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将军……”
濡须坞内,看着眼前黄忠那血染征袍的高大躯体,即便已经接受了老将已逝的事实,刘禅此刻也仍是不由得悲痛不已。
说起来,来到这个时空已经十来年,在他的一通‘骚操作’下,原剧情中此刻已经几乎凋零殆尽的‘蜀汉’老一辈精英们,在此之前那可都是吃嘛嘛香,活得精神得很。
但现在,随着黄忠的凋零,却是让他清楚的知道,这些闪耀于当代、后世的‘三国’群英们,却是已经纷纷踏入了暮年。
因此,刘禅此刻所悲的,并不仅仅只是一个黄忠的逝去,而是对于英雄迟暮的无奈。
“殿下节哀,马革裹尸乃我等为将者之夙愿。且老将军以古稀之年力毙贼军第一猛将……”
看着因悲痛而哽咽不已的刘禅,心中感动不已的众将也是纷纷出言劝解宽慰起了他来。
“唉,老将军这一去,从此我大汉少一擎天之柱也!叔至,老将军临走前可还有什么未了之遗愿?”
人死不能复生,且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经之路。因此,在众人的劝解之下,刘禅也只能强行压下心中的悲痛,把注意力转移到了黄忠的身后事上来。
“回禀殿下,老将军曾言,此生唯一之憾事乃是未见王师北复中原、还于旧都……”
听到刘禅的询问,送了老将军最后一程的陈到,赶紧将黄忠的临终遗言说了出来。
“老将军且放心,北复中原,还于旧都之日不远矣!眼下北伐时机虽还未至,然孤亦不会让老将军带着遗憾而去。老将军且稍停脚步,待孤……”
……
“仲康一生护卫先帝与朕,屡立功勋,如今……”
“马革裹尸乃为将者之荣耀,虎侯先是力挫贼将,而后又力毙伪汉之卫将军,此生已无憾矣。还请陛下节哀,保重龙体!”
就在刘禅为黄忠的战殁而悲痛不已之时,魏军大营这边,曹丕亦是同样在为许褚的战死而伤感。
“传朕诏命,追赠许褚牟县侯之爵,享食邑一千五百户,由其子许仪嗣承爵位;另赐其谥号曰:‘壮’……”
与刘禅只能等战后让老爹刘备赐予黄忠的身后哀荣不同,作为皇帝的曹丕自然不用等到战后,直接就在这军中将许褚的身后抚恤与哀荣给定了下来。
说起来,不同于原历史上终曹丕一朝的‘万岁亭侯’,这一次因为‘拼’掉了黄忠的大功,曹丕却是越过了原历史上曹㕡为其所封的乡侯爵位,达到了侯爵中顶级的县侯级别。
而且不仅是爵位从亭侯直接升到了县侯,就连其食邑也整整超出了原历史上的一倍还多。
倒是其身后的谥号,曹丕倒是难得的和自已儿子保持了一致的看法,赐了许褚一个‘壮’字。
当然了,曹丕之所以如此快捷、优厚的赏赐许褚,除了因为对许褚‘拼’掉黄忠的战功及忠心的肯定外,更为重要的则是为了激励士气。
没办法,与汉军的这次阵战,虽然因为许褚战败了寇封、拼掉了黄忠看似取得了平局,但在士卒阵战之中,魏军可是被汉军打连续打崩了两次的。
若不是因为黄忠的战死让刘禅没有选择趁势扩大攻势,魏军的损失肯定还会更大。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给予许褚优厚的抚恤与高规格的身后哀荣,为全军将士树立起一个‘榜样’与‘标杆’,自然也就成了曹丕激励士气的不二选择。
“陛下英明,末将(臣)等必鞠躬尽粹,为国尽忠……”
果然,除了后世的‘子弟兵’外,升官儿发财自古以来便是激动士气的不二法门。
面对曹丕的‘慷慨大方’,之前在阵战中因为被汉军连续打崩两次所带来的消极氛围,这会儿却是一扫而空,至少在官员层面上是如此!
“陛下,虽说虎侯毙杀了伪汉大将,然我军亦因虎侯之殇士气有所跌落。臣以为,眼下还是应以守为主。待攻下羡溪之后……”
在众人表忠完毕之后,借着许褚阵战死、士气不振的由头,刘晔这个极为善长揣摩上意的‘汉奸’,却是趁机提出了先前贾诩建议的据守之议。
“唉,子扬所言不错。仲康之逝,确对士气影响颇大!也罢,就依子扬所说,按先前文和之议,固守营寨以拖住刘禅。待公明他们夺下羡溪后,再趁胜全歼这濡须坞之敌!”
被刘禅在阵战中一举打打掉了先前的意气风发后,本就已经对‘正面硬刚’没了多少信心的曹丕,在听到刘晔这知情识趣的建议后,也是上演了一次‘从善如流’,借着这具梯子便就坡下驴了。
至此,先前以水军全部战船为代价所取得的大破甘宁部水军赢来的士气,就此被曹丕一把便耗了个干干净净。
而且不仅如此,随着此次阵战的失利,曹丕的好运气似乎也是就此耗尽,接连不断的坏消息也是接踵而来。
“启禀陛下,居巢急报!”
就在曹丕在刘晔的配合下就坡下驴,重新采用了贾诩先前的固守建议之时,一道来自橐皋的紧急军报也是匆匆而来。
……
“启禀太子殿下,大喜,大喜啊!姜校尉有军报传回,羽林卫大获全胜……”
就在曹丕接到来自橐皋的紧急军报之时,另一边,因为黄忠的战殁,正放着‘狠话’的刘禅,也是同样收到了姜维自出兵后的第一封军报,同时也是羽林卫的第一份捷报。
“哦?羽林卫大获全胜,莫非是橐皋跟居巢被姜维拿下了?”
没等黄皓把话说完,刘禅立马快步迎上,一把便从其手中抢过了姜维以飞鸽传送回来的军报。
“哈哈哈哈,老将军慢走一步,且听完此凯旋消息再走不迟……”
几眼扫过手中并未加密,直接以明文所书的小纸条,刘禅顿时一扫先前悲痛,一边欣喜的宣读着上面的内容,一边将其放到了黄忠遗体的手中。
“袭橐皋、擒张辽、夺居巢,哈哈,姜伯约果不负殿下‘幼麟’之赞也,从此我大汉再添一大将之材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