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离开汉森家族的庄园,出来送行的汉森才告诉卓飞,说刚才与他相谈甚欢的那位克虏伯先生就是克虏伯家族现在的当家人古斯塔夫。八一小说〔网w?w]w.卓飞这才知道自己刚才居然和大名鼎鼎的古斯塔夫谈笑整晚,不过卓飞却并没有露出汉森预想中的惊讶之色,只是和汉森告别之后,卓飞便带着赫夫曼驱车离开了汉森家族的庄园。
对方是何等身份,在卓飞看来,跟自己将要在德国实施的计划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对卓飞这个计划具有影响力的就只有那位世纪狂人希特勒。只要今晚和自己会面的古斯塔夫把新式步枪的事情上报给希特勒,并能给自己赢得一个和希特勒会面的机会,卓飞认为自己就能够百分百的说服希特勒成为自己这个计划中最为关键的一环。
轿车里的卓飞慢慢闭上了眼睛,在脑中回想着自己刚才和古斯塔夫会面的一举一动,觉自己刚才并没有表露出什么令古斯塔夫感到厌烦的地方,卓飞忍不住斜起嘴角笑了起来。德国6军现在的兵力除去必备的后勤兵种之外,至少有过1oo万6军士兵,且不管日后希特勒还会组建多少6军,就只眼前这1oo万6军更换下来的毛瑟步枪就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按照德国人的性格,不会坐视如此多的武器被更换下来之后废弃在仓库里,德国的大小军火巨头们一定会着急上火的把这些更换下来的毛瑟步枪给卖出去。东方正在打仗,所以中国就迫切的需要大量军火,德国和中国的关系并不算差,而且德国军火在中国一直都很有市场,卓飞知道一旦德军决定更换步枪,蝗虫一样的德国军火商就只会忙碌一件事情,那就是把海量的毛瑟步枪统统买去给中国。
中国需要大量的军火,卓飞也打算用把这些武器贱卖给自己的祖国,至少也算是为祖国的抗战尽一份力。现在德国还没有动战争,而且日本并没能完全封锁中国的出海口,这些被德军更换下来的步枪完全可以通过海运送到中国广州,返回的时候再为德国拉回急需的矿产。不过在这之前,卓飞还需要像今晚说服古斯塔夫一样,去说服希特勒,只有希特勒同意了,卓飞接下来的计划才有实施的可能。
汉森家族庄园之行算是告一段落,而且卓飞也已经取得了自己想要的效果,至少古斯塔夫这个克虏伯家族的掌权人已经被自己说服。接下来的两天里,卓飞一边等待克虏伯家族的消息,一边接受一位资深礼仪老师的训练,以备在见到希特勒的时候,不会出现什么差池。同时也因为汉森的离开,使得卓飞迫切的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德国代理人,好为自己来主持在德国展开的各项计划。
两天时间不过才4o几个小时,可对于争分夺秒的卓飞来说,却是不敢轻易浪费的。汉森家族的1ooo万转让费用已经转入卓飞在德国的账户里,手里有钱了,卓飞能在德国干的事情也多了起来,他要干的第一件事便是给墨西哥的安吉拉和薇薇安去了电报,要他们马上准备一支石油勘探队来德国待命。
历史上,德国之所以最后落败,不单单是因为美国已经研出核弹,主要原因还是物资的匮乏和油料短缺造成的。如果当时希特勒拥有足量的油料和各种军需物资,斯大林就是组建出再多的红军,恐怕也不会是德国军队的对手,一旦德国拿下苏联或是逼迫苏联投降,二战的进程可能就会被改写,即使美国人拥有核弹也是一样。
向希特勒推荐ak枪族,这只是卓飞的第一步,想要钓大鱼,就要用上与之匹配的鱼饵。对于工业化国家而言,石油不但是用来驱动战争机器以自保的手段,也是用来润滑工业机器以自强的装备。因此,占有国际石油市场份额的多少,往往决定了它们在国际政治食物链上,到底是高居顶端还是屈居末尾。石油分配不公,自然要引燃战争的火绳;石油重新分配,则多是战后谈判桌上的主菜。
