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少年帝国 > 治安对策篇

治安对策篇(1 / 1)

如当时远在梁国的贾谊看到刘恒这封国书,或许他会马上朝天高呼“郁闷!简直是太没道理了”事实证明:贾谊喊打也不是全无道理的。八一小说网w<ww.刘恒和冒顿刚渡完一段甜蜜的政治蜜月,冒顿单于竟提前作别人间,乘鹤西去了。理所当然的,冒顿儿子稽粥接班,当了匈奴大单于,号老上单于。而给汉朝带来**烦的,就正是这位老上单于!让我们回想当初娄敬主张和亲时是怎么对刘邦说的“要想汉朝边境无事,只能寄希望于冒顿的后代。因冒顿娶的是汉朝的老婆,冒顿生的儿子就是汉朝的外孙,哪有外孙狠心打外祖父的”如娄敬还活着,他就会马上现:这简直是天大的屁话!因真实的情况是:老上单于不但要打汉朝外祖父,甚至打你还没商量!匈奴新单于上任,汉朝又得一番忙活了。尽管从条约上说,汉朝和匈奴是兄弟关系;从辈份上说,汉朝是匈奴的外家。但汉朝心里明白:条约不能当饭吃,外家不能当蜜喝。该拉拢的还得拉拢。就像和亲这事,必须继续奉行到底!所以老上单于一上任,刘恒就忙着选翁主。所谓翁主,就是宗室亲王的女儿。刘恒当然舍不得自家的女儿。但让刘恒万万想不到的是:此次选翁主,竟选出了留名史册的中国第一个大汉奸!此人,宦者、燕人中行说!当时情况是这样的:翁主出嫁,中行说不知倒了什么大霉,偏偏被汉朝有关部门领导看中他,要他陪嫁去匈奴。中行说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他向上头请求“我不想去,可不可以派别人去”上头的回答是“不行!你不想去也得去”无奈的中行说悻悻上路,临行前放话“汉朝廷既不顾念我,也休怪我将来助胡害汉呢”果然,中行说一到匈奴,马上就向老上单于投降了。而他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帮助匈奴去中国化“匈奴人众比不过汉朝的一个大郡,现在却能独霸一方,正因平常衣食不必仰给于汉,故能兀然自立”于是对穿的,那时匈奴人都喜爱汉朝的绸缎。然而中行说却说“不要赶汉朝这潮流了,这玩艺一不耐用,二则需从汉朝进口,授权柄于人手,国之大忌。所以应穿匈奴传统的毡毯皮袍”对吃的,匈奴人喜欢吃汉朝食品,中行说却说“汉朝那些玩艺没什么好吃的,应通通抛弃,改喝匈奴传统奶酪”如婚俗,汉朝人认为匈奴父子同睡一个毡房,父死,儿子娶后母;兄弟死了,活着的兄弟娶死者的妻子等等,这些都是不文明的,为什么不去掉这些陋习呢?中行说却反过教训汉朝人“你们见识太少了吧?匈奴人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表达手足情亲,懂不”如外交,汉朝写给匈奴的国书,长一尺一寸,上写“汉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匈奴的国书则没有一定制度。中行说教老上单于制成的国书标准是长一尺二寸,所加封印也比汉朝的国书阔大,上写“天地所生,、日月所置匈奴大单于敬问汉皇帝无恙”中行说如此大张旗鼓地开展去中国化运动、保持匈奴人习俗,无非是为了不让匈奴依赖汉朝。不消多说,他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借刀杀人,以解心头大恨!由此看,匈奴跟汉朝再次翻脸的时光,将不再遥远了!