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顺和松下次郎的身后都带来不少的保卫。
他们两个人在自己的国内,反对者都是一抓一大把的。
甚至为了保护他们的安全,皇城司都出动了暗探来暗中保卫着他们。
只不过他们自己还并不知道而已。
他们两人坐在燕京城最有名的酒楼之中,看着窗外一片繁华。
金三顺给自己和松下次郎都斟满了一杯酒。
然后他执杯说道:“光阴似箭,时隔半年如同相隔三世,这燕京城变得更繁华了。”
松下次郎望向了远处若隐若见的玻璃水晶宫。
是啊,燕京城真的又繁华了很多!
他再次叹了口气。
当年他们都在国子监一起为质的时候,总觉得今后的未来都是自己的,只要自己足够努力就能大权在握,把持朝纲。
也都曾经梦想过,要在自己的国家也建造出一个和大契燕京城一样繁华的大都城。
可是等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之后,他们也真的如愿执掌了朝政。
但这时候他们才发现,想要治理好一个国家实在是太难了。
根本不是只有梦想就可以的!
一腔的热忱,换不来永世的太平。
他们这时候才知道,能够维持现状不改变就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情了,更不要说把自己的国家建设的和大契一样了。
明明知道自己变革是件好事,可国内就是有那么多的反对者。
偏偏这些反对者都是权势滔天的存在!
明明都是为了这个国家,明明都是为了大家能过上更好的日子才要这样做的,可为什么就有那么多人反对呢?
金三顺也好,松下次郎也罢,他们都觉得太难了。
收回目光,松下次郎说道:“这人比人果真的死啊。”
“东土之人常说九五之尊真龙天子,这大契的皇上是龙,而我们就连一条毛毛虫都不如。”
金三顺点着头说道:“没错啊。”
“陛下当时刚刚登基那会儿,面对的困难比咱们多了百倍还多,但都是迎面解决了。”
“可到了咱们当政之后,怎么就一直都是碌碌无为了呢。”
情到深处,二人碰杯对饮。
松下次郎微醺的脸泛着红,略带醉意说道:“金兄弟,这大契实在是太强大了!”
金三顺也是深以为然。
在他刚刚主持了高立的朝政的时候,大契朝廷也是帮他平定了王庭之乱。
在大契安抚使的镇压下,高立各地都是齐心协力的。
可就当大契退出势力之后,高立的内部一下子又乱了起来。
金三顺心里也清楚,大契朝廷恐怕是不想让他独揽高立大权的。
但更多的也是自己不争气。
这么长时间下来,高立已经成为了大契的粮仓,大契的鱼库。
高立渔民打上来的鱼,多数都送去了大契百姓的餐桌。
而高立产出的粮食,更是有多少都被大契收了多少。
南洋的粮食虽然产量很高,但口味比起高立的来说还是逊色了不少。
而高立的水田虽然长势很慢,一年也只能收割一季,可口感方面确实是极好的。
所以现如今大契的权贵功勋们,甚至是有钱的大户人家,都会选择高立的大米来吃。
但金三顺发现,卖大米的钱并不足以支撑他大展拳脚,甚至连平定北方之乱都不行。
而且高立人的生活水平,也没有因为卖大米而便的好多少。
特别多的大契商品一股脑的涌入进了高立,高立国内所有的工匠铺子全都停摆了,手艺好点的也只能沦为修理工。
在大契廉价的铁器冲击下,高立原本引以为傲的手工业彻底被瓦解了。
如今高立的这些工匠们,要不是离开高立去大契发展,要不就是直接转行不干了,再惨一点的就直接成了流民。八壹中文網
而大契安抚使呢!
他大量的收容了这些个工匠,甚至设置了大契语的培训班次,教化这些工匠去学大契的文化,让他们对大契更加的崇拜。
等到他们培训完成之后,就会立刻把这些工匠送去大契的各个州郡去工作。
在大契的拿到的月银可是要比在高立的时候赚的多得多了。
于是,一来二去之后,就有了更多的工匠选择去了大契务工。
这么一来,高立人才的流失相当严重,而且是那种段时间内没法恢复的严重!
当然,这些工匠们除了去大契寻求发展之外,还有很多人选择去了南洋那边。
南洋那边的气候适宜,不像高立这边那么的寒冷,那边的粮食也更容易耕种。
比起每年六个月寒冬的高立,南洋那边好歹能吃饱饭。
高立的人口流失严重,这件事已经引起了地方上的贵族们恐慌。
因为贵族们知道,有这些底层人在他们是贵族,没了这些人给他们压榨,他们还算是什么贵族?
如果一个地方上的人只剩下有钱人了,那有钱人还有什么意思呢?
于是,这些个权贵们立刻就出台了法令,严禁高立人出国!
但这样的法令还是无济于事的,甚至适得其反。
有很多活不下去的人,出现了疯狂出逃的情况。
这些人拖家带口的离开了高立,有的去往了南洋,也有的去往了利亚大陆,更是有很多人选择去了大契安家。
这些事情都让金三顺头疼不已。
他自然是明白的,如果高立没人了,那高立也就没了。
可是,现在的他也没有一丁点办法解决现状。
而同样的情况并非只有高立一家,倭国现在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而且,倭国面临的困境可不单单是人口流失的问题。
他们的问题比高立的严重的多。
松下次郎说道:“我们倭国生产棉花的工坊全都破产倒闭了。”
“倭尉府百年基业啊,就要在我手上毁于一旦了。”
倭尉府,就是以前的倭国松下将军府。
松下世家统治了倭国有近百年,积累的财富可不是一点点的。
也正是因为家底子足够雄厚,松下次郎才有胆量强行在倭国推行改田为棉的国策。
本来他想着,只要通过棉布生意抢占下南洋的市场份额,那倭国就有了更多的赚钱道道。
可结果确实被大契打的体无完肤,差点连命都搭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