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清田庄(1 / 1)

“陛下,武定侯求见!”

张佐急匆匆走进来禀报道。  秦绍和王寅对看了一眼,这俩货一前一后做什么?  “先让武定侯进来!”

秦绍想了想徐光祚那急性子,笑着说道。  “是!”

片刻后,郭勋进来。  “陛下!”

郭勋施礼。  “自己人,不用客气,坐吧!”

张佐上茶,然后走了出去。  郭勋,郭英六世孙。  因为先前忙碌,秦绍说实话虽然注意这位勋贵,但并没有真正近距离接触过,今日确实是第一次。  郭英的画像,秦绍只在历史人物画像中见过,很多画像有失真性,郭英到底什么样长相,秦绍不得知。  只记得描述郭英身高七尺,勇猛异常,大败陈友谅,是老朱相当信任之人。  不过建文帝和朱棣争夺权位的时候,郭英站建文帝,还跟人一起讨伐朱棣,算是站错了位置,但朱棣还让其善终,其后代还能继续继承武定侯这一爵位,这老郭家着实不简单。  端看郭勋,果然身材高大,气质长相也不俗。  想想也是,这豪门功勋纵然在这大明这些年间有些没落,但也只是权利上面,他们还是享受着国.家福.利,有优先择偶权,选的老婆不错,就是第一代长相差些,基因也会慢慢改变的。  “陛下,臣今日前来……”  郭勋正要说话,外面有说话声传来。  “定国公,陛下正在接见武定侯,一会儿就会让您进去。”

外面传来张佐跟人的说话声。  “外面怎么回事?”

秦绍起身,站起来问道。  刚坐下的武定侯郭勋也急忙站了起来,他好像听到外面也有熟悉的声音。  “陛下,定国公在外面,好像说是有急事见陛下!”

王寅走进来禀报道。  “额?那让他进来吧!”

秦绍似乎很诧异,但似乎没怎么思索就让王寅招呼人进来。  “陛下,臣要不要回避下?毕竟定国公好像有急事!”

郭勋急忙说道,脸上的表情很诚恳,但眼神中藏不住的些微恼怒。  这徐光祚,他奶奶的,自己还没刚好拜见下陛下,套套交情,这厮就跟来了,真他酿的败兴!  外面的徐光祚听到新皇的说话声,两眼泛光大步走了进来。  徐光祚要比郭勋大十多岁,如今已经有四十五六有余,身材也算壮硕,但是脸色可以看出身体不算太好。  同是功勋,相比较郭英站错队,徐光祚的则是因为祖上站对了队伍有了定国公的爵位,徐达家族,一家两个爵位也是前所未有。  只是站对队伍重要,后续子孙有能力更会站队也很重要。  很多家族富不过三代就是如此,老子再有能力,子孙不成器,就是能享受祖辈一些阴德,也会慢慢没落下去。  郭英归家养老后,好几代都变得很少低调,但这些年郭家子弟却渐渐崛起,虽然说文臣这些在大明王朝站着主位,但郭家在功勋中却逐渐露头,甚至盖下定国公不少。  朱厚照在的时候也很看重郭勋,让其统帅三千营,算是自己人。  只是郭勋油滑,知道朱厚照在朝堂也不能完全主事,跟杨廷和他们也保持着不远不近的关系。  新皇进京后,更是看准了苗头,跟许泰走得近,有了从龙之功,这些都是徐光祚不能比,也是有些嫉恨的。  徐光祚对郭勋的嫉恨不仅仅是因为郭勋如今比他混的好,而是先前先帝突然驾崩,大家都寻找门路,他当时自觉跟郭勋还算说得上话,毕竟都算是功勋。  他曾找郭勋探话,是否有门路,郭勋却打太极,说是杨廷和主事,一切都听杨首辅的。  结果他贿赂杨廷和身边的人,换得去迎接新皇的差事,郭勋却早已得知先机,成为新皇的内应。  而这些,郭勋竟然只字没有透露一点,还将他像杨廷和那边引,徐光祚怎能不气?  “陛下!”

徐光祚笑眯眯地走进来。  “额?武定侯也在呀?不好意思,陛下,臣不知道武定侯刚好在,只是有些事情想跟陛下禀告,臣的性子有些急,还望陛下见谅!”