汉文帝7年(bc173)尽管贾谊受到了如此不公的待遇,但身在长沙,贾谊还写出《吊屈原赋》《服鸟赋》,那是对个人身世苍凉的纪录。现在时过境迁,当初落在座位上的服鸟留下的阴影已渐渐淡忘。反之,贾谊开始在梁太傅这一新的职位上,勤奋钻研专业,终于写出了一篇惊世骇俗的政治评论。这,就是著名的《治安策》。洋洋洒洒万余言,指出现今应痛哭的有一事:诸王分封,力强难制;应流涕的有二事:匈奴寇掠、御侮乏才;应长叹息的有六事:奢侈无度、尊卑无序、礼义不兴、廉耻不行、储君失教、臣下失御。我们不得不谈这篇政论,因它与后来的七国之乱有着莫大关系。贾谊创作《治安策》的内心驱动,源于刘兴居和刘长谋反事件。搞历史研究向来是贾谊的特长。贾谊从刘兴居及刘长的造反事件中总结出一个经典的历史经验,并提出了一个企图一劳永逸解决诸侯王造反的方案。贾谊总结的历史经验是:在历史的足迹中,凡是强大的封国,一定先反!贾谊这个“强者先反”论,其推论大约如下:造反者的野心与实力总是成正比的。比如长沙王,它之所以成为目前唯一生存下来的异姓王,主要是他实力小,形势不允许他有过分的野心。所以他们唯一生存之道就是对中央忠心耿耿,俯听命。再如周勃、灌婴、樊哙他们当初不反,也主要是他们实力不足。如当初刘邦封他们为诸侯王,肯定也会成为一个个野心家,最终被中央干掉。再往远点说,汉初异姓诸侯王当中,依次造反的人物有韩信、彭越、英布、卢绾。这四个人当中,韩信最强,所以他先反了;卢绾最弱,所以造反在最后。那么,针对此教训,有没有一套可行的方案,让诸侯王像长沙王那般当个听话的好王呢?贾谊的回答是肯定的:办法就是削弱诸侯国的权力!削权,是国家游戏中仅次于对外战争的高级游戏,亦是一种赌注较大的赌博。如尺度把握不好,就会国破人亡,连皇帝老本都亏进去了。但贾谊会告诉你:他的削权方案,不会出现以上耸人听闻的流血事件。在贾谊看来,只要大力对封国实行分封制,长此以往,诸侯国的力量肯定会越削越弱。道理很简单:封国如蛋糕,开始由祖辈一人包揽;祖辈生出两个儿子,那么实行分封制后,蛋糕就不得不割成两半;两个儿子又各生出两个孙子,那么蛋糕就继续对半切…以切蛋糕的方式进行继承遗产,这是符合中国人思维的。这样做的好处是:你有饭吃、我有饭吃、大家都有饭吃。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孔圣人提出的齐家治国理念“和”。于是,封国内部的王子王孙们得了利益,皇帝更得便宜。这样只有一个结果:中央越来越强,诸侯越来越弱。想造反?先掂量自己吧!或许有人会问:那么如各诸侯国联合起来造反呢?这个问题不要太担心。中国历史证明:所谓联合造反,先要考虑分成问题。一个诸侯王造反是死,十个诸侯王造反同样是死;但一个诸侯王造反如成功的话,得到的是一大块;如十个诸侯王联合造反的话,得到的不过是十分之一。付出成本与收益利润不成正比,肯定会吓退这些人。造反或成功的概率大大降低。或许又有人问:如某个诸侯国繁殖能力差,子孙太少,占在份额仍然很大。对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别担心,这个问题贾谊已做了周密布置。贾谊认为如出现此情况,保留其封国,但必须架空王位,由中央政府派出的国相主持国家行政,等到他们子孙多了,再授权他们。以上方案,如非用一句话来形容:那就是太有才了。然而可惜的是,刘恒此时没采纳这一建议。而采纳了《治安策》中提出的另一个建议:鼓励被废的诸侯或逐臣自杀。刘恒之所以接受贾谊这一建议,是因他之前吃了亏。