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见到黄盛的人是周灿,隔壁村的,王艳霞外婆家就在那个村子,算是她的外家。按辈分来算,周灿还得叫王艳霞一声姨。
小伙子年纪不大,二十五六岁,读了技校,在另外一个厂子里当初级技术工人,日子比黄盛这种赚苦力钱的好过一点。因为沾亲带故的,两个厂子相隔又不远,都在海城北郊,故而两人时不时也会相约一起返乡、回城。
“阿灿?不可能,那孩子见着我们可亲热了,那年清明上山碰到他,他们去得早,我们去的时候他们都回来了,他还自告奋勇帮我们除草哪。他家跟我们家也没什么钱财往来,要说经济条件,他们家还比我们家好呢,我们有什么可给人图的?他也没理由要害我家老黄啊!”
傅沅等人能想得到的这一层并不隐秘,警方也能想得到。
周灿被警方盘问了好几次,也没发现什么破绽。反倒是那个顺路送黄盛下山的邻居,他也佐证,当时是有辆土黄色的中巴过去了,他还跟黄盛说了句“又要等多半小时,要不要我送你去那边坐大巴?”当时黄盛拒绝了,坚持在那里等中巴。
只可惜,等车那附近没有监控摄像头,那里也不算是正经车站,没有站牌,就是个约定俗成的停靠站,招手即停的那种。所以,也没有其他等车的乘客能证实,到底黄盛当天在那里等了多长时间车,以及,他到底有没有平安上车。
也就是说,如果黄盛确实已经身死,当前已知线索都是真实可靠的,那么,可能性大致有几种:
一,短信是他本人发的,发信时黄盛可能只是进了海城市区,因为某种原因提前下车,并未进入客运站监控范围,遇害地点在下车点到工厂的路上;
二,短信是本人发的,发信时很可能就是死亡的前一刻,黄盛离开时可能已因为某种原因心存死志,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自杀,至今遗体也未被发现;
三,短信不是本人发的,黄盛在候车时遇害,作案动机最大可能是财杀,歹徒路过时突生恶念,藏尸地点可能是附近的山林,也可能被运送到其他地方;
四,短信不是本人发的,黄盛在海城遇害,作案动机可能性增多,如情杀、仇杀、财杀。毕竟黄盛在海城打工多年,和妻子长期两地分居,若是有什么相好的也不足为奇,跟他人结下仇怨的可能性也不是没有。
总的来说,要么他杀,要么自杀。前者可能性大于后者,时间、地点的组合非常多,可以说,调查难度不小。
但王艳霞一口否定了“自杀说”:“不可能,我们一直都好好的,他这次回来也不见他心情不好,跟两个孩子也是有说有笑的。这栋房子,他失踪前一年攒够了钱才建起来的,没借亲戚朋友一分钱,他说怕我在村里不好过……”
说到这里,她眼里终于有了一层薄薄的水雾,又很快摇头将其甩开。
“反正,他绝对不可能背着我们自杀的,决不可能!”
因新来了个委托案,众人便也不急着回青州了,决定再住多一晚。
梁景城本来想先行离开,但邹杰兴致勃勃地表示,不管黄盛是遇害了还是活着,这案子肯定有蹊跷。到时候,他们没准也能拉个新客户,坚决要赖着不走。梁景城不知怎么的,也改口留了下来,只是威胁邹杰,如果耽误了时间、却没揽到这笔生意,他要按天扣邹杰的工资。
于是,众人就在“别野”里开始了头脑风暴。
“……但那条短信始终让人很在意,总觉得哪里怪怪的。”
傅沅沉吟片刻,“小胖子,你最喜欢关注这类社会案件,你说说,这些年来的凶杀案里头,凶手事后还用被害人的口吻、手机给其家属朋友发短信报平安,这种事发生几率是多少?”
袁昕想了想,言简意赅道:“估计不超过千分之一吧。”
段壁人撇撇嘴:“大多数作案的凶手都没那个智商吧?基本上,杀了人之后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卷了钱财跑路,会记得毁尸灭迹的已经是凶手中的佼佼者了。还要故布疑阵,拖延时间方便自己逃逸、加大侦查难度,这等凶手已经算是高智商犯罪,都可以改编成电视了。”
“也不一定。”
梅方道:“几年前不就有个高材生,杀了他妈妈,然后以他妈妈的名义跟很多亲戚借了一百多万,还跟他妈妈的单位递了辞职信,最后卷款逃出国,前阵子才落网吗?”
“没出国,是打着出国的幌子借钱,这几年凶手一直在国内,用假身份证过日子。”梁景城纠正了一点细节。
“是人都会有盲区,尤其是对亲近的人,防备心简直少得可怜。”
段壁人隐隐感觉傅沅的话意有所指,狐疑地瞟了她一眼,却没看出什么来。
“话说,有没有可能黄盛是被人骗进传销了?”
