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刘福和上官怜走后,白牡丹和刘天佑才从隐蔽处走了出来。
“刘大哥,你看刘福和上官怜的事情如何?”白牡丹看着刘天佑问道。
“唉,上官怜这孩子虽然感觉不踏实,但刘福对她一片痴心,如果棒打鸳鸯,刘福会感到难过,所以还是由得他们去吧,反正上官怜也不会把刘福怎么样。”刘天佑看着刘福和上官怜的背影说道。白牡丹不置可否,人间的感情根本就没有前来后到或者对错之分,两情相悦便是真心实意,如若是勉强在一起,就算是真情却也是假爱。
而在佃户家中,孩子没有了上官怜的照料,书生抱着孩子哄也不是喂也不是,孩子只是一个劲地哭,书生拿着束手无策,急得满头大汗。气走上官怜的书童回屋看到这个情景,也是束手无策,所以只好任由孩子哭着,然后迅速跑到彩云坊把胡灵儿叫了出来。
“童哥哥,你要带我去哪里?”从彩云坊出来,胡灵儿有些莫名其妙。
“你先跟我走,到了你就知道了。”书童脸上没有笑意,胡灵儿担心书童出了什么事,是以一路上也不再发问,而是跟着书童一路往佃户家里走去,直到走到佃户家中听到婴儿的哭声,再看到书生抱着啼哭的孩子急得满头大汗,胡灵儿才知道书童带她来的用意。书生也知道书童带胡灵儿来的用意,但却无法向胡灵儿开口,只是一个劲地哄着孩子。
“灵儿,对不住了,我和大哥都没办法哄好孩子,所以只有拜托你了。”书童看着胡灵儿一脸央求。
一开始胡灵儿是想拒绝的,毕竟她也是黄花大闺女,都还没有出嫁,怎么就给别人带起孩子来了?但这个孩子不是别人的孩子,是她心爱之人大哥的孩子,而孩子母亲又难产而亡。胡灵儿心里有些推辞,不过在看到书生一直哄不好孩子,抉择了一番之后,胡灵儿还是朝书生走了过去。
“书大哥,给我试试吧。”胡灵儿红着脸说道,书生无奈,只好轻轻地把孩子递了过去。
“灵儿,委屈你了。”书生也无可奈何地说道,毕竟他始终哄不好孩子。
“没关系。”胡灵儿的脸已经比苹果还红,可是书童拜托的事,她怎么会推辞呢。
也许是造物主的特意安排,孩子和女人之间存在着的一种天然的纽带,书生和书童无论怎样也哄不好的孩子,在胡灵儿的轻哄之中,竟然慢慢地停止了哭声。见孩子不哭了,不时还咧着嘴朝胡灵儿笑,书童看在眼里,赶忙双手合十,像拜菩萨一样朝着胡灵儿拜了几拜,胡灵儿看在眼里,心里的不快和窘迫早已释怀,满脸都是笑意。
直到华灯初上,等佃户夫妇回到家中,替书生喂完了孩子,三人才谢别了佃户夫妇,抱着孩子回到书府。吃饱了的孩子闭着眼睛呼呼大睡,书生让书童把胡灵儿送回了家,很晚,书童才回到书府。
“大哥,我和灵儿商量过了,想让灵儿早点嫁过来,这样可以帮忙照顾孩子。”书童说道。听到书童的安排,书生有些吃惊,没想到这个弟弟为了家里的事,能做出这些他可能都无法做到的举动。
“那灵儿的意见呢,她同意吗?”书生问道。
“灵儿当然没问题,只是担心胡大娘,你也知道,胡大娘双目失明,灵儿不放心让她一个人住在老房子里。”书童说道。
“这好办,如果灵儿答应嫁过来,那胡大娘自然也是要接过来一起住的,只是你表姐刚去世不久,家里现在不宜大婚,怕是要委屈灵儿姑娘了。”书生叹着气说道。
“这个没有问题,我和灵儿已经考虑到这一步了,我们商量后,只要有证婚人就行了,这样才不至于让灵儿落人口舌。”书童说道。
“童儿,委屈你了。”书生看着书童说道,这个他闯下的烂摊子,却要一家人来为他收拾。
“哪有什么委屈不委屈的,一家人的事。”书童低着头说道,毕竟谈的是自己的婚事,脸上的害羞总是遮不住的,和书生谈着谈着就害羞得不行。
“我明天去请夏叔和夏婶走一趟,帮你把这个媒做了,然后再选个良辰节日,迎灵儿过门。”书生淡淡地说道。虽然书生没有取笑书童,可听完书生话后书童更加害羞了,脸都红到了脖子根,只能低低低嗯了一声,毕竟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书生父亲死得早,所谓长兄如父,他的婚事,自然需要书生出面。
