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关张桃园结义
刘备是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字玄德,据说是西汉皇帝的本家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不过传到他这一代的时候,家境已经很贫苦,只能靠和母亲一起编卖草席、麻鞋过日子。
东汉灵帝末年,社会发生动乱,刘备得到中山(今河北省定县)富商张世平、苏双的帮助,招募义兵,组织地主自卫武装,关羽、张飞前来应募。
张飞字翼德,是刘备的同乡。他性情暴躁,但为人直率,有什么就说什么,有一身武艺,好见义勇为。
关羽字云长,是河东解良(今山西省解虞县)人,据说他本来并不姓关,因为年轻的时候好打抱不平,常常招惹是非。父母为了让他不再惹事,就把他关在后园空房里。有一天,关羽实在闷得慌,就偷偷地打开窗户跑了出来。突然关羽听到有啼哭声,便顺声找过去,发现是一老人在哭。一打听,知道是县令的小舅子仗势欺人,强娶她的女儿。关羽十分气凌,提着宝剑,就去县衙门把县令和他的小舅子杀了:闯了杀身之祸,关羽不得不逃离家乡。当他逃到潼关时,看见潼关城门上正挂着悬赏捉拿他的头像。凡是进出关卡的人,都要检查。他整了衣服,大胆地走到关卡前,对盘查他的士兵说:“我姓关……”从此以后,他就以假为真,改姓关了。
关羽过了渔关,东行到琢郡,结识了张飞。恰好刘备招兵,他俩就去报名了。刘备看他们武艺高强,很有才干,就和他们在花红叶绿的桃园里结拜为兄弟。刘备是老大,关羽是老二,张飞最小。他们对天发誓,表示要同心协力,干出一番事业。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桃园结义”的故事。
●关东群雄讨董卓
董卓入洛阳,在朝廷中废帝更立,自封相国,独揽大权,造成中央无力,汉室空虚。
公元190年,关东各豪强地主集团汇集了12支军队(史称“关东军”),推举袁绍为盟主,分路逼攻洛阳、讨伐董卓。河北军有屯兵酸枣(今河南延泽北)的衮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邀,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还有驻军河内的勃海太守袁绍,河内太守王匡。冀州牧韩馥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北)供给军资。河南军有屯兵颖川的豫州刺史孔仙和驻军南阳的后将军袁术。除此之外,奋武将军曹操与骑都尉鲍信也带募兵到酸枣汇聚。
然而,关东军虽声势浩大,名为为国除患、重振汉室,实则拥兵自重,借机发展个人势力。他们为保存实力,日日置酒高会、歌舞于前,按兵不动,都不想先与黄军刀剑相刃。曹操对此非常气愤,呼吁关东军将帅齐心协力,团结奋战以讨国贼。但诸军将领各怀心机,对曹操所言根本不予理睬。曹操愤然率军单独行动,曹军从酸枣出发向西进军。董卓派大将徐荣率兵迎击,双方大战于荣阳(今河南荣阳东北)。曹军因多为新兵,缺乏训练,数量又少,大败而归。曹操本人被流矢射中,险些丧命。曹操败北回师,再次建议合力共击董卓,仍未奏效。
公元191年,长沙太守孙坚进军洛阳,董卓亲自率兵迎战,被孙坚击败而退出洛阳,西入长安。董卓西迁,中原无主,各路豪强都欲称雄。当时豪强中势力最大的袁绍、袁术兄弟二人都想借机称帝,遭到列强一致反对。关东联军就此解体,诸豪列强公开地进行割据和兼并的混战。
曹孟德趁势崛起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谯县(在今安徽)人。他本姓夏侯,他的父亲叫夏侯嵩,因为过继给宦官、中常侍曹腾做养子,才改姓曹,叫曹嵩。曹嵩曾在东汉担任过司隶校尉(纠察京师百官及所辖附近各郡)和大司农(九卿之一,掌管国家赋税、盐铁及财政收支大权),以后又买了个太尉官职。
