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乔喻照例进宫领宴,贾敏也要去给太后皇后请安拜年。
只这回不同,请安之后,贾敏却被宫人叫住了。
宁寿宫里,众诰命都已散去。贾敏被带进来时,便见殿里还有皇后、忠恪王妃、忠顺王妃在。贾敏有些讶异,不由猜测所谓何事,依次行了礼,恰好接到了忠顺王妃一个叫她安心的眼神,稍稍安了心。
太后命给贾敏看了座,笑着说道:“林夫人不必紧张,原是昨儿个老五说漏了嘴,我才知道有这么个缘分,便想着见见。瞧林夫人的样貌便知道林家的姑娘必是不俗的,今儿是不便了,十五的时候千万记得将你家姑娘也带来,给我瞧瞧,也好认认人。”
贾敏松了口气,起身谢恩道:“太后娘娘过奖了,臣妾领旨。”
太后摆手道:“不必这般拘谨,老五跟老五家的眼光都高着呢,他们既说你家姑娘好,那便是好的。”
太后是宫人出身,并不如何受宠,母凭子贵封了个妃,都不在四妃里。因着家世普通,性子温柔和顺,倒也没人特意为难她,也就这般平平淡淡地在宫里活着。没想到最后天上掉下个馅饼,自己儿子竟然当了皇帝。
由于早年清净惯了,太后搬进了宁寿宫之后也不常出来,往常诰命请安也不过是在门外磕个头,平日里常召见的都是皇后和宗室王妃太妃们,可以说非常低调。贾敏也是头一次直接觐见太后。
见着太后温和的样子,贾敏放松了许多,笑着答道:“能得太后娘娘一句赞已是小女的福气了。”
忠顺王妃跟着接道:“可不是,母后金口玉言,我先替我家小二谢过母后了。”
太后乐道:“你倒是打蛇随棍上。”
边上忠恪王妃倒是不知情的,这才知道忠顺家和林家要结亲,一时有些闷闷不乐。她只一个嫡子,当作命根子一般,又是世子,娶的媳妇也不过是三品文官家的女儿,竟还不如忠顺家的次子了。
同是亲王,坐在上面那位是看重还是不看重,到底还是不同的。一时有些酸楚,只好安慰自己,自家好歹有个王爵,将来不必愁的,总比老六老七强。
边上皇后倒是察觉出了这个忠恪王妃跟往日里不同的沉默,暗自挑挑眉,心道,不会是老五家和林家的亲事,戳中了她这个心高气傲的三嫂的痛处了吧。
皇后能迅速领悟,还是因为当年嫁给还是四皇子的当今时,就是几个王妃里家世最低的,没少被这个三嫂讽刺嘲笑。便是现在,有了个承恩公的爵位,皇后娘家依旧没什么大影响力。
不过皇后是个明白人,她娘家虽平庸,但平庸有平庸的好,她家人胆子小,没人敢作奸犯科,也不会和皇帝对着干。有她在总能护着娘家不受欺辱,将来她不在了,娘家也不至于遭到清算,这便很好了。
外戚掌权,做皇帝的很少会不计较,就像吴贵妃家,原是潜邸旧人,如今得了势猖狂起来,烈火烹油一般。却没发现皇上去吴贵妃那儿越来越少了,提及时的口气也是淡淡的。她也是时刻提醒自己才能保持谨慎,君王的宠爱是有条件的。
皇后一时有些出了神,还是太后的笑声惊醒了她。
只听太后说道:“那我可要好生问问聿儿了。”
忠顺王妃笑道:“您尽管问,便是当场考他也是不碍的,如今聿儿都练得七步成诗了。”说罢,又捂着嘴笑了起来。
贾敏有些不好意思,自家女儿的癖性她如何不知道,看着太后是真的乐得开心,不由得有些庆幸。要是没嫁过去就得了太后不喜,那可要命了。
从太后这里告辞出来,忠顺王妃和贾敏前后错开一小步说着话。忠顺王妃是想叫贾敏安心,其实她们这般地位的,大多不怎么喜欢一板一眼将规矩挂在嘴上的女孩子。在她们看来,规矩是用来保护自己的,约束的是下边的人,能在大面上不错就可以了,黛玉这样的性子反而讨巧。
贾敏给忠顺王妃道谢,刚才在太后那儿替黛玉说了不少好话。忠顺王妃玩笑说,真要感谢,就快些将女儿给他们家。贾敏也乐,说我也想要你家聿儿做我半个儿子,就是得黛玉的父亲舍不得。
两人你捧我一句,我夸你一句,说说笑笑地出了宫。
这边女眷散得早,乔喻那儿却还早得很。
朝贺仪式过后便是太和殿筵席,外国使臣、王公大臣按品级落座,大殿里歌舞杂技,轮番上演。筵席也是做得精致,只是这种天气里一下就冷透了,尤其是肉菜,结出了白花花的油。乔喻品级高,至少在殿内,不用直面飕飕的冷风,还算好的。