他刚说完这句,又马上自我打脸:“不对,也不可能。传销骗钱的第一对象是亲戚朋友,怎么可能销声匿迹这么多年?除非黄盛在传销组织的威逼利诱下没有屈服,被他们做掉了……”
梅方翻了个白眼,只可惜被墨镜挡着,谁也没看到。
“你想太多了,现在的传销组织已经很人性化了。你死活不肯配合,不给人家创造利益,人家还得管你吃喝拉撒,多不划算啊。再说了,人家主要是为了搞钱,喊打喊杀的事情风险多高。现在国家法律不完善,被抓到才五年吧,故意杀人说不定要上电椅的。”
袁昕提议:“要不,咱们去村子里转转?”
众人分头行动,在村里户户不落地走访了一圈。
村子里人不算多,多数都是中老年人和小孩,年轻人多半出去了,去镇上、县城甚至是附近的城市里工作生活,留下来的人就靠着种果树、卖山货、还有就是像王艳霞这样开农家乐过活。
因为人少,村头村尾没人不互相认识,更别提黄盛这么个大活人突然消失了,当年警方调查时还进驻过村里,掀起一阵轩然大波,基本上,连七老八十的那几位都对此事印象深刻。
提起王艳霞,大多数人都是夸的。
尤其是黄盛的堂伯父,对王艳霞赞不绝口:“阿霞是个好媳妇啊,结婚这么些年,没跟婆婆红过脸。你不知道,阿盛他爹死的早,他娘看他看的紧,阿霞刚嫁进来的时候对人家动辄不满意,但阿霞从来不跟她计较。”
“他们建新房子前,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她婆婆去世前犯了糊涂病,干不了活,有时候还会走丢,她从来没怨过谁。就是对我这个隔房的老头,逢年过节也会送点东西。”
“阿盛人失踪了多久,她就等了多久。我听人说,失踪这么多年,已经算是死了,可以再嫁人了。她娘家人也劝过她,可她死活就是不肯,带着两个孩子就这么过着。”
“我们村搞农家乐,她还是第一个人呢,这孩子脑筋灵活,人好,就是命苦啊!不像我儿子娶的那个败家媳妇,撺掇着早早分了家,就住在隔壁都懒得正眼瞧我。她男人不回来她就当我死了,整天就在手机上买东西,隔三差五带着孩子回娘家。要不是我身板还算硬朗,我就是饿死在家里她也不知道……”
夸着夸着,黄老头的重心却不知不觉偏移到吐槽自家媳妇上来。
当梅方委婉提起“情杀说”的可能性时,老头子胡子抖了抖,一下子变了脸。
“瞎说!阿霞没什么对不起阿盛的,就是他们过不到一起去,那也是阿盛的问题。那小子在外面打工,谁知道有没有搞女人。”
黄老头又指了指斜对角那栋桃粉色的三层小楼旁边的小平房。
“之前,我那个弟妹,就是阿霞的婆婆,她还没去世之前,他们住的老屋就在那里。我天天看在眼里呢,阿霞不是忙家务活,就是跟村里其他女人一起做手工,再不就是陪孩子,基本上就没闲下来过。阿盛不在家的时候,她连只公蚊子都不放进家门,最多在院子里说话,左邻右舍都看在眼里的。”
到最后,还板着脸教训梅方:“小伙子,你年纪轻轻,说话嘴上没个把门,小心以后摔跤了没人扶!哼,我老头子没念过书,却也是上过战场的,见过的世面比你多多了……”
被“夸”成小伙子的梅方先是一喜,也不计较对方骂他,再听到后半句,更是惊喜,又连忙为自己刚刚的话开脱。
“老班长,其实我不是这个意思。我刚刚是想说,没准黄盛他在村里,或是别的什么地方跟人有关系,因为争风吃醋弄出来的祸事……”
黄老头这才心满意足。
从这一家出来,梅方刚好迎面碰上从隔壁出来的傅沅。仔细一瞧,那家人可不就是刚刚被黄老头指点了一通的儿子媳妇家?
“小傅,问出什么线索了没?那家的女人,应该是黄盛的堂嫂吧?”
傅沅点点头,脸上却有点一言难尽。
她左右张望了下,见没有旁人,尤其是王艳霞和其子女不在,又示意梅方走远点,这才压低声音汇报工作。
“黄盛的堂嫂说,王艳霞这几年跟一个姓林的男人有点不清不楚。而且,两个人还是小学同学。那个男人的老婆好像是七八年前去世的,说是生肝病。”
梅方问:“怎么个不清不楚法?”
傅沅想了想,直接原话转述:“那男人叫林满,是个泥水匠。平时住镇上,方便接活,可能一个月才回来一趟。王艳霞之前想搞农家乐,要在旁边建个小屋子给自家住,再把三层小楼重新装修布置一下,就请了那男人来做。建房子、装修期间,林满在村子里待了整整两个多月,两人朝夕相处。完。”
梅方嘴角抽抽着将方才黄老头对其媳妇的评价转述给傅沅,后者不禁也对这含糊不清的证词产生了极大的怀疑。
“这……该不会是堂嫂嫉妒公公偏爱的王艳霞,这才说她坏话吧?真是叫人不知说什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