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山涵洞的洞口,如果不是那个狗窝在那里,很难被发现。洞口外侧地面上与南北向公路之间有一排水沟,夏季用于排水之用。
马山向南不远处是米泗山,再向南是邢舍山、西马山。西马山向西是西京湾,像一个大象的鼻子一样伸入太湖,呈东西狭长形状,南北最窄处只有二百米不到。在最窄处有南北向小沟,它联通了南北两侧的太湖水。
如果以小沟为界,西面就是太湖中的一个小岛。
小沟名叫渔家沟,不知道这名字的来源。不过,在我们被困这里不久后,就自然明白了这个名字的最可能的来源:当地人可能把这条沟当做了太湖中的那些鱼儿的家了吧。
随着风向、潮汐等因素的影响,这条联通南北太湖水的小沟里面的水,永远都是在流动中,要么由南向北流,要么由北向南流。抓住这一特点,只要在沟中适当位置放上两个鱼篓,并让其中一个鱼篓的口向南,同时另一个口向北,总会保证其中一个鱼篓会有重大收获,从来不会空手而归。
而如果能够事先预知水的流向,只要用一个鱼篓就够了。不过,我经验不足,无法预知,只好采用笨办法,每次放两个鱼篓。
在米泗山与邢舍山之间有一西北、东南走向的水沟,通湿地公园,要比渔家沟窄,水也浅一些,水流速较慢,鱼量也要少很多。天气不好时,我会在此放鱼篓捕鱼,每次捕鱼量大约是渔家沟的三分之一。
上述是我向南走得最远的地方。
向东最远到达龙潭港,沿着胡岸北太湖大道可到那里,沿途无所收获,只捡了小桌子等杂物。在初期常走这个线路,从沿途的废墟中可获取一些日常杂物、衣服布料等。后来,在衣料、杂物足够了以后,我主要向南探索,以捕鱼为主。
从马山涵洞向东向南的路线都是沿着胡岸。向西南方则是深入陆地,因路不好走,又害怕迷失方向,仅走过一两次,走得也不远,便未曾再去探路。
总之,我未离开马山涵洞住处太远。
蜗居偏僻小洞中,值此大难而不死。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为了生存,获取周边废墟中无再用之物,实为生存所迫,非偷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