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游戏玩家闹三国 > 第188章 忠臣王允

第188章 忠臣王允(1 / 1)

离开陈家村后,刘备迅速赶回平舆城。  这次去陈家村自然只是自己几个人,没有让朱儁和袁绍他们参与。  陈坤拿着刘备的书信,不久之后就会带着族人前往扬州。  到了扬州之后,有韩青在那里,自然知道如何安排陈家村的人。  185年春天的那场大瘟疫,黄浩认为除了汉末的气候反常,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场征讨黄巾的战争。  历史上,在这场战争中,超过百万人死于战场上,汉末的人哪里会知道医疗常识?他们大不了把尸体往地上一埋就了事。  想想埋在地上的尸体被野兽、老鼠挖出来,腐肉鲜血到处遗留,细菌病毒满天飞,再经过天气的冷热煎熬,爆发瘟疫不是很正常?  陈坤、陈礼的能力如何现在还不知道。  但陈家还有个刘备的亲卫大将陈到,历史上的蜀汉,陈到只是排在关张赵三人之后,可想而知能力多强。  能担任刘备的中护军,陈到的忠诚更是不要考虑。  刘备安排陈坤去负责清剿山越,就是因为历史上陈到练成的白毦兵。  作为三国著名的几支精兵之一,白毦兵的特点是山地作战,在山林中奔走如飞,有点类似后世的特种兵。  山越人最让军队无奈的,就是他们把山林当作了家,一般的军队在山林中,还真的不一定是山越人的对手。  现在刘备根本不缺钱粮,练白毦兵也不可能像历史上那样,只有区区几百作为亲卫。  刘备相信,只要有数千上万的白毦兵种,山越人很快就会成为历史。  刘备当然不是要彻底消灭山越人。  山越人和汉人本来就是同一个祖宗。  不管是部落时期,还是夏商时代,战败的部落逃进深山,才有了华夏大地的各种所谓的蛮族。  做民族工作是现代人才的强项。  只要能做到平等对待,不歧视少数民族,哪有人愿意躲在深山里挨饿受冻?  山越人作战是出了名的凶悍,征服山越人后,江东又能增加一种不输于丹阳兵的兵源。  ......  葛陂之战与其说是战,不如说是扫荡。  彭脱在西华已经被打破了胆子,哪里还有勇气和汉军战斗?  让他想不到的是,他都已经躲到沼泽湖泊,汉军还不放过他。  汉军就像后世的鬼子扫荡一样,把彭脱和黄巾军从湖泊里赶出来。  这次是颜良很幸运地斩下了彭脱的脑袋。  当然,提着彭脱首级来记功的是袁绍。  这是世家中的惯常操作。  如果刘备的功劳不够,张飞他们也会主动把功劳让出来。  ......  清剿完葛陂的黄巾,刘备在汝南的任务就已经完成。  溃散的黄巾沦落为贼寇,自然由各郡县进行清理。  刘备知道,自己横扫东郡黄巾之后,董卓也基本上结束他的黄巾之旅。  到时候,到冀州扫荡张角兄弟的人选必然是刘备。  返回的时候,刘备选择从固始东进。  在这条路线上,可是有着不少的名将。  历史上记载中,吕范是在细阳县(现在的安徽太和县)做县吏,不过现在已经被韩青挖到了扬州。  ----上次蔡阳的事情,刘备闹了个乌龙,特意查看系统,看赵季晨这些家伙挖走哪些名人。  从葛陂东行,是为了谯县的夏侯兄弟,还有就是许家庄的‘虎痴’许褚。  刘备现在为一军之主,手中有征召的权力,自然开始打这些世家豪强的人才。  不过汉末大乱没有开始,不知道世家人才愿不愿意离开家族。  其实,刘备征召他们,也不一定能得到他们的追随。  征讨黄巾过后,这些人立了战功,都会被安排到各地做官。  不过现在先建立一个上下级的关系,刘备就是他们的举主,他们就是刘备的门生故吏。  袁家的门生故吏满天下,就是这样来的。  ......  不几日,刘备大军就来到了沛国谯县。  沛国这个时间还没有被曹操分割出谯郡,下面有21个县,面积辽阔,谯县更是豫州刺史的治所。  在这里聚集着许多豪门大族。  曹操所在的曹家是曹参的后人。  夏侯惇所在的夏侯家是夏侯婴的家族。  值得一提的是,黄巾起义后,被任命为豫州刺史的人是王允。  历史上王允在豫州配合皇甫嵩,坑杀了数十万的黄巾俘虏,也是一位真正的狠人。  皇甫嵩被认为是黄巾刽子手,坑杀二三十万黄巾俘虏,实际上各地加起来何止这个数?  只不过,对于王允这种大家族的人,有人为他们掩盖,不会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理由也很简单。  ----杀俘的事情,肯定是武将干的,关文人何事?  与历史上的时间相比,刘备平叛的速度快了不少。  王允现在估计还没有扫平沛国的黄巾,哪里还能赶到葛陂和皇甫嵩会合?  果然,刘备到达谯县时,王允亲自从城里迎了出来。  “玄德,我接到朝廷诏令,说由你代替义真负责南路大军,说实话,我心里有点担心。没想到,你果然能力非凡啊!”