“对了,大哥,孩子还没起名呢,你打算取什么名字?”过了好一会儿,书童脸上红晕退去,复又开口问道。
“还没有决定,今天不早了,等明天问一下娘的意见再说吧。”书生说到,随后两兄弟收拾好了屋子,关上了门,结束了劳累的一天。
翌日,等书生书童早起后,书大娘已经在院子里开始逗孩子了。
“娘,是不是孩子吵着您了?”书生走过来问道,他总是被孩子折腾得吃也不好睡也不好,晚上更是哄不好孩子,所以都把孩子放到书大娘屋里去睡,让书大娘这个奶奶来照顾他。
“没有,一大把年纪了,哪里睡得了那么多。”书大娘叹了口气说道,照顾了一晚上的孩子,也让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书大娘吃不消。
“对了,娘,孩子还没有起名字呢。”书童突然想到前一天晚上提到的问题。
“你们有什么想法?”提到取名字,自然是一件喜事,所以三人都比较兴奋。
“我没什么意见,娘你觉得呢?”书生把孩子抱起来说道。
“童儿,你觉得呢?”书大娘看着书童问道。
“娘,取名字本来就是长辈的事,您在这里我哪敢发话呀。”书童撒娇地说道。一家三母子在一起,不管说什么话都总是其乐融融。
书大娘环视四周,过去的人生一幕幕回放在脑海,原本她也是个有情有义快意恩仇的人,但自从有了孩子后却也变得固执不明事理起来,尤其是在书生婚事上,她更是坏事做绝机关算尽。可能这就是所谓的人生吧,有时候你觉得没错的事情,在别人看来却是十恶不赦。
“就叫丹红吧,你和牡丹、红尘三人牵来绊去,加上我又中间阻挠,以至你们都无一能终成眷属。她们二人对你情深意重,对书家也仁至义尽,如今混元姑娘已去,牡丹也不再回书府,就当作纪念一下吧。”书大娘叹着气说道。
“娘,都过去那么久的事了,提它干嘛?”书生说道,随后转头逗弄孩子,“红儿,听到没,这是奶奶给娶的名字,以后你就叫红儿了。”对于书生来说,名字只是一个称呼,年轻的人生是要事事过得充实,而名字其他的,小孩子哪里会懂。而对于书童来说,他更不在意孩子叫什么名字,只要一家人开开心心的,他就觉得心满意足了。
“红儿,乖,哟,好乖。”等书大娘给孩子取好名字后,书童赶忙凑过去,逗弄着书生手里的孩子。
“对了,今天我还要请夏叔和夏婶去给童儿提亲。”书生说道。
“提亲?可是阿瑶才去世不久。”书大娘有些疑惑地看着两个儿子。
“童儿和灵儿已经商量好了,婚事不用大办,有主婚人就行。这一来也能够完成他俩的心愿,二来童儿希望灵儿能够帮忙照顾一下孩子,我们不太懂这些,娘您身体又不好,所以只好采取这种办法。”书生说道。
“怜儿呢?”书大娘这才发现上官怜不在家,书童要成亲这件事,上官怜要是再一闹,那书家这个婚事,就没法成了。
“刘福对怜儿有意,所以怜儿跟着刘福住到刘府去了。”书生说道,刘福接了上官怜去刘府住,自然是跟书童报了信。书生不敢和书大娘说实话,毕竟上官瑶的死对书大娘也是一个打击,如果她要知道上官瑶的遗言没得到好好照顾,那她肯定会落下心病,上了年纪的人皆是如此。
“可是阿瑶让要好好照顾怜儿的,这孩子。”书大娘觉得有些愧疚。
“娘您不用担心,怜儿在刘府不会吃苦的,我会和刘天佑说一声,让他代为照顾怜儿,而且如果怜儿在刘府不开心的话,我们去把她接回来就是了,您放心,我答应阿瑶的事,一定不会食言的。”书生说道。
“即便如此,这样灵儿也答应么?”书大娘看着书童问道,她似乎对书府婚事已经有了芥蒂,所以非要问个清楚明白,确保万无一失才可以成亲。
“娘,灵儿不介意的,我已经跟灵儿谈过了。”书童看着书大娘胸有成竹地说道。
“那行吧,你们两兄弟自己去安排,我也老了,折腾不动了,你们看着办吧。”书大娘说道,随后从书生手中抱回了孩子,书生两兄弟离开了院子,去了药堂。