徐光祚道歉道。  郭勋却从他笑眯眯的眼中看不出一点歉意。  “定国公客气了!都是自己人,先前张佐说你来了,朕正想说让你一块都过来,你们都是功勋,你们的父辈都是一起陪太.祖打下江山,都是同一战壕中的战友,如今的大明百业待兴,也需要你们一起努力,朕早就想让你们一起过来,共商国事!今日,刚好也是个机会!”

秦绍一番话,让下面的两人神情都有些激动。  同一战壕的战友!  这个词他们虽然没听过,感觉挺新颖,但是很好理解,也很应景,作为武将,虽然很多功勋功力不少比着先辈有些废,但挖土壕打仗这些都还算经历过,不免回忆往昔,多了几分慷慨!  “对了,定国公,朕着的有些远了!先前你说有急事禀报,到底是什么事?可以说来听听,刚才武定侯也说有事禀报,这会儿都可以说说,先解决完事情,一会儿两位也陪朕喝上两杯!”

正回忆往昔拉关系的新皇朱厚熙突然转换了话题。  “陛下!臣先来禀奏吧!”

徐光祚首先抢过话。  “可!”

“陛下,臣今日前来是来认罪的!”

徐光祚突然跪下。  “定国公,有什么事情该说说,不用跪,都是自己人!”

秦绍递眼色,张佐迅速过来,将人扶起。  “陛下,说起来汗颜,臣治家不严!臣是武将,不善经济,这些年家里都是家里的管事帮忙打理,前些日子,臣偶尔了解了家里的田庄状况,才发现管事竟然在京畿地区买了很多田地!哎!这杀天刀的,京畿地区的田地很多都是民田,买那么多,民众怎么种田,当年成祖设立黄庄的时候,已经说过不让私自占用民田!臣已经将管家狠狠打了一顿,虽然他说买的那些田地都是从别人手中拿到的,但总归不好,臣愿意让出这些田地,归还民众,请陛下赎臣之罪!”

徐光祚再次跪下!  “定国公果然深明大义!”

新皇朱厚熙似乎楞了下,随即脸上展现出一个大大的笑容,亲自下得座位,伸手扶起跪在地上的徐光祚。  “陛下,臣有罪,监察不严……”  徐光祚似乎很是惭愧。  “定国公何罪之有?太宗当年设置皇庄,说实话也是为了充盈内库,好为京城武官发更多的薪水,提高大家的待遇,好让将领们能够多有余钱养父母老婆孩子!大丈夫在外面流血流泪是为何?还不是为了家人孩子能过上好生活?只是这些年一些人贪心太重,占了不少田地,还卖给别人,想必你那管事也是被人骗了!哎!说实话,朕正有清田庄的意思,说到底还是为了咱们京军……”  秦绍笑着安慰道。  “陛下!臣也有庄园想配合清田庄交出去,今日臣来找陛下,所要谈的事情,这事就是其中一件!”

郭勋脸色有些暗沉,急忙上前回禀道。  鬼知道,清田庄这事其实他正在观望当中,想着有人敢有表功的动静,他要做急先锋!  奶奶的,竟然又一次被定国公徐光祚抢了先,这老小子是不是每次都要跟自己过不去了!  当年,先皇突然驾崩的时候,徐光祚来找自己寻求策略,说实话,郭勋当时也不知道怎么站队,他也处于观望的阶段。  当然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就是也想留一手,如果当时知道许泰他们保新皇,他也不敢直接那么确定,自然也不会给徐光祚说,人总要比给自己留个后路,不是吗?  谁知道,徐光祚竟然恨上了自己,见到自己总是横眉怒对的,还把自己当做对手。  当然了,京军的位置就这么多,许泰、江彬还有新皇从潜邸带来那么多人。  郭勋自然不敢跟那些人争抢位置和恩宠,好机会当然要紧那些人,而徐光祚就跟他成为了对手。  如果他不是防着徐光祚,估计,如今三千营统领的位置就不一定是他的了!  如今徐光祚在清田庄上表现这么积极,显然就是想笼络巴结新皇,混个好印象!  毕竟,这京军的位置都是新皇说了算。徐光祚年纪大了,且他的身体不好,这是想提早为自己的儿子徐延德铺路呢!  徐光祚那儿子徐延德虽然脑袋瓜不算伶俐,不过那小子马上马下的功夫可是不了得,郭勋有些微感觉到危机。  没有思索,就将自己家的京畿田庄交了出去!  那些东西早晚也留不住,新皇的手段,郭勋是早就领略到了,这位就是一个收拾人不眨眼的主!  杨廷和那么牛逼的人物,转眼间就烟消云散,三族不见踪迹,江西庐陵杨家彻底在大明历史上退出了舞台,即使是三代以外的宗族也很难有出头之日。  还有张氏兄弟,转眼间就被收拾得主动交出京城田庄,张太后如今连个屁也不放!  郭旭想想身上冷汗就忍不住冒。  “哈哈!两位爱卿真是客气了!不亏为我大明忠心功勋,处处为朝廷着想,如果人人都如两位一样,我大明岂会不国富民强?张佐!”