王允来豫州之前,在雒阳担任侍御史,刘备当然拜访过他,两个人关系很熟。  从王允的话,就可以知道他性格直来直往,并不因为刘备今天的地位就恭维他。  刘备老远就下马往前走去。  “子师公,现在要称呼您王使君了。朝廷的任命让我战战兢兢,只能尽心尽力,但求使我大汉早日恢复平静。”

王允脸上没有笑容,眼睛里却闪过欣慰,“玄德,你能如此想如此做,是我大汉的福气。”

“豫州的黄巾基本平定,但后续的事情更多,我让他们把俘虏交给你,就不多陪你了。”

刘备一愣,虽然知道王允是个严谨得有点死板的人,但连相陪他交接俘虏都不肯,好像不符合常理。  王允走后,刘备站在城门口想了一会,记起了历史上的一件事。  配合皇甫嵩平定豫州黄巾时,王允从黄巾军中搜出一封信,这封信是张让家的门客所写,其中有关于黄巾的内容。  王允不计较利害关系,他怀疑张让与黄巾军私通,便进一步追查,把其中的具体细节全部揭发出来,并且写成奏折上奏汉帝刘宏。  这件事情,王允自己一个人去做,并没有把皇甫嵩牵连进来。  从后来张让安然无恙,就知道这封信不是什么好证据。  王允却依然去做,试图搬倒宦官。  现在王允对刘备不假颜色,同样是打算自己去做这件事。  从王允的成长经历来看,这件事情和政治斗争无关。  王允就是这样一个嫉恶如仇的人。  年少的时候,王允为郡吏,就敢和太守做斗争,如果不是当时的并州刺史邓盛出手相助,王允的结局很难说。  王允揭发张让,受到了很多年的打击报复,因此丢掉了刺史的职务,又在监狱里呆了很多年。  豫州的从事设法营救他,劝他向张让低头,被王允拒绝后,气愤地端着毒酒给他,让他自我解脱。  王允很不屑,“我是天子的臣民,君王赐罪于我,我应当接受惩罚,按照王法在街头斩首示众,让天下人都以我为戒不再违反法律,维护社会的安定,哪有私自吞喝毒药,以死逃避法律制裁的道理?”  表面看,王允是一个不会变通的人,不懂得政治就是要互相妥协。  但在董卓专政的年代,王允却表现得十分圆滑,得到了董卓的信任,最终离间了董卓和吕布的关系,一举击杀董卓。  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虽然不是真正的历史事件。  但董卓和吕布的矛盾,确实是因为吕布这个色鬼,暗中私通董卓的侍婢。  王允在这其中体现出了极高的智慧和政治手腕,周旋在董卓和吕布之间,始终没有暴露自己。  如果说,王允在经历了人生的挫折之后,人已经变得圆滑。  在蔡邕祭奠董卓之后,王允又毫不留情地把蔡邕处死。  蔡邕是一个极具才华之人,他在史学、文学、音乐和书法上的成就,可以说冠绝这个时代。  也因此,王允处死蔡邕,在后世备受争议。  刘备认为。  蔡邕在董卓死后进行祭拜,有点私大于公。  虽然董卓专政的起因,应该是世家豪族之间的争权夺利。  但后期的董卓确实是失去耐心,对朝堂上的大臣大行杀戮,对皇权也多有亵渎。  至于所谓的西凉军劫掠,让河南尹、京兆尹鸡犬不闻、白骨遍野。  这方面曹操比董卓还过分。  ----十几次的历史屠城记录。  ----不顾百姓生死地只顾着扩张势力。  ----更不要说以人肉做军粮,同样是真实的历史!  刘备并没与谴责他们的意思。  在古代贵族的眼中,百姓就是命如草芥,可以说啥也不是!  ......  王允不顾同僚之谊,也不考虑蔡邕所做出的贡献,坚持把他杀死,同样不能原谅。  虽然王允这样做,是想杀鸡儆猴树立自己的威信,也想维护汉室的尊严。  就像他不允许李傕、郭汜投降,同样是认为对于蔑视皇权的人,必须进行严惩,才能让后人引以为诫。  这种思想和朱儁不允许黄巾军投降,都是同一个道理。  只不过,做事太过于偏激,或者是不清楚自己的实力,产生的后果也会适得其反。  对于古人的思想,有时候真的无法苛求。  他们的思想是忠君爱国。  有时候,忠君的思想,甚至在爱国之前。  无论是不是愚忠。  也不管这其中有多少争权夺利的想法。  王允这个人,在汉末历史上,绝对当得起忠臣的称谓!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大汉:我自年少万兜鍪 假太监:从伺候贵妃沐浴开始 镇国万岁:我真的只想当昏君 朱厚照的大明生活 父皇,请退位 三国:寸德未建,即被立储 乱世武夫 假太监:从混在皇宫开始 超品姑爷 人在三国写日记,坐收渔人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