药堂准备完毕,书生留书童坐诊,然后径直去了彩云坊,见过夏员外夫妇,书生说了来意,夏员外夫妇自然高兴得不得了,谈成一桩婚,也算是造了七级浮屠。书生离开彩云坊后,夏员外夫妇就去了胡灵儿家,彼时胡灵儿还没有去彩云坊,这段时间她要到书府帮忙照顾孩子,所以会在家里准备一些东西,而不用直接去彩云坊。夏员外夫妇见到了胡大娘,直接说明了来意,胡大娘原本就随女儿心意,况且她对书童这个女婿极为满意,虽然时间以及婚礼上心里还是有些不舒服,但看女儿并不反对,想必是已经考虑过婚事了,是以夏员外夫妇不费吹灰之力就说动了胡大娘,剩下的就是替两人准备婚礼了。
书生上山请普渡大师选了个良辰节日,原本普渡大师要下山祝贺,但因书家里刚过白事,婚礼不便大肆张扬,所以书生向普渡说明来意,普渡也免了一趟下山之苦。择定良辰节日,书生先让书童把胡大娘接到书府居住,原本孤寂的书大娘,此时有了人作伴,也显得健谈了许多。成亲的日子,书生再安排了一顶轿子,去到彩云坊的门口,夏员外夫妇疼惜胡灵儿,所以让胡灵儿从彩云坊里嫁出去。虽然不是自己亲生女儿,但从自己家里嫁出去,夏夫人还是有些不舍,看到装扮好的胡灵儿,就像送亲生女儿出嫁一样,流着老泪依依不舍。
“行了,老婆子,这里离书府就几步路,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瞧你这个样子。”夏员外也不知道是嗔怪还是责备。
“你行行行,就你行,就你最厉害。”夏大娘正是情绪的时候,突然有夏员外这个出气口,自然是呛夏员外一顿。
“灵儿别担心,你嫁过去了,要是童儿欺负你,婶婶替你出气。”夏夫人说道。
“婶婶放心吧,我和童哥哥会孝敬您二老的。”胡灵儿反过来安慰道。她不说不打紧,一说夏夫人哭得更厉害了,当场就后悔不想要嫁女儿,可那却不是她自己的女儿。夏员外赶忙叫来两个女工,一个把夏夫人扶进房里休息,一个扶着胡灵儿上了轿子,夏夫人不能成行,当然只有夏员外送胡灵儿出嫁。
一顶红轿不声不响地从彩云坊到书府,除了轿子上挂着的几朵红花,再也看不出来这是一顶喜轿,没有鞭炮没有锣鼓,一切都悄无声息地进行着。
到了书府门口,书童早早地站在门口迎接,虽然没有大肆宣扬,但书童还是穿上了礼服,虽然和书生不是同父同母,但如今穿起礼服来,却觉得生得和书生一模一样。书童牵着胡灵儿,夏员外跟在后面,一齐进了书府。书府大堂,书大娘和胡大娘已经端坐高堂,书生抱着孩子站在一边,所有人都喜气洋洋。书童牵着胡灵儿走到两位高堂面前站立,夏员外随后走上前来,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书童和胡灵儿转身双双跪拜下去。
“二拜高堂。”起身,转身,又双双跪拜。
“夫妻交拜。”再起身,转身,朝着对方鞠躬,作揖,两人似乎要比谁腰弯得更低,所以直到发髻碰着凤冠,才微微站起身来。
“送入洞房。”跟着夏员外一起过来的女工,扶着胡灵儿和书童一起走进了早已安排好的婚房。
看着儿子女儿成婚,书大娘和胡大娘都不禁老泪纵横,而书生也是感慨万千,终于书童的婚事没出什么岔子。几个人中只有夏员外心情似乎舒畅,毕竟是喜事一件,到他这个年纪,自然要看得开些。
只不过进入洞房的书童和胡灵儿并没有卿卿我我,交杯酒后,两人反而换上了便装,胡灵儿一头秀发挽成了高高的发髻,俨然一副已婚少妇的打扮。
“灵儿,委屈你了。”书童拉着胡灵儿的手,内疚地说道。
“童哥哥,咱们不是早就说好的吗,事急从权,况且阿瑶姐姐刚去世不久,家里不可大婚,我又不是不明事理的人,你放心吧,我不会怪你的。”胡灵儿笑着安慰道,随后两人牵着手又走出了婚房。
“童儿,灵儿,你们这是?”看到书童和胡灵儿没有留在房里,而是换了便装出来,夏员外不禁觉得惊奇,书生和书大娘、胡大娘也是一脸茫然。
“夏叔,家里这么忙,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我们出来帮帮忙。”胡灵儿赶忙说道,真是印证了那句,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这才刚嫁过来就向着婆家了,可胡灵儿不就是向着婆家才嫁过来的吗?
