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傍晚时分,村长和媳妇两人一起去了楚家一趟,把结果告诉了楚宁,说那几家都同意这样做。
楚宁听了,放心了,也说自己明日会去买布,后日早晨让婶子们来做活。
村长还说村里的长辈们也同意卖那座山,光秃秃的一座山在那里放着,村民们也用不上,大家去南山和西山的多,楚家要买,没意见。
何况,村里的年轻人们还能去做活赚钱,是好事。
听到这样,楚宁点头,又让了一步,她告诉村长,明年打算去山上给自家干活的,过年要是没钱的,可以来找她,先签个短工契约,可以预领半个月的工钱先过年。
村长一听,应下,说他先去帮着问山的事,只要楚宁买下,他就把这个消息告诉那些困难户,看看他们自己的抉择。
楚宁笑着说如此甚好!
一切大事都有了解决的办法,村长开心,楚宁也开心了,各自去努力去了。
当天夜里,楚宁自己试着画了工服的样子,外面跑堂的她决定还是做成短打,做活也方便。
厨房的,还是要做带袖子的大围裙,颜色要做白色的,显得干净。
厨师帽,袖套,口罩都要配备。
...
第二日,楚衍赶着马车带着楚宁往镇上去了。
楚宁直接让他去了赵温玉的布庄。
赵温玉正好今日在铺子里,见到她来了,赵温玉笑着迎上来叫清清姐。
楚宁跟她寒暄了一番,说明了来意。
赵温玉懂了。
“要是打算做厨师服的话,有这些粗布就可以了,又厚又耐磨,白色和蓝色都有。”
楚宁看过,点头。
“行,我按照十套来准备,后期慢慢都要用到的,你算一下用几匹布。”
“好,这个短打,用这个中厚的棉布就行,软一些,但也厚实又好用,有黑色,青色,灰色和深蓝色,还有酱红色,清清姐看看用哪个颜色?”赵温玉问。
“青色吧,配深蓝色的领口和袖口。”楚宁看过颜色后,决定用青色。
“行!”赵温玉觉得楚宁用颜色都很大胆,别人家小二和厨房里用的都是暗沉的黑色和深蓝色,她都用亮色和浅色的。
不过,想想好像也挺特别的,她痛快的去帮着楚宁算用多少料子。
最后,楚宁又挑选了做衣服的料子,紫蓝色的,深蓝色的,枣红色的,她自己则是挑了水蓝色的。
给楚氏挑了簇花团锦缎,给楚衍挑了回纹锦,自己挑了梅花锦,给小七挑了纯色锦。
这四匹布,她打算他们四个人一人做一身能拿的出手的衣服,出门时或者重要场合时穿一下。八壹中文網
平时穿的衣服,她都是挑的细棉布,在村子里,细棉布也已经很出挑了。
村民们基本都是好几年才做一身新衣,还都是粗棉布的,便宜又结实,平时穿破了,也是补了再穿。
这些都选好后,她又多买了二十匹做被褥用的棉布和棉花。
按温玉的说法,这些布一匹能做三床被子,二十匹,足够了。
这些,她是为那些妇人们准备的。
过年前,她们帮着自家做好衣服后,她打算一人送一些,也就是她之前说的奖励。
楚衍笑了一下,这丫头心地善良的很,那些人们之前在她们娘俩困难时,可没这么帮助过她们。
楚宁看出了他的想法,回去的路上告诉他,“放心吧,我的东西从来不会白给人,白白给的东西,会养刁她们的胃口,也会把我们娘俩当冤大头的。”
“这些东西我先备着就是,就是没送出去,我们以后也可以用不是?”
楚衍听了,笑了笑,这回放心了。
两个人拉着满满一车东西回了村,这些布,楚宁一共花去了三十多两,这还是赵温玉给她少算了不少。
棉布棉花都不算贵,贵的是那几匹锦缎。
但楚宁认为该准备的,就要准备,她记忆里的楚氏以前在京城,那可是在相府里锦衣玉食长大的。
虽然如今环境不同了,但她会努力,也希望她们能过上精致的生活。
楚氏见到买回这么多布,眉眼间都是笑意,尤其在看到那几匹锦缎时,神色怔了一下。
抬头对上楚宁望着她的笑意眼神,楚氏叹息了一声,顿时懂了她的意思,这个女儿,太懂事了。
饭后,娘俩就开始忙着裁衣服,裁厨师帽,袖套围裙这些。
白色的厨师服,搭配蓝色的围裙和袖套。
这是她今天听取了赵温玉的建议决定这样搭配的。
第二日一早,村长媳妇带着十个妇人来了楚家。
众妇人见到楚宁和楚氏时,还有些不好意思和拘束。
毕竟过去的五年,她们背地里也没少说楚氏和楚清的坏话,也没少警告自家男人碰到楚氏不许和她说话,生怕楚氏勾搭自家男人。
“清清,你叔让我给你把人带过来了,今天有十个人过来做活。”村长媳妇笑眯眯的走向了楚宁。
“行,各位婶子去跟我娘报一下名字,说明是谁家媳妇,然后去洗手,准备领活做,工钱村长叔说了吧,做一天是三十文,不管饭,大家第一天可能慢些,把活做仔细点,第二三天熟练了后就会快了。”
“不会的及时问我娘,做错了的,还得拆,浪费时间。年前把活做完了,大家可以领了钱好过年,行不行?”
“行,感谢清清了,谢谢你帮我们。”有两个妇人赶紧感激的说道。
楚宁看过去那两个人,笑了一下,“谁家都会有困难,大家互相帮助吧,我和我娘几日间也一下子做不起那么多东西,你们能来做工,也算是帮我们了。”
众人一听楚清这么随和,也没计较以前的,心里的压力顿时没了,都不好意思的笑笑。
等把这些妇人都安排好在西厢房的那间空屋内和楚氏的屋内做起了活来,村长媳妇放心了,笑眯眯的告辞了楚氏,走了。
楚氏就两个屋子转着检查她们做的结果,有不对的,就赶紧指正一下。
之前盖房时她们也在一起做过一段时间的饭,今日又经过一日的相处后,她们也都更熟悉了,觉得楚氏是个很好相处的人。
女人们言语间也就放松了下来,都与楚氏有说有笑的了。
当然,最多的话语,还是羡慕楚氏有个这么有本事的女儿,能让她娘住上青砖大瓦房。
“楚家嫂子,你家清清今年十几啊,说亲事你有什么要求啊?”有人就笑眯眯的询问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