
火光均匀洒落在脏兮兮的脸上,恍惚让人觉得,他像是一只明知自己可能会死,却仍纵身扑火的飞蛾。
而这人,正是多方遍寻不着的赵家庄村民——赵百泉。
他舔了舔干涩的唇面,低声道:“是,之前是那么打算的。”
躺在床上的女子沉默片刻,忽然激动起来:“是不是……你是不是因为我才放弃了?”
不等赵百泉说话,她便继续道:“你不用管我!你看,我现在虽然行动还不太灵活,但只要再休息两日……不!一日!只要今晚再好好睡一觉,我明天就会好了!”
说着,她便要从床上坐起来。
赵百泉心中一急,连忙走过去安抚了几声,让她躺了回去。
女子清秀白净的面庞被火光一照,分隔出半明半暗的界限。
一双秋水剪瞳中盈起水光,她盯着赵百泉的脸,坚持道:“你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放弃!小鱼她们还在钱府没有出来,这么多百姓还等着活命,你不能……”
“我知道,”赵百泉打断她的话:“我都知道。”
“那你……”女子怔怔道。
赵百泉笑了下,拉过被子给她盖好:“听说这次来的,是个顶大顶大的官儿,比潘靖还要大,之前来的那个人……我也确实怀疑过他。”
听到这话,女子眼中登时浮现出不解。
赵百泉低声解释:“但我这几日尽力打探了一番,终于,那天我和城中的乞丐们在府衙附近守着时发现,他被新来的那些锦衣卫接走了,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就在我被抓走的那日,他也在来的路上出了事!”
女子霎时明白了什么:“你,你是说……不是他出卖了你,而是他也被人算计了?”
赵百泉点了点头:“我想应该是这样。”
“但你又如何能确定,新来的那个官不是和潘靖他们沆瀣一气的?”女子问道。
赵百泉像是想起了什么,嘴角扬起一道略显苦涩的笑容。
他从怀里掏出一封被折得整整齐齐的信,递到女子手中:“是小鱼告诉我的,她悄悄打听过了,这次来的这些人不但与潘靖他们不是一伙,甚至让他们极为忌惮。”
女子看过手中的信,稍稍放心了些。
“话虽如此,但你这一行十分危险,若他们愿意出手相助还好,若不能,那你就直接暴露在了潘靖那些人眼中,会没命的!”
赵百泉却似乎已经打定了主意,给了她个宽慰的笑容。
“东西我不会一同带着,我会把它和你提前安顿在安全的地方,明日我先去探探那些人的口风,若可行,到时再将东西交过去,若不行……不过是我的一条命而已,只要东西还在,不管是谁送过去,都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