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的手,微微颤抖着。 他已经猜出嬴息此举的真正用意。 是科举制和分封制之争! 没错,不是科举制和举荐制之争,而是和分封制之争! 眼下的大秦,虽然科举制已经开始,甚至许多人已经感受到了科举制带来的好处。 但毫无疑问,还是有一批人,是希望能够回到周朝时候的分封制的。 这其中,最坚定的,就是他荀子! 他的想法,已经不单单是恢复举荐制,而是恢复到分封制! 在他看来,分封制,才是最好的治理国家的方式。 这种方式能够让那些有才能的人人尽其用。 所以,他在暗中拉拢了一批有这个想法的人。 甚至在向弟子们传道授业解惑的时候,在任何可能的时候,都对周朝之礼多家夸赞。 如今的这些弟子,对于荀子的话自然坚信不疑。 对于周朝,也多有向往。 可以说,如果能够再给他几年时间,那么他相信,这天下的人,都会相信分封制才是最好的。 到那个时候,这天下,将会重新回到他们儒家的手上! 哪怕他这个领头人死了,但只要那些儒家学子还在,这个希望就不会破灭。 可现在,嬴息已经看穿了一切,所以要对天下所有人儒生动手。 这正是荀子绝望的原因! 嬴息的想法,正是如此。 如今天下的儒生,已经形成了一股极为庞大的势力,在暗中流动。 他看过这次科举中不少考生的答卷,其中就有一部分人明确地表现出了对周朝之礼的崇拜。 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虽然没有明确说周朝之礼如何之好,但却点名了如今的不好。 其中的意味,不言而明。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让嬴息意识到儒家的思想,已经在这些学子之中占据了很大一部分。 这个势头,必须遏制! 这些人,必须杀! 以前,他还对荀子有所顾忌。 并不是因为荀子的实力,而是因为荀子那一呼百应的能力。 如果自己之前对荀子动手,那么天下读书人是绝对不会站在自己这一边的。 毕竟,不论有没有学习荀子的知识,但荀子的身份地位就摆在那里。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过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尤其是为读书人打开了一扇进入庙堂的科举制大门之后,读书人的想法,已经变了。 之前,他们读书,只是也只能为了修身。 而读书读的最好,只是最渊博的荀子便是他们最崇拜的对象。 但现在,标准变了。 能够在考试中脱颖而出的,才是他们的目标。 如此一来,对于荀子的崇拜,便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 而且如果因为荀子而让自己无法参加科举,这个代价,许多读书人就要掂量掂量了。 而嬴息,为了这些人不要有什么后顾之忧,更是直接将荀子勾结叛贼的罪证拿了出来。 这样一来,荀子只会为天下人所唾弃,除了那些死忠粉之外,不会有任何路人对他有好感。 荀子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如此绝望。 不仅要杀他,还要将他的名声彻底毁掉! 嬴息,好狠的心!好辣的手! 但此时,嬴息为刀俎,他为鱼肉。 一切的一切,都已经结束了。 谁让他是败者? 荀子闭上眼睛,已经放弃了抵抗。 见荀子已经认命,嬴息没有丝毫意外。 “韩信,自今日起,我大秦境内,凡儒家弟子,尽数诛灭!”
嬴息高昂的声音,让整个学宫中的人听得清清楚楚,然后。 哗—— 整个学宫,直接炸开了锅。 所有学子都不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儒家弟子,尽数诛灭? 外面的学子冲进学堂,看着嬴息,又看着荀子。 当看到荀子脸上战败的神色之后,脸上的表情便从震惊、愤怒变成了惊恐、绝望。 但也有弟子不服,怒视着嬴息:“你要干什么?你要干什么!”
对于这些人,嬴息懒得和他们对话,只是对韩信示意了一下。 韩信往前一步,瞪着那些学子。 “荀子勾结叛贼,意图反秦!罪恶不赦,诛十族以警天下!”
韩信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活下来的,身上的杀气往外一放,便将学子们吓得连连后退。 当听到荀子犯下的罪之后,学子们只能闭上嘴巴。 他们虽然没有去看,但数月之前,咸阳城外斩杀八万贵族的事情,他们可是清清楚楚。 这绝不是在开玩笑! 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有的学子浑身一软,直接瘫坐在地,然后抽泣起来。 谁也没想到,在学宫之中,也会迎来灭顶之灾! 荀子已经放弃,他很后悔。 为什么自己的实力,不能在强一点? 为什么自己暗中安排的速度,不能再快一点? 这两个但凡做到一个,他今天也不会败了。 只能说,天意如此。 想到这里,荀子突然睁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嬴息。 “太子殿下,你屡犯杀孽,难道不怕报应?”
“报应?”
听到这两个字,嬴息脸上的神色,缓缓变得琢磨不透起来。 然后,出乎荀子的预料,嬴息突然反问了一句:“你觉得,负责报应的是谁?”
荀子没想到嬴息会这么问,愣了一下后道:“当然是天!是神!”
“哦。”
嬴息点了点头,随后冷冷一笑:“那你觉得,这天,能奈我何?”
“那神,又能奈我何?”
荀子的话,让在场众人全都惊呆了。 好半天,荀子才颤抖着道:“你……你竟然不敬畏天地神灵!”
“呵呵。”
嬴息不屑一笑:“敬畏他们?如果他们真的有你说的那么厉害,我之前杀了十万人之多,他们在哪?”
“你可不要告诉我,他们也是欺软怕硬的。”
轰! 荀子如遭五雷轰顶,整个人直接愣在了原地。 嬴息的话,让他的世界观,彻底崩塌了。 是啊! 如果真的有报应,那么嬴息早就应该受到了! 现在,他却依然好端端的站在这里。 那就只有两种原因。 一,报应之说,并不存在。 二,负责报应的神,欺软怕硬。 不论是哪一个,荀子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随后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