曹操从小博览群书,尤其爱读兵家著作。曹操二十岁被举为孝廉,担任了皇帝的侍从官。不久,他调任洛阳北部尉,管理洛阳北部的治安。黄巾军起义时,曹操是骑都尉,因为镇压黄巾军有功,被封为济南相(封国的丞相称为相,相当于济南的郡守)。
董卓进洛阳时,曹操任典军校尉之职。董卓想拉拢他,提升他为骁骑校尉。具有政治远见的曹操早就看透了董卓的真面目,别看董卓现在权倾朝野,百官对他百依百顺,但他的倒行逆施必然会使他身败名裂。曹操不仅不愿投靠董卓,反而下决心除掉董卓因此,曹操行刺未遂后便改装易名,只身从洛阳跑了出来。
曹操在逃跑的路上,干了一件令人寒心的事。他知道董卓不会轻易放过自己,一路上小心谨慎,夜行昼伏。当走过成皋时,想起了父亲的好朋友吕伯奢住在此地。他就去了吕家的庄园,一是休息一下,二是打听一下父亲的情况。不巧,他到时正好赶上吕伯奢没在家,吕伯奢的5个儿子很热情地接待他,并挽留曹操歇在家里。曹操留了下来,却不由得犯起疑心:“他们为何对我如此热情?是不是想稳住我,好去报告官府呀?”他越想害怕,哪里还睡得着。
天将拂晓,他听到后院传来磨刀霍霍还有窃窃私语声。他起身侧着耳朵仔细一听,只听有人在说:“这个家伙很厉害,应该先捆起来再杀吧!”曹操一听:“了不得,他们是真想杀我!”他悄悄地下了床,拿起宝剑,摸出房外来,见人就杀。待杀到最后,猛地见到一口大肥猪被捆在那里,他这才恍然大悟,人家说的是将这头肥猪捆起来杀掉,用来好好招待他。可是为时已晚,吕伯奢的5个儿子都被他杀死。曹操仰夭长叹,道:“宁我负天下人,不使天下人负我!”意思是:宁可我对不起天下所有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有一个对不起我!
曹操逃出洛阳后,晓行夜宿地跑了500多里,一直跑到陈留。陈留一郡从官到民、都反对董卓,而且曹嵩在此地有一定的基础,还积蓄了一些财产,能够供他招兵买马。不久,曹操就招募了5000人马,开始有了自己的武装,便公开亮出了讨伐董卓的旗号。
曹操的声望让很多有才干的人来投奔他,例如夏侯淳、夏侯渊和曹仁、曹洪两对兄弟。曹仁、曹洪是曹操的堂兄弟,都练就一身好武艺。夏侯淳、夏侯渊不但是曹操的同乡,并且也是同族兄弟。曹操的队伍发展很快。公元190年,他率领人马参加了以袁绍为盟主的讨伐董卓的讨董联军。讨伐董卓失败后,曹操一怒之下率残余人马到了兖州,幸好曹仁、曹洪和夏侯淳兄弟都在,兵虽不多将却很强。他在兖州实力得到很快恢复和发展,并在这里得到了以后的得力谋士荀彧。
●挟天子以令诸侯
东汉末年,汉献帝刘协虽然名义上仍是汉朝皇帝,但从登基的第一天起,便在豪强军阀的争夺和挟持下,东奔西荡,颠沛流离。后来在国舅董承的护卫下,历经千辛万苦,回到首都洛阳。此时的洛阳,经过董卓的一把火,早已变得萧条冷落,田园荒芜,满目蒿草,颓墙破壁。汉献帝无处居住,只好搬进原来的大宦官赵忠的家中。他接见百官的朝堂是一间大草拥,官吏进见,都站在荆棘丛生的草丛里。洛阳残存的老百姓,靠剥树皮、挖草根度日。献帝也没有吃的,只好命令尚书以下的大臣们砍柴伐薪,挖野菜充饥。
汉献帝返回洛阳的消息传出后,在群雄中引起了强烈反响。一些有谋之士认为,在当前群雄混战的情况下,谁如果抓住了皇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谁就可以号令天下,把持汉室的朝政。袁绍是当时群雄中最有实力的,手下一个叫沮授的谋士劝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缺乏远见卓识,没有去接汉献帝。
曹操听说汉献帝到了洛阳,便主张立即前去迎驾。曹操对众将、谋士讲了想法,多数不同意,理由是他们所在的山东地面太混乱,兖州地位还不巩固,当务之急是多占地盘,惟有谋士荀或坚决主张迎接献帝。曹操听罢荀或的一番高谈阔论,朗声笑道:“此真子房(即张良,张良字子房。这里将荀或比作张良)也,正合我意!”
