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故圣人立事[1],以此先知而揵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计谋,先取《诗》《书》,混说损益[2],议论去就[3]。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4]。外内者必明道数[5],揣策来事[6],见疑决之,策无失计,立功建德。治民入产业[7],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8],下乱不悟[9],揵而反之[10]。内自得[11],而外不留说[12],而飞[13]之。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14];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15]为大仪[16]。
注释
[1]立事:建立事业。
[2]先取《诗》《书》,混说损益:引用《诗经》和《书经》来验证自己的学说。
[3]议论就去:经过讨论,最后决定是否应该做。
[4]欲合者,用内,欲去者,用外:欲,想;合,与离相对。指根据想法来运用力量。
[5]外内者必明道数:在决定内外大事时,必须明确道理和方法。
[6]揣策来事:推理判断未来的事情。
[7]产业:产,谋生,财产;业,事情,经营功绩。
[8]上暗不治:暗,昏暗。全句是说君主昏庸,不能推行善政。
[9]下乱不悟:乱,昏乱,糊涂。全句是说人民掀起叛乱而不能分辨事理。
[10]揵而反之:固执己见,事与愿违。
[11]自得:自以为自己聪明,得计。
[12]不留说:不接受他人的主张。
[13]飞:表扬。
[14]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命,召令;自来,指君主有令召来。御:防御、抵制,这里是指拒不接受。
[15]退:保全、完成的意思。
[16]大仪:好办法,大原则,秘诀。
译文
圣人立身处世,都以自己的先见之明来议论万事万物。其先见之明来源于道德、仁义、礼乐和计谋。首先摘取《诗经》和《书经》的教诲,再综合分析利弊得失,最后讨论是去还是留。要想与人合作,就要把力量用在内部,要想离,就要把力量用在外面。处理内外大事,必须明确理论和方法,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在运用策略时要不失算,不断建立功业和积累德政。要善于管理人民,使他们从事生产事业,这叫作“巩固内部团结”。如果上层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纷乱,不明为臣事理,各执己见,事事抵触,还自鸣得意;不接受外面的新思想,还自吹自擂。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朝廷诏命自己,虽然也要迎接,但又要拒绝。要拒绝对方的诏命,要设法给人一种错觉。就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旁人看不出你想要干什么。在这种情况下,激流勇退是最好的方法。
鬼谷锦囊
在当代,利益是人们追逐的首要目标,为了利益,人们难免会自私自利,所以每个人都难免会遭遇钩心斗角、明争暗斗,在这种际遇下,如果你想做个温和派、中立者,那么不妨借鉴一下古人应付危险、化险为夷的明哲哲学,这对于现代社会中每一个人保存自己、从而运用自己的才干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非常有利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先见之明,就不能在做事之前做好必要的策划和准备,没有先见之明,也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把握先机、占领市场。
延伸阅读
“圣人立事,以此先知而揵万物。”聪明的人做事一定要有先见之明,针对不同的对象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包括“揵而内合”“揵而反之”“飞之”“迎而御之”“因危与之”,等等。
拥有先见之明,在生活上才能避凶趋吉、趋利避害,在工作上才能事半功倍,在敌我斗争中,才能先发制人、克敌制胜。
在吴越交战之时,吴王夫差活捉越王勾践回国。吴王军师伍子胥,力奏吴王杀掉勾践斩草除根,但吴王不听,并且最后还将伍子胥处死。临刑前,伍子胥嘱咐将其双眼高挂城楼,他要亲眼看到越王勾践反攻回来。后来,勾践卧薪尝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振兴国政,结果果然“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夫差不仅没有先见之明,而且刚愎自用,不听伍子胥先见之良言,结果放虎归山,为越所灭。
拥有先见之明,不仅可以取得政治和军事上的胜利,还可以明哲保身,在尔虞我诈、钩心斗角、明争暗斗、纷繁复杂的官场上保全自己。
张良素来体弱多病,自从汉高祖入都关中,天下初定,他便托词多病,闭门不出。随着刘邦皇位的渐次稳固,张良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帝者宾”的地位,遵循着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处事原则。在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古训。
当初汉高祖刘邦在论功行封时,曾令张良自择齐国三万户为食邑,张良辞让,谦请封始与刘邦相遇的留地(今江苏省沛县),刘邦同意了,故称张良为留侯。
张良很有先见之明,深谙“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哲理,而且他深知刘邦的为人,所以选择了功成身退,因此避免了韩信等人的悲惨命运在自己身上上演,可谓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