“那赶紧吧,先把茶敬了,反正又没有别人。”夏员外说道,然后赶忙使眼色叫女工去准备茶水。
“可是夏婶不在,童儿先去把夏婶叫过来再敬不迟。”书生看着书童说道。书童正要往外走,却被夏员外给叫住了。
“哎呀,不用麻烦了,意思意思而已,我替她喝得了,红包我都准备好了。再说童儿今天成亲,就让他往外跑,不太合适。”夏员外说完掏出一把红包,给书大娘胡大娘和书生每人派了两个,这是他早就准备好的,只是没想到要提前用了出来。书大娘正担心没有把红包带出来,没想到夏员外想得这么周到,于是心里也稍微安慰了些。
夏员外派完红包就朝另一个椅子上坐了下去,他毕竟也是长辈,是要喝这杯茶的。看到夏员外的做派,几人都不禁笑了出来,也只有这样的氛围,才能叫做一家人。
女工端来茶水,书童和胡灵儿一一跪在几人面前敬了茶,两人也都改了称呼,自此便成了真正的夫唱妇随。
“书大夫,这是我家少爷和白姑娘送给书小大夫的新婚之礼。”等书童和胡灵儿刚敬完茶,刘福就抱着两个大礼盒走了进来。
“多谢你家少爷挂念,他身体现在还好吧?”书生边哄着孩子边问道。
“多谢书大夫关心,我家少爷现在好了许多,比以前硬朗,而且也不犯病了。”刘福笑着说道,书童赶忙把礼盒接了过来。书生知道那是因为白牡丹的原因,原本还要开口再问,却看到刘福和书童在说着什么悄悄话。
“这是我送给你的礼物。”等书童接过两个大盒子后,刘福赶忙拉住书童,悄悄从怀里掏出一个小盒子。
“你干嘛这么客气?以前我从你那里敲来的已经够多了。”书童看着刘福打趣道。
“哎,这不一样,这是专门送给你的新婚贺礼。”刘福说道,然后把小盒子放在了两个大盒子上面。
“多谢了。”书童感激地看着刘福说道。没想到这两人以前像书生和刘天佑一样,见着就打架,此刻却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白姑娘也还好吧?”等刘福和书童说完悄悄话,书生又问道。
听到书生问起白牡丹,在座的除了胡大娘看不见外,其余的人目光都不约而同地转到书生脸上,毕竟那是曾经的恋人。只不过书生眼神并不闪避,脸色也是一如既往,看起来确实没有什么异样。
“都很好,我家少爷和白姑娘本来要亲自过来道贺的,但听说书小大夫不想张扬,因此特地备了薄礼让我送过来,并且还特地嘱咐我向书小大夫和灵儿姑娘转达祝福,我家少爷和白姑娘祝二位‘新婚快乐,百年好合’。”刘福说完忙拱手行礼,书童也赶忙拱手回礼。
“代我多谢你家少爷和牡丹姐姐,以后如果有用得着的地方,随时吩咐。”书童抢着说道。
“一定会的。”刘福也笑着答道。
“怜儿呢?也还好吧?”书生问道。
“书大夫放心,有我在,怜儿一定没事的。”书生知道刘福一直对上官怜有意,既然上官怜愿意随刘福一起住到刘府,那想必是接受了刘福。不管怎样,他答应过上官瑶要照顾上官怜,如果上官怜一直住在书府不嫁,那倒是件棘手的事,如今上官怜有了归宿,他也算对上官瑶有了交待。
“书大夫、书小大夫先忙,我先告辞了,回去向少爷复命。”见书生不再发问,刘福躬身说道。
书生点了点头,书童一直把刘福送到门口。说也奇怪,一开始如有不共戴天之仇的书生和刘天佑,到最后刘天佑却变成了第一个送祝福的人,人生之事确实难以说得清楚,谁也不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事。只是书生一直站在不求于人这边,所以他少了很多刘天佑需要求人所体会的那种窘迫,可能和那些从来不知道尴尬为何物的人们不同,刘天佑毕竟也是嫉恶如仇之人,虽然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但总比没有下限的人要好很多。
刘福前脚刚走,李还又派赵青送了一些礼物过来,皇室中的礼物无外乎是一些珠宝,只不过大宋皇室不富,所以李还送的礼,比起刘天佑来还要寒碜一些。书府的婚事虽然不想大肆宣扬,但书家毕竟声名远扬,是以即便婚礼低调,前来送礼的还是络绎不绝,只不过大家都是送完礼就走,一刻都不停息,一直忙到傍晚,似乎杭州城的百姓才送完礼。等书童送完所有客人关上门后,才发觉父老乡亲送的礼物,不仅有金银珠宝,也有瓜果蔬菜,这样一来,书府的食材都不需要到街上去购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