“到!”

“去叫人整桌席面,我今日要跟定国公、武定侯不醉不归!”

“是!”

“王寅!”

“臣在!”

“今日高兴,去叫江彬、许泰都过来,就说定国公、武定侯来了,让他们一起过来陪酒,对了,你一会儿也过来!”

“是!”

……  嘉靖元年。  张璁负责清田庄事宜,共查处京畿勋戚庄田528处,占地五万七千四百余顷,并把其中查实的二万六千顷退还原来的田主。  并撤回管庄军校,严定禁革事例,不许侵占民田或接受投献民田,违者重罚。  当中也有一些世家有些不满,但因为张氏兄弟主动献田在前,后有武定侯和定国公主动上交闲田,极力支持清田庄,其他所谓的世家也就有些耍耍嘴皮子抱怨两句,灰溜溜地配合丈量土地。  京畿田庄共查处五万多顷,返回原先田主两万多,还有两万多田地直接归皇家。  有了这些土地,宫内那些送出去的内管也有了安插之地。  秦绍让人将那些内管编册在案,分到庄园那边管理种地田地。  宫内一些年老的宫女也放出去不少,有家可回的直接回家,无家者也分到京畿庄园那边。  朝廷在庄园那边搭建安置房,安置人住。  秦绍到了北方这里才发现这里的土壤确实跟南方不一样,比较贫瘠,产量不高,水渠少,基本是靠天收。  也难怪京城的粮食都要考靠江南那边供给。  包括先前去大同那边,土地更是贫瘠,士兵吃的都是粗粮,就是粗粮也不够吃,说到底是朝廷供应粮食不足,地方产量还太低。  秦绍想想后世,一些北方山区还是靠天收,只能种些红薯、土豆提高产量,西北也就有了著名的山药蛋蛋主食。  只是如今交通不便,如果不是他种过粮食,还真不知道红薯在南方一些地方已经开始种植,在北方竟然还没见过。  除了交通不便、信息滞后,秦绍还发现,北方的地主对于粮食的产量并不关心,其原因有两个:  一是产量太低,如果引进南方的稻子会提高产量,但是成本也会提高,地主们并不缺粮食吃,对于他们来说,如果粮食稀缺,他们也可以通过交易提高粮食价格,赚取差价,自然会引起粮食品种并不积极。  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北方粮食赋税相比较南方低很多,很多拥有大量地的地主担心粮食产量一旦提高,朝廷就会提高赋税,他们就会损失不少。  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宁愿粮食产量低,也不会积极地提高粮食产量。  当然也有种地农户根深蒂固的思想原因,这个年代种地的民众大部分没有什么文化,辛苦恣睢麻木地活着,根本不会考虑那么多,如果没有先驱带领者,他们也接触不到。  且因为大明的户籍制.度原因,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到别的地方参观了解别处的粮食种植,普通人如果要离开自己所在的地方是需要很多手续的,很多人一辈子都只会在自己家几公里的地方打转一辈子。  要改变这些的思想和想法,只能慢慢地渗透和朝廷颁布强制措施。  后者,秦绍觉得到一定时机慢慢来,前者可以先从京城农庄开始。  秦绍先让人从湖广那里运送来红薯培育红薯苗,一些接近水的地方,也做好培育稻子苗的准备。  不过朝廷有很多事要忙,这些他只是简单交代了下,朱祐杬就很感兴趣地接过了京城农庄的事情。  他一直想做田舍翁,如今也算得偿所愿了。  “爷!爷!”

秦绍正继续翻阅广东巡按使汪鋐递交过来的折子。  先前他看了一部分,因为各种事情忙,这些时日没能研看,这会儿突然想起这事,就翻了出来。  谁知道刚看了一点,外面就传来小三子的叫声。  这小子这些时日一直在外面跑,秦邵好几日未曾见到他了!  “爷!爷!洪爷回来了!”

小三子很快地冲了进来,大声说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