随后,曹操便亲自带领一支人马把汉献帝一行接到了许都(今河南许昌)。到许都之后,曹操马上建造宫室殿宇,立宗庙社稷,祭祀汉室的列祖列宗。对此,汉献帝十分满意,当即拜曹操为大将军、武平侯,以出谋划策的荀或为侍中。至此,曹操就名正言顺地统揽了朝政。
曹操把汉献帝抓到手中之后,便开始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工作,从而使其势力迅速扩大,为后来魏国的大统一奠定了基础。
●孙策霸江东称雄
孙策的父亲是长沙太守孙坚。孙坚死后,孙策带兵投靠袁术。袁术看他少年英俊,很喜欢他,对别人说:“要是我能有像孙郎那样的儿子,我死了也安心。”可袁术话虽这样说,但并不重用孙策。孙策曾经想当一个郡太守,袁术没有答应他。孙策的舅父吴景在江东丹阳(今安徽宣城)当太守,被扬州刺史刘繇逼走。孙策向袁术提出让他到江东去帮舅父打刘繇,袁术因与刘繇也有矛盾,这才拨了1000人马给孙策。
孙策向南进兵,一路上有许多人前来投奔他。到了历阳(今安徽和县),兵力已扩充到五六千人。孙策有个从小就很亲密的朋友周瑜,也带了人马来会合,孙策的力量由此壮大了起来。
孙策作战骁勇,再加上他的军队纪律严明,得到百姓的支持。因此,很快渡过了江,不但打败了刘繇的人马,夺回丹阳,还攻下了吴郡和会稽郡。这样,江东6个郡的大片土地,都被孙策占领。孙策占据了江东,雄心勃勃地想进一步向北发展,打算趁曹操和袁绍在官渡相持不下的时候,准备偷袭许都,把汉献帝抓在自己手里。但正当他调兵遣将、准备粮草的时候,孙策却遭到了仇家的暗算,被吴郡太守许贡的门客用暗箭射杀。
孙策临死前,召张昭等谋士和武将周瑜等面谕后事。他说:“我弟孙权,年已19岁,希望你们像辅助我一样,好好辅助他。”然后,又把孙权召至病床前说:“咱们兄弟俩,要论上阵打仗的本领,你不如我;至于选拔人才,任用贤人,我比不上你。希望以后你好好保住江东这份基业。”孙权牢记哥哥的教诲,他招贤纳士,剖辨贤佞,选贤任能,使江东没有因孙策的死而遭受一点波折。从此以后,孙权实际上成了江东的霸主。
●屡反复吕布被杀
东汉末年,一提起猛将吕布,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吕布武艺高强,英勇善战,谁都惧怕他三分,但他却有勇无谋,而且见利忘义。
吕布从小习武射箭,武艺精通,力大过人。并州刺史丁原一看吕布十分勇猛,而且武艺过人,便收留了吕布,吕布也为丁原立下了不少战功。
董卓野心勃勃,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用离间计使吕布杀了丁原,收留了吕布。吕布确实是一位骁将,董卓为了更好地利用他,平日对他很好,而且收他为义子。吕布为董卓冲锋陷阵,这才有了三英战吕布的故事。关羽有勇有谋,武艺也十分高强,但却敌不过吕布。刘备、张飞二人助阵,三英战吕布,才打了个平手,足见吕布之勇猛善战!
