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被蔡有云视若猛虎的小旋涡并没有想象中那么恐怖。
只有七八个红细胞大小的小旋涡,其体积只有现在蔡有云细胞体积的一半大小,所以即使旋涡将他吸入去的话,就其庞大的体积也不能将蔡有云吞噬。
于是两者在海岛附近便成了友好相处的邻居。
直到有一天蔡有云发现了小旋涡的秘密。
一直以来他对这些旋转的旋涡都是敬而远之的,可是当有一个小旋涡在他的巨浪岛上搁浅的时候,蔡有云不得不应对眼前这个小家伙。
当小旋涡搁浅的时候,蔡有云惊讶发现它不再继续旋转了,而且颜色由原来的深黑色逐渐变成了透明。
等它几乎大半个身体变成透明的时候,蔡有云才发现原来这些小旋涡也是细胞的组成。
此时静止的小旋涡就像一个白色的袋子一样,里面装满了金色的能量粒。
蔡有云让分身去确认这种袋子细胞是不是已经死亡,却发现触碰到它们身上的时候,袋子竟然自动进行分解了。
一层白色的烟雾从袋子上方飘出,袋子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变薄。
很快袋子开始破裂,一座比之体积大百倍的能量粒小山出现在了袋子细胞的尸体上方。
“这是怪物爆材料了吗”?他好奇地靠近能量小山,发现这些都是小旋涡之前收集到的金色能量粒。
自从上次能量暴雨过后,蔡有云的细胞体积由一个白细胞的大小变成了十个白细胞的大小,能量密度比原来增大十倍。
细胞体积变大后对于一些体积小的细胞也不再畏惧了,比如之前的蜘蛛细胞对他的伤害就减少了很多,连它们著名的白色丝线也很容易被蔡有云所撕破了。
即使他把自身体积缩小到原来的大小,也不影响他的身体的能量密度,依旧能够轻松撕碎对方的束缚。
只是当他想要升空的时候,虚空之中依旧还会有莫名出现的其他种类的白色丝线将他捆绑起来。这些虚空的丝线明显强度上要比河流里存在的小蜘蛛的丝线强度更大。蔡有云后来被捆绑一次之后依旧是无法挣脱,最后是依靠能量体分身的轮流砍伐才把丝线砍断。
可想而知,以蔡有云目前的能力依旧是无法与虚空中的存在所对抗的。
不仅如此,之前连划痕都无法制造的血管壁对于现在的蔡有云来说变得似乎脆弱了一点,他能够在血管壁上刻字了,但是其厚度对于他来说仍旧犹如大石头一般的坚硬。
不过为了自己的安全着想,他已经成立了一支小型的挖矿小队,专门在血管壁上凿开一个小型的通道,看看自己能不能挖出到达体外的通道。
这只是蔡有云的一种尝试。俗话说狡兔三窟,他也要留给自己多条后路,以防到时候受到免疫系统的围攻。
上次的能量暴雨他获益匪浅,不仅自身的能力上升了一大截,而且拥有的分身数量也比之前扩大了十倍,更多的分身帮助他建造堡垒和收集金色能量,让他的能力提升速度变得更加快了。
现在他已经明白到这个世界的套路了,唯有不停提升自己的实力,才有机会在这个世界冒头,要不然他只能止步于细胞的大小。
这是一个更高维度的异空间,连原子空间的宇宙好几百亿光年的距离在这个维度空间也只是一个小点的大小,根本不是同一级别的维度。
就像是三维空间宇宙里的一颗微尘,虽然体积很小,但是还是存在的。
现在分身们都是前往心脏海域去打捞金色能量,在和静脉相连的海域,是一片宁静的超级大海域,与另外一边动脉相接的海域的惊涛骇浪不一样的是,这边风平浪静,特别适合蔡有云在此处收集能量。
除了上次能量暴雨刮起了滔天巨浪和龙卷风之外,后来再也没有出现过一次风浪了。
而且从上次能量雨过后,心脏的静脉海域里便充满了机体来不及收集的金色能量粒。现在更像是一个金色的海洋。
金色的海洋看上去平静,但是实际上却隐藏着大量的危险。蔡有云的分身船队已经遇到过好几次被海里的生物攻击,它们都是各种在体内繁殖的细胞,长相有些像鱼类。
可以说在这个巨人的体内竟成了一个新的星球世界的模样,有海上生物也有陆地生物,大多数是以细胞大小的形态存在的。
这些海洋生物和机体是共生的关系,也不会主动攻击机体的细胞。因为一旦攻击了机体之后,这些微生物就会被细胞所标记,进而受到免疫系统细胞的追杀。
所以说敢于伤害机体的生物都已经被清理掉了,剩下的都是和谐共处的各种微生物。
但是不攻击机体细胞的它们不代表不会攻击海洋里的其他微生物,为了能够获取到更多的能量,这些微生物都会占据一定范围的海域作为自己的基地,一旦有敌人来犯就会集体攻击。
蔡有云的分身船队在海洋里航行的时候就遇到过不少这样的情况,一不小心闯入了某些微生物群体的势力领域,被对方围攻,一番战斗之后丢下不少伤亡分身后才可以离开。
分身的损失自己可以批量生产,只要有能量供应就行,但是让蔡有云揪心的是要是好不容易收集到的一船能量被这些海洋微生物攻击后船毁人亡,收集的能量也重新掉落大海,不仅浪费的收集的时间,还让蔡有云的计划严重受阻。
一船的能量收集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加上海洋里强敌环伺,自己能在虎口里面夺食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
但是在海洋里有一种生物是例外,那就是眼前的小旋涡,这些袋子形状的细胞可以肆无忌惮地吸取海里的能量粒,主要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靠山就是免疫系统。
一旦有旋涡细胞被攻击的话,对应的微生物就会被标记,进而受到了大量免疫细胞的追杀。
试过了几次之后就没有微生物胆敢以身试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