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大臣们疑惑之际,又一重磅消息传出:萧家将领备战不足,避战而逃,且叛国投敌,致萧老将军下落不明。
这将领说的是萧老将军的义子,萧仁功。他年少时跟着萧老将军征战,屡次立下赫赫战功,那时候就因骁勇善战远近闻名了。
萧仁功是在萧老将军羽翼之下成长起来的,可以说没有萧远山,便没有萧仁功。
他叛国是所有人始料未及的事。
眼下派谁去平定战乱,又成为新的难题。
一时间,举朝上下惶恐无比,对萧家颇有微词。
通敌叛国当按诛九族处置,萧仁功算半个皇亲国戚,就算他通敌叛国,诛九族诛也诛不到陛下、太后头上。
国君理政厅堂的侧房里,厅堂之间隔着一道珠帘,萧太后听官员们与荣帝谈论政务,涂着紫红色指甲的手不由攥紧。
纸终究是包不住火。萧太后拼命想隐瞒的事,还是摆在了在众人面前。
赵崇光召众臣商议,众臣七嘴八舌,吵得不可开交,也没能讨论出个所以然来。
最后,还是摄政王站了出来。
“本王以为,当由陛下亲率将士,前往边陲抵御匈奴。天子出征,一是鼓舞士气,二是向匈奴展现大国风范。”
到这儿,摄政王忽而抬头,盯着龙椅之上的赵崇光,目光似有深意。
三是死在外面也尚未可知。
毕竟打仗的时候最容易出乱子。
“这……”文武百官面面相觑。
御驾亲征的提议,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出发点固然是为了收复失地,可战争不是儿戏,一国之主岂能随意出征?
这是在逼陛下禅位啊!
文武百官已经开始站队,借此获得晋升的机会。
数名赵晋明安排好的文臣武将,登时跪倒在地高声呼吁:“臣等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恳请陛下,御驾亲征!”
这番谏言,换个说法,也就是:请陛下赴死。
偌大的太和殿,回荡着响亮口号,无不令人热血沸腾。
面对众臣的谏言,赵崇光昂然端坐,空谷的眉眼里敛藏着兵戈蓄势,不经意摩挲着大拇指上的扳指,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冷漠的麻木。
事情果然如梦中的情形发展了。
他居高临下,纵观全局。
拥护的站一边,不拥护的站另一边,除此之外,还有一小群臣子,从头到尾都站在属于自己的位置上,似乎这件事与他们毫无干系。
譬如元贞,譬如……
百里令泽手持笏板,径自出列,义正言辞地道:“不可,微臣以为,天子坐明堂,岂能轻易离京?御驾亲征万万使不得。看似很高的回报,其实根本不值一提,诸君是想让陛下送死吗?是想让南陵王朝覆灭吗?”
字字犀利。
正所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
却也让站在摄政王队伍中的群臣嗤之以鼻。
出身寒门的状元郎,区区从六品小官,胆敢弹劾摄政王,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那就请陛下三思了!”摄政王冷冷一笑。
这个世上,对赵崇光而言,靠得住的就三种人,一种是权臣,一种是纯臣,还有一种是谋臣。权臣能做虚事,纯臣能干实事,谋臣能从容定计。
但眼下能用的人屈指可数。
赵崇光双眸骤然一深,唇角噙着淡淡的笑意,“既如此,朕经过仔细考量,想到一个两全的好办法。金陵卫训练有素,派陆掌印挂帅出征擒贼。诸卿意下如何?”
西下的军队之中,必须全是自己人,他才能安然入睡。
满朝文武大惊失色。
前有狼后有虎,小皇帝想要坐稳皇位并不容易。
不过大部分的人,只是担心一己之私,并不是真心担忧小皇帝的命运。
陛下这是病急乱投医。
朝廷无人可用,便要用宦官了吗?
宦官是无法上朝议事的,自然也就无法当官。赵崇光的一番话,打破了南陵先祖立下的‘阉人不得担任三品以上职务’的祖制。
但目前的确没有更好的法子了。
世家有世家的估量,绝不会送自家子弟送死。
满朝阁老最难。元贞往前一步,奏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臣觉得陛下所言甚是!臣年虽老,但国之将覆,岂敢言家!”
有了元阁老的肯定,有一部分臣子随之而上,认为赵崇光此举可用。
陆韶洲虽身为一名宦官,却是杀伐果断,能止小儿夜啼,显然不是一般人物。
有些人则持相反意见,阉人毕竟是阉人,怎能和将军相提并论?
摄政王像是觉得荒唐,直接气笑了,目光静静停驻在赵崇光身上。
见文武百官鸦雀无声,赵崇光直接点名了:“不知三皇叔意下如何?”
话音一落,群臣的目光齐齐投向一处,那儿,站着的是荣帝的三皇叔,临危授命的摄政王赵晋明。
人多势力大,饶是摄政王也说不上什么来,他只是脑袋稍稍一偏,嘴角轻扯了下,像是嗤笑小皇帝做的决定。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了,本王也不敢再揣测圣意,罢了,就这样吧。”
一丝一毫不见恭敬。
此事彻底出乎赵晋明的意料,谁能想到小皇帝选的竟是他的人。
对摄政王来说,陆韶洲不但是一手提拔的骨干,还是赵崇光跟前的红人,对他不算言听计从,却也算得力的鹰犬。此战旗开得胜倒也罢了,若是失利,折了陆韶洲,那就不划算了。
但,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而后,赵崇光视线挪动,眉梢眼角尽是疏冷,“母后意下如何?”
“到底是好胜心强了些,那便按皇帝说的做吧。”萧太后随手把帕子扔了,强自压下心中的怒火,勉强地开口道。
珠帘后,萧太后的指甲修得极美极长,却被抠得色泽不再均匀。
殿外风云涌动,恐怕要变天了。
这是陆韶洲首次带兵打仗,和他自身的强大手段背景结合起来,自然也就受到了军队上下的认可。
宦官挂帅出征,引得上京城流言蜚语,成了百姓口中的稀奇事,这简直就是宦官中的另类。
茶楼酒肆更是八卦扩散传播的聚集地,泡一壶茶,摆几杯酒,便能与人随意闲聊,也就无外乎被左邻右桌听到。
元槐乍一听闻此事,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这和她预想的走向完全不一样。
前世的方向已经偏离了预定的轨道……
到底是谁一手促成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