比如流放淮南王刘长,如当初在拘禁之前就鼓励他自杀,那么就不会落下一个杀弟之名;再如逮捕周勃事件,如聪明一点,怂恿他也自杀了,就不会出现薄太后对他甩头巾破口大骂的难堪事件,更不会落下一个狡兔死,走狗烹的不良国君形象。写了那么多策论,竟然只用了一条!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不公的命运以及种种坏运气,似要联合起来,整死这位少年天才贾谊了…自杀的淮南王刘长身后留下儿子四人。如说刘恒对弟弟之死有愧疚之心,诚心谢罪;那么淮南王的爵位应该落到这四个小朋友之中的任何一位。可事实上汉文帝8年(bc172)5月11日,刘恒只把刘长的这四个儿子全封为侯,而不是王:阜陵侯刘安、安阳侯刘勃、阳周侯刘赐、东城侯刘良。当然,贾谊上疏反对封侯,贾谊的意思是应该让这四个小朋友安安心心的做百姓。不要说王,连侯也不该封。不过刘恒不听。但群众的眼睛是明亮的。不久,刘恒就突然听到一刺耳的民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相容”这歌谣当然是对刘恒杀弟的最好诠释,也是刘恒最不愿意听到的。对刘恒来说:他想洗去心灵的罪孽,这将是一条怎样漫长的道路啊!贾谊《治安策》中,大臣一旦有罪,就鼓励自杀的典型马上就有了。但没想到刘恒选中的人竟然是自己的舅舅薄昭!事情是这样的:汉文帝1o年(bc17o)薄昭不知何故杀了一个汉使,于是刘恒便抓他来问罪。可是呢,刘恒又不忍心亲自动手,于是派遣一堆公卿去薄昭家中陪他喝酒,且暗示道:给你吃好喝好,就是希望你在地下不要饿着,请你好自为之吧!薄昭一愣:好家伙,竟然是来鼓励我自杀的!想我自杀?两个字:没门!于是,众公卿只见薄昭酒照喝、舞照跳,就是迟迟不见他挥刀割脖子,连装也不见他装一个!漂亮的理念,贯彻起来怎么就这么难啊!于是刘恒再想一招,令文武百官穿着孝服,前往薄昭家中大声哭丧。一堆活人对着一个活人哭丧,这要你自行了断的道理,实在太过明显了。薄昭走投无路,只得自杀!刘恒以为:鼓励犯罪之人自杀,他就能逃脱一个坏名声?可事实上,后世仍有人对汉文帝的这种做法攻击不已,甚至认为此等做法愚不可及!如司马光就认为,刘长和薄昭活着时,都是被刘恒宠惯了的。如当初刘恒知道防患于未然,又怎会接连闹出两出悲剧来呢?当上了梁怀王太傅后的贾谊的坏日子没有停止。不公的命运,再次以坏运气去毁灭这个少年天才!汉文帝11年(bc169)6月,生了一件出乎意外的事,梁怀王刘揖骑马,不小心摔下来死了。死的时候,也还没来得及留下一个接班的种。刘恒当初是怎么跟贾谊说的:好好调教我这个心爱的小儿子。难道贾谊调教的就是这等结果吗?当然了,堕马而死,那是偶然事件,跟老师怎么扯的上关系呢?但贾谊却公开说“我做为太傅,有罪”这是永远也不能救赎的心灵之罪,即使再多的泪水也不能!贾谊上了生命中最后一篇奏章:请为梁王立后,就立窦皇后最喜欢的、您的二儿子刘武。还说淮阳国太小了,不如取消,将土地分给梁、淮南两国。刘恒接纳贾谊的临终遗愿,将淮阳王刘武徙为梁王,北界泰山,西至高阳,得大县四十余城。又将城阳王刘喜徙为淮南王。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超级篮球王 海贼王之海绵宝宝继承人 英雄无声 丰碑杨门 惊悚:我在三国当董卓 三国之兴汉上将军 荒年别人吃观音土,他有空间做农场 我在宫中当太监的那些年 当孙十万成为完颜构 三国帝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