德国作为“二战”的主要参战国,从一开始就伴随着这种黑色易燃的液体辗转于战火,霸权因它而始,也因它而终。英国与德国作为欧洲两强,其竞争关系早在19世纪末就已白热化,并最终通过“一战”决出了暂时胜负。石油储量最为丰富的中东被英法等国分割,从而弱化了德国挑战欧洲霸权的能力。英法两国为了保持这种己方占优的竞争态势,早在德国再次动战争机器之前,就开始了旨在阻断石油供应的对德贸易战。
英德两国基于石油的争拗,在罗马尼亚表现得最为激烈。作为贫油国家,德国的石油供应问题在“一战”以后仍未得到解决。战争爆之前,除了委内瑞拉、墨西哥、荷属东印度群岛、美国、苏联等国之外,罗马尼亚也是其主要石油来源之一。随着英德争霸局势不断紧张,从美洲开往德国港口的大部分输油航线被英国封锁,罗马尼亚在德国地缘政治版图上的角色愈吃重。
罗马尼亚当时是除苏联以外欧洲的最大产油国,而且地处东欧、中欧和东南欧交汇处,不但向欧洲各地战场供油方便,而且也是中东输油管道的必经之处。控制罗马尼亚,无疑将改变战争双方的势力消长。更重要的是,罗马尼亚尚属农业国,石油开采和消费能力很低,外国资本是本国各地矿井的实际主宰者。
其中,英荷石油公司占有四成,法国占一成半,美国和其他国家则占据剩下的份额,自“一战”以来,英德两国在罗马尼亚的石油攻防一直没有停止过。德国的工业基础并没有因为一战而被英法两国制裁的丧失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德国的石油进口就成了英法两国竭力遏制德国复兴的主要手段。
德国一直把从罗马尼亚进口的石油储备列为其战争准备的重要一环,因为后者至少提供了德国石油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以上。为了在经济上控制罗马尼亚,德国法本化学公司向罗方购买了价值17oo万马克的粮食,同时提供了136o万马克的工业产品,贸易额从1934年的1o9.6万马克猛增至1937年的3亿。
通过家督与罗马尼亚的贸易额度,德国要求罗马尼亚也相应增加对德国的石油出口,并提出用军备抵偿石油费用。次年,德国还给罗方提供了2.5亿马克贷款,用来购买德国军火。两国还按照德国动议,更是成立了以石油经营为主的德罗联合公司。英国人显然不希望看到德罗两国的合作,因为罗马尼亚石油不但会使日耳曼战刀更为锋利,精心筹划的对德经济战也会就此破功。
在伦敦方面看来,“如果德国控制了罗马尼亚,那么英国的经济战将不会使德国受任何损害,而经济战是英国对外战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避免罗马尼亚倒向德国,英国相张伯伦宣布在罗马尼亚受到侵略时提供一切援助,并给予罗马尼亚5oo万英镑的贷款,用来购买英国军备,而且还答应购买2o万吨小麦,作为让罗方放弃与德国合作的报偿。
罗马尼亚一贯严守中立,不愿与欧洲强国为敌,因此只能对伦敦和柏林虚与委蛇,两不得罪。英国转而开始利用其经济优势,利用本国资本掌握罗马尼亚大部分石油开采权的优势抬高价格,使其主要流向外汇相对充足的其他西方国家。
抬高价格只是英法两国的一个手段,其后,罗马尼亚境内几乎所有的库存石油都被英国抢购,英国还预订了合同期满后的石油供应权,并联合法国尽可能多的租用罗马尼亚所有的驳船和火车车厢,以免被用来向德国运销油料。很快,多瑙河流域的148条不同类型的油轮都被英国人租赁,甚至不得不专门成立格兰德公司,集中管理这些暂时并无多大用处的轮船。
英国在石油供应领域的阻击,使德军参谋部制定作战计划时不得不有所节制。因为油料的短缺,在战争爆初期,德军甚至始终不敢主动展开针对英法等国的大规模空战和轰炸。实际上,德国并不是一个没有石油的国家,在后世里,德国境内现了44座油田,其中德国北部的石油蕴藏是最丰富的。
希特勒没有在德国境内现油田,主要还是因为当时石油勘探技术低下所造成的,可卓飞不一样,他拥有一些来自后世里的记忆,而且他现在还拥有黑水石油公司。已经成长为墨西哥石油业新贵的黑水石油拥有勘探石油的新技术和大批英美石油专家,足够保证黑水石油在德国北部找出希特勒急需的油田并打出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