这类筵席吃的大约就是仪式本式,进茶、进酒、进餐每项都繁琐得紧。乔喻一边和身边的同僚们你来我往说着场面话,一边耳朵还要听着皇帝说了什么。一会儿敬酒,一会儿献礼,到最后吃进肚子里的全是水,晃一晃还能听见声响。
好容易散了席,乔喻回到家里重新收拾一番,房里暖烘烘的,吃了几口热菜,整个人都暖和了起来,困意也上来了。
连着两天没睡,乔喻也累得很,躺下以后直接到半夜了才醒。
非止初一,从初二开始便要到各家去吃年酒,都是同僚,品级相同或更高的,只要请了你,便不好推辞。吃了人家的酒,林家也要回请,忙忙碌碌到正月十五元宵佳节,乔喻和贾敏都松了一口气。
上元灯节,林家头一次全家出动,进宫看烟火、看戏去了。
乔喻对古代烟火兴趣一般,倒是专注地研究起各色精美的宫灯来,八角的、六角的、四角的,图案多为龙凤呈祥、福寿延年、吉祥如意等,配上精细复杂的装饰,显得奢华富贵。
另一边,黛玉林瑜跟着贾敏往太后宫中去。
今日能受邀进宫过节的都是皇室近宗和亲信大臣及其家眷,太后这里的女眷也多得很,贾敏都认得。
带着两个孩子磕了头,黛玉就被太后叫近了看看。
黛玉虽然在家娇宠了些,礼仪是半点不差的。
上边太后看着黛玉稳当的仪态,满意地点点头,贾敏见了松了口气。
到了面前,越发看得清了,便见才八九岁大的年纪的小姑娘,五官十分精致,虽带着稚气,但能看得出是个美人坯子。骨骼纤细,透着江南女子独有的风流。更难得的是一身清隽出尘之气,一看便知是书堆里出来的才女。
太后考问了黛玉几句,黛玉细细答了,更满意,连声称赞。下面陪坐的命妇们也跟着赞不绝口,黛玉听了羞涩低头,心里却道太夸张了。
看见下面忠顺王妃也跟着称赞,太后打趣道:“老五家的,你竟也跟着夸起来,真是不害臊。我便常说你是再精明不过的,这么一颗明珠,竟早早地叫你摘回了家,真真是不厚道。”
忠顺王妃假意辩解道:“母后可是冤枉我了,林姑娘将来也是您孙媳妇,儿媳可是手快替您抢了个可心的小媳妇回来,您得好生赏我才是。”
太后笑骂道:“你同老五真不愧是夫妻。”
一时大家都捧场地笑了,面上笑得欢,心里却默默记住了林家姑娘已经定了亲。家里有适龄儿孙的还暗叹自己晚了一步。要知道,门当户对的人家家里也不定就能有合适年纪的姑娘,定一个,少一个。
边上黛玉却是整张脸都羞红了,不敢抬头。这般明显的话她当然听懂了,往日里和徒家的二哥哥一起作诗写字时到不觉得什么,如今让长辈们这般打趣,却觉得害臊极了,整张脸都烫了起来。
巧的是,这会儿正好忠恪家、忠顺家还有当今几个堂兄弟家的几个未成婚的儿子孙子们都来请安了,太后立刻叫了他们进来,黛玉急忙往屏风后面避去。
徒旻聿进来磕完了头,起身见到贾敏和林瑜时眼神闪了闪,悄悄地往各处看了看,最后锁定在了屏风和帘子两处。
他的动作其实很隐秘,但耐不住在进来前刚刚成了话题中心,在几个知情人心里过了一遍,因此太后方才最关注的就是他。见着这个小子自以为小心地打量,十分好笑,直接点了名,问道:“聿儿,方才偷偷儿地,瞧什么呢?”
忠顺王妃也看见了,笑眯眯地拿帕子捂了嘴,等着看这个往常最是稳重的二儿子欲如何应对。
徒旻聿反应很快,马上换了副神色,做出一副紧张、后怕、难以启齿地表情道:“皇……皇祖母,孙儿告诉您,您可千万别告诉我父王。孙儿方才给父王执壶时不小心给掺了些烈酒进去。孙儿方才就是在想父王如今醉了没。”
听见忠顺亲王竟叫亲儿子给作弄了,大家都乐不可支地笑起来。太后没好气地点点徒旻聿,什么不小心,定是故意的。
徒旻聿虽混了过去,但也知道这般大庭广众的想见黛玉基本不可能。
只是自从进了年里,他和黛玉便再没见过面。等以后一年年大了,也不好再单独相处。徒旻聿暗自琢磨开来,还是得想个法子,至少要能保持联络。
要不然等黛玉大了忘了他,再一个不注意给别人拐走了,他上哪儿哭去,都对不住他费力写的那些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