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抗日之父子上阵 > 第六百九十九章 攻打南昌城的计划

第六百九十九章 攻打南昌城的计划(1 / 1)

第九战区,第三战区,甚至是第五战区同时被波及到。重庆统帅部令,战区内的各级战斗部队,全部参战,务必保证长沙守住,绝对不能让湖南落入日寇之手。李阳手里头拿着一张电报,眉头紧皱着,嘴里头忍不住嘀咕道:“重庆统帅部干嘛给我也发个电报?”

“老子和他们有关系吗?”

一旁的老猫想了想,然后小声说道:“老大,还是有点关系的,毕竟咱们名义上归他们领导。”

“娘的,以前打新四军的时候,他们可不是这么说的,现在居然命令到老子头上了,这是真把我当狗了呀。”

汪汪汪——门口有一条狗叫了起来,李阳的脸色也顿时黑了下来。“把那条狗下锅!”

“……”门口的狗都被李阳给吓到了,然后不敢吱声,只敢原地转圈,因为它的嘴巴被硬生生的给捆上了。虎子坐在李阳面前,脸色也不太好看,不过他的大局观还是有的,小声的问道:“老大,到现在看来,我们不可避免的参与长沙会战,重庆统帅部那边的命令我们应该遵从还是不遵从呢?”

没想到李阳直接把旁边的凳子一踢,淡淡的说道:“听什么听?听他们的,最后死的连骨头渣子都没有,这一场战斗,我们只遵从大层面的指挥,小层面的指挥,咱们都不要听了。”

李阳的想法很简单,那就是协助国军打这一场长沙会战,但是主动权一定要牢牢的握在自己手中,否则一旦失去主动权,接下来就算不任人宰割,也会被当成炮灰。鬼知道这几年南方战场是怎么打的,明明战斗力不差,结果打的就差的不行,谁也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但是李阳大致了解一些,首先就是跟派系之间的不和,再有就是军队吃空饷严重,军政部名单上的各个师,其实战斗力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强。中央军还好一点,毕竟训练充足,武器装备和后勤也顾得上,再差也差不到哪去,但可怕的是,有些中央军,他就是不打硬仗啊。没实力不打硬仗也就算了,关键你有实力也不打,这才是最蛋疼的。地方军阀的部队就更不用说了,缺枪少弹是常态,关键战斗力还参差不齐。至于吃空饷……这一点应该不存在,他们压根就收不到多少军饷。最关键的是,大多数地方部队的虚报人数太多了,有些师说起来是一个师,但实际兵力只有一个团。可是重庆统帅部在规划任务的时候,却把它当成一个师来用,这tnd怎么能完成任务呢?李阳这边就不一样了,鉴于他的独立旅上次打过一场大仗,重庆统帅部也把他们划分为一个师的战斗力,妥妥的当成一个师来用了。还让他们在战斗开始以后,要想尽办法增援长沙方向,务必保证长沙万无一失。听到这话李阳都想吐血,长沙距离他这边还是很远的,光补给线都是一个问题,更别说其他的了。而且他们这附近也有鬼子,万一这附近的鬼子也赶过去增援,怎么办?到时候他们一定会面临两头夹击的,所以李阳选择不听从小层次的指挥。打鬼子那是一定的,协助长沙会战,那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但具体该怎么打?他自己说了算。“老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们下一步的安排是什么?”

虎子知道李阳的脾气,已经决定的事情是绝对不可能再更改的,尤其是这种涉及整个部队安危的命令。李阳走到地图面前,看到上面的几个圈,然后朝着老猫喊道:“老猫,情报工作做的怎么样,有没有查清咱们这附近的鬼子到底有什么意图?”

“老大,南昌城里面的鬼子暂时还不知道有什么意图,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他们已经从长江沿线运过来许多的物资,十有八九也是想增援长沙方向。”

听到此话,李阳的眉头一下子皱了起来,随后指着南昌方向说道:“就它了,南昌城,日军第幺零三师团,这就是我们下一步的目标!”

“(⊙o⊙)啥?老大,幺零三师团可是有着一万多的鬼子呀,按照咱们目前的实力,如果想要消灭他们的话,也要付出不小的代价。”

独立旅现在的战斗力虽然很强,可是还没有强大到以前新编第五师的那种程度,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新兵没有参加过战斗,对付日军一个一百编制的师团还是有点吃力的。“我当然知道我们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可是这场仗我们非打不可,你们来看看形势,幺零六师团,虽然现在有三个联队,但他们分别驻扎在三个地方。其中离我们最近的是安德县城,另外两个分别是九江县城和南昌城。他们都在我们的东边,如果想参与这一次会战,势必会路过我们的防区,所以这场仗我们还有的打。”

李阳现在不会想着硬碰硬,毕竟他们的实力还是有差距的。其中最明显的一点就是机械化程度和火炮规模。独立旅到现在都只有一个炮营,火炮的数量远没有以前多,要不是前段时间有了一定数量的缴获,估摸着现在炮筒子都空了吧。“这样也好,咱们可以在鬼子的必经之路上埋伏他们,只要他们想往西增援,就一定会经过我们的埋伏区。”

老猫重重的点了点头,攻坚战肯定是不能随便打的,鬼子是一个师团不是一个大队。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