后来,王允使用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吕布一怒之下,杀了董卓。董卓旧部打着为董卓报仇的旗号,率大军攻入长安城,杀死王允,又要捉拿吕布。吕布十分勇猛,在10万大军中杀出重围,准备投靠袁术。袁术手下一谋士说:“主公,那吕布虽勇猛,但无智谋,而且连杀丁原、董卓,我们不能收留他,以免他对我们不利啊!”袁术没有主见,觉得谋士的话很有道理,便赶走了吕布。
一气之下,吕布骑马带戟,投奔了袁绍。袁绍也深知吕布的为人,但袁绍那时正在开战,急需用人,便收留了吕布。吕布接连立了几次大功,自己便觉得很了不起,目中无人,连袁绍都不放在眼里。袁绍忍无可忍,想杀掉吕布。吕布知道自己再勇猛,也敌不过袁绍的千军万马,只好逃到了张邈那里。
张邈很热情地接待了吕布。那时曹操正在兴师围攻徐州为父报仇,而兖州只留了很少人马。谋士陈宫对张邈说:“现在曹营空虚,我们可以乘虚而入,占领兖州。”于是,吕布率领人马直奔兖州。
一场大战,吕布占领兖州。曹操虽然兖州战败,而且险些丧命,但他善于行军打仗。他知道吕布虽勇,但无谋,所以重整军队,又杀了一个回马枪。而此时吕军正在营中喝酒庆祝呢,丝毫没有设防。曹操一鼓作气又夺回了兖州。
吕布万般无奈,知道自己没有去处了,只好投靠刘备。刘备得知吕布来投靠自己,十分高兴,决定收留他。但刘备的谋士却说:“主公,吕布出尔反尔,不讲信义,我们不能收留他啊!”其他人也都劝说刘备,但刘备过于仁义,认为吕布走投无路才来投靠,应该收留。
吕布投靠了刘备,可吓坏了曹操。曹操深知刘备野心勃勃,手下大将众多,再得到吕布,一定会对自己构成威胁,便假传圣旨命刘备攻打袁术。
袁术听说刘备要率军攻打自己,十分害怕,他知道自己拒收吕布,吕布对自己也一直怀恨在心,如果刘、吕二人联手,一定很难对付。
刘备奉旨出征讨伐袁术,吕布却乘机夺取了徐州。刘备回到徐州,被吕布安排到小沛进驻。刘备因一时仁慈,却引狼入室,使自己失去了徐州,但他胸怀大志,能屈能伸,知道自己的兵马敌不过吕布,所以忍辱进驻小沛,等待时机。
曹操本想拆散吕、刘,结果目的没有达到,二人又重归于好。曹操知道不拆散二人,对自己的威胁太大。于是,曹操派人秘密联络刘备,准备合力攻打吕布。刘备便答应了曹操。但是曹操的使者却被吕布捉住,那个使者胆小怕死,说出了实情。吕布大怒,一剑刺死使者,立即派兵围攻小沛。刘备无法与吕布抗衡,只好带兵投靠了曹操。曹操十分痛恨吕布,要不是吕布乘机攻打兖州,他也就不会从徐州撤兵,也就可以为家人报仇雪恨,屠杀徐州城了。于是,曹操收留了刘备。
曹操兵多将广,刘备又有几员大将,二人联手,共同攻打吕布。吕布节节败退,被围在下邳。吕布知道大势已去,已无心指挥战斗,只知以酒消愁。吕布手下的将士本来对吕布就有意见,现在看吕布败局已定,便乘他熟睡之机,将其捆绑,带着吕布去投降曹操。
曹操一见吕布,怒发冲冠,命人将其斩首。一代猛将,因背信弃义、见利忘义,最终做了刀下鬼。
●青梅煮酒论英雄
公元196年,刘备投奔了曹操。刘备知道曹操想除掉自己,为了保存自己,他几乎不参与政事,整日在自己的园子里种花种菜。
一次,曹操派人去看看刘备在家里干什么,只见刘备在自己园子里种菜浇水,没有什么可疑,也就渐渐放心了。一天,曹操邀请刘备去喝酒。两个人一面喝酒,一面有说有笑,谈得很融洽。他们谈着谈着,很自然地谈到天下大事上来了。曹操拿起酒杯,说:“如今天下诸侯各踞一方,多如牛毛,但最后能成事的却如凤毛麟角。依您看,当今世上有谁算得上是英雄呢?”刘备说:“淮南的袁术,兵精粮足,可以算是英雄。”曹操笑道:“袁术是坟中枯骨,早晚会败在我手下。”刘备又说:“河北袁绍,占据冀州,手下能人很多,可以说是英雄。”曹操大笑道:“袁绍优柔寡断,贪图小利,不能算英雄。”刘备摇了摇头说:“除了这些人,我实在不知道还有谁算得上英雄了。”曹操说:“作为英雄,应该具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刘备问道:“那依您看来,谁能当得起这个称号呢?”曹操面露笑容,从容地对刘备说:“依我看,当代的天下英雄,只有您和我曹操两个人而已。”刘备在此之前,曾与董承同谋诛杀曹操,听到曹操这句话,以为曹操知道了自己的计划,大吃一惊,身子打了一个寒战,连手里的筷子也掉了下来。正在这时,天上响起一声惊雷,刘备忙说自己受到雷声惊吓,这才把心中的惊惶掩饰过去。
喝完酒出来,刘备再三琢磨曹操的话,觉得曹操是把他看作唯一的敌手,将来不会轻易放过自己。打这以后,他一面和董承他们联络,共同设法除掉曹操,一面找机会离开许都。
●官渡之战袁绍逃
公元200年,曹操斩袁绍大将颜良、文丑后,主动撤兵,退屯官渡,深沟高垒,坚壁不出,等待战机,如此阻扼袁绍十万大军达半年之久。十月,袁绍谋士许攸投奔曹操,透露了袁绍新近在乌巢(今河南延津东南)屯积万余车粮草辎重的情况、并建议曹操出奇兵偷袭乌巢。半夜时分,曹军赶至乌巢,四面点火,围攻袁军大营,守将淳于琼出战不利,退守粮屯,等待援军。乌巢离袁绍大营仅20千米,但袁绍得知曹操亲自率兵偷袭乌巢,认为这正是攻破曹操大营的好机会,便派大将军张邰、高览等进攻官渡曹军大营,只派少数轻骑往救乌巢。在乌巢,曹操督军继续猛攻,曹军将士殊死奋战,终于大破淳于琼军,阵斩淳于琼,烧其粮草辎重万余车。
乌巢一仗,决定了官渡之战的胜负,袁绍攻曹操官渡大营未下,乌巢败讯已经传来。袁军将领张部、高览等见大势已去,投降曹操,曹操乘势出击,消灭袁军七八万人,袁绍与其子袁谭仅带8加余名亲兵逃过黄河。官渡之战,曹操以弱胜强,为他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
●关羽千里走单骑
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后,刘备知道曹操野心勃勃,迟早有一天会对自己不利,便带领二弟关羽、三弟张飞及手下将士找了个借口逃离了曹操。刘备逃离曹操后,无处可去,只好暂时驻扎在徐州。曹操遂率大军征讨刘备。一场大战后,刘备的军队溃散,张飞躲到了芒砀山,刘备只好投奔了袁绍。
曹操大败刘、张二人,立即派兵包围徐州。徐州只有很少的士兵,在关羽的率领下,誓死保卫城池。曹操得知关羽守城,非常高兴,心想:我一定要收降他!所以,曹操没有派兵硬攻徐州。曹操手下的一位谋士道:“丞相,您是不是想劝降关羽?”曹操点头,那位谋士道:“我愿去劝降关羽!”曹操听后,说道:“只要关羽能够归降,什么条件都答应。”那位谋士见到关羽,对关羽说道:“关羽,你要认清形势,如今大军围城,曹丞相爱惜你,才没有下令攻城。如果你不投降,你两位嫂嫂也没命了,到时候你还怎么见你的大哥呢?”
于是,关羽说道,“回去告诉曹承相,答应我三个条件,我便投降:不答应,我宁可战死。第一,我不会投降曹操,我只投降汉献帝;第二,必须确保我二位嫂嫂的安全;第三,我一听说我哥哥刘备的下落,我便去找他,曹承相不得阻拦。就这三条,如果曹丞相能够答应,我便投降;不答应,就让他攻城吧!”
那位谋士回来和曹操一说,曹操很快答应了前两条,可第三条太苛刻了,他心想:如果你知道了刘备的下落,再去找刘备,我这儿成了你的休息地了。但曹操又转念一想:关羽实在是不可多得的一员战将,有勇有谋,我不如先让他归降了我,再以礼相待。关羽这人很讲信义,他一定会感激我,我再找机会杀了刘备,这样就可以达到目的了。想到此,他便派谋士告诉关羽,三个条件都答应。
关羽来到曹营,曹操非常热情,不仅对关羽视若上宾,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而且对刘备的两位夫人也非常好。关羽确实很感激曹操,但他更不会背叛自己的大哥刘备。
后来,关羽知道了哥哥的下落,立即向曹操辞行。曹操怕关羽辞行,便躲了起来。但关羽思念大哥心切,给曹操留了一封信,保着两位嫂嫂离开了曹营。关羽一路上过五关、斩六将,出了曹操的势力控制范围,来到了芒砀山。关羽听说三弟在此,非常高兴,哪知见了张飞,张飞举枪便刺,两位嫂嫂劝道:“三弟,为何对你二哥如此无礼?”张飞怒气冲冲地说道:“他投降曹贼!”两位嫂嫂赶紧解释,把事情的经过说了一遍。张飞知道错怪了二哥,倒地便拜,哥俩保护着两位嫂嫂见到了大哥刘备。
三兄弟又团聚了,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故事被人们一代代传颂下来。
●三顾茅庐《隆中对》
刘备到荆州以前,在与各路诸侯的征战中屡次失败。他从失败中总结经验,认为是没得到有才能的人辅佐自己。见到名士徐庶后,刘备对他很器重。徐庶见刘备爱才,就对他说:“此地有位诸葛亮,有‘卧龙’之称,将军愿意见他吗?”诸葛亮,字孔明,三国时期大政治家、大军事家,人称“卧龙”先生。刘备说:“你可以约他一起来见我。”徐庶说:“卧龙先生乃大才之人,只可前去拜见,不可驱使他前来。将军若有意,就应该亲自前去拜访。”
于是,刘备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在今湖北)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刘备只得留下一封信,表达了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之情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的意思。过了一些时候,刘备吃了3天素,第三次又去访诸葛亮。到的时候,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亮自己醒来。诸葛亮深被刘备的爱才之心所感动,当即献上了有名的“隆中对策”。
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东联孙吴,西据荆益,南和夷越,北抗曹操”的统一全国的方略。诸葛亮畅谈了将来天下三足鼎立的形势,建议刘备乘机夺取荆州、益州,以此二地为基业,占据险要地势,然后与江东孙权结好,和西南少数民族融洽相处,在国内修明法度、整顿军队、发展生产、广积粮草,充实地方实力,静观时局变幻。一旦时机成熟,马上向北抗击曹操,统一全国,完成霸业。这就是著名的《隆中对》。
刘备闻言大喜,于是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从此,刘备十分看重诸葛亮,而诸葛亮也为刘备鞠躬尽瘁。诸葛亮成为刘备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为蜀政权立下了汗马功劳。而《隆中对》也就成为指导刘备集团斗争的纲领。公元212年,诸葛亮助刘备占据益州,终成刘、孙、曹三足鼎立局面。这就是后人所说的“未出茅庐,三分天下”。
●诸葛亮联吴抗曹
曹操平定北方以后,于公元208年率领大军南下,进攻刘表。他的人马还没有到荆州,刘表已经病死。他的儿子刘琮听到曹军声势浩大,吓破了胆,先派人求降了。这时候,刘备在樊城(今湖北襄樊)驻守。他听到曹操大军南下,决定把人马撤退到江陵(今湖北江陵)。荆州的百姓听说刘备待人好,都宁愿跟着他一块撤退。
曹操赶到襄阳,听说刘备向江陵撤退,又打听到刘表在江陵积了大批军粮怕被刘备占去,亲自率领五千轻骑兵追赶刘备。刘备的人马带了兵器、装备,还有十几万百姓跟着他,每天只能行军十几里。曹操的骑兵一天一夜就赶了三百多里,很快就在当阳长坂坡(今湖北当阳东北)追上了刘备。刘备的人马被曹操的骑兵冲杀得七零八落,还亏得张飞在长坂坡抵挡了一阵。刘备、诸葛亮才带着少数人马摆脱追兵。但是往江陵的路已经被曹军截断,只好改道退到夏口(在今湖北武汉)。
曹操占领了江陵,继续沿江向东进军,很快就要到夏口了。诸葛亮对刘备说:“形势紧急,我们只有向孙权求救一条路了。”正好孙权怕荆州被曹操占领,派鲁肃来探听刘备的虚实。诸葛亮就跟鲁肃一起到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去见孙权。诸葛亮见了孙权,说:“现在曹操攻下了荆州,马上就要进攻东吴了。将军如果决心抵抗,就趁早同曹操断绝关系,跟我们一起抵抗;要不然,干脆向他们投降,如果再犹豫不决,祸到临头就来不及了。”孙权反问说:“那么,刘将军为什么不投降曹操呢?”诸葛亮严肃地说:“刘将军是皇室后代,才能盖世,怎么肯低三下四去投降曹操呢?”孙权听诸葛亮这么一说,也激动地说:“我也不能将江东土地和10万人马白白地送人。不过刘将军刚打了败仗,怎么还能抵抗曹军呢?”
诸葛亮说:“您放心吧,刘将军虽然败了一阵,但是还有水军2万。曹操兵马虽然多,远道追来,兵士也已经精疲力尽。再说,北方人不习惯水战,荆州的人对他们不服。只要我们协力同心,一定能够打败曹军。”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分析,心里挺高兴,就立刻召集部下将领,讨论抵抗曹操的办法。之后,诸葛亮舌战群儒,巧妙周旋,终于达成了孙、刘联合抗曹的战略联盟。
●群英会蒋干中计
孙、刘联合抗曹后,曹军和周瑜的人马隔江对峙。曹操就想劝降周瑜,他召集文武百官说道:“周瑜乃东吴大将,如果能降服他,东吴军队将不战而败,谁能去劝降周瑜呢?”话音刚落,他手下有一个叫蒋干的人站了起来,说道:“丞相,我与周瑜从小一起长大,关系甚好,我可以去劝降他!”曹操便派蒋干去劝降周瑜。
周瑜一听说蒋干前来,知道他是做说客的,便和手下人做好了安排,只等蒋干中计。
周瑜亲自迎接蒋干,刚一见面,周瑜便说道:“你我二人,多年未曾见面,今日不远千里来到江东,一定是替曹操劝降我的,是吧?”
蒋干一听,心中一惊,但马上镇定了下来,说道:“周都督,见外了,你我从小亲如兄弟,今日特来看望,只是叙叙旧,绝无他事!”周瑜一笑,说道:“那太好了,今日我们一定一醉方休,里边请!”周瑜早已安排好了,东吴的良将精英都召集到一起,盛情款待蒋干。周瑜道:“这全是江东的英杰,今日集会于此,共谋大业,这可以叫做‘群英会’了”。
周瑜对大家说:“蒋干虽为曹操的手下,但他与我周瑜是同窗好友,此次前来,只是叙旧,而不是为曹操做说客来了。谁要提起有关战争之事,定斩不饶,我们今日相聚,实在难得,大家尽情地喝,一醉方休。”蒋干听周瑜这么一说,心中暗暗叫苦,但也没法说什么,只好先静下来喝酒,等待时机。
东吴文武百官对待蒋干十分客气,轮流向他敬酒。蒋干无心喝酒,但为了不扫周瑜的兴,也只好硬撑着。周瑜说道:“我自领军以来,从不沾酒,今日故友前来,我们不醉不罢休,歌舞侍候!”边歌边舞,气氛十分活跃,一直喝到天黑,每人都喝得有几分醉意。喝罢多时,酒席撤下,周瑜非常亲切地拉着蒋干的手,对蒋干说:“我们多年未曾见面,今日到我房中同床共眠。”
蒋干心想:总算可以单独与周瑜相处了,我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将他劝降。他随着周瑜来到了房中,还没来得及说话,只见周瑜衣服也不脱,倒床便睡,一会儿又大吐起来,连续呕吐了几次,终于睡沉了。
蒋干却翻来复去睡不着,便偷看桌案上的信,最底下有一封信,信面上写着“蔡瑁、张允谨封”。蒋干连忙偷看,信里写道:“我们本不想降曹,但迫于无奈,我二人愿意投靠周将军,为了表示诚意,我们找机会下手杀了曹操老贼,将其人头献给周将军。”蒋干心里大惊,躺在床上,说什么也睡不着。天快亮了,忽听有人进来,问道:“周都督醒了吗?”周瑜故意装作梦中惊醒的样子,突然问道:“床上睡的是谁?”“都督,那不是您的朋友蒋干吗?您昨日喝多了,您不是请蒋干同您一床而睡吗?”周瑜道:“我昨日多喝了几杯,不知有没有失言。”那人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道:“小点声。”
他又叫了几声蒋干,蒋干连忙装睡。周瑜和那人走到帐外,蒋干悄悄地跟着。那人说:“张、蔡两位都督没来得及下手。”蒋干听到此,赶紧回到床上。周瑜回屋之后,又叫了蒋干几声,蒋干也不搭言。
天刚亮,蒋干立即起身离去,见到曹操把情况一说,又把书信呈上。曹操大怒,立即杀了蔡、张二人。刚杀了二人,曹操立刻明白中了周瑜的计了。曹操只好任命经验不丰富的毛阶、于禁为水军都督,继续训练水军。
●诸葛亮草船借箭
东吴的大都督周瑜是位名将,但他心胸狭小,非常嫉妒诸葛亮的才能,总想借机把他除掉。诸葛亮很了解周瑜的心思,可是为了顾全大局,只好与周瑜一起共事。
有一次,因水中交战需要,周瑜想刁难诸葛亮,要他在十天之内赶造十万支箭。谁知,诸葛亮接受了这个造箭的任务,并且立下军令状,到时交不出十万支箭,甘愿接受任何处罚。
周瑜暗暗高兴,料定诸葛亮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到时就可以毫不费力地把他除掉。周瑜还暗中吩咐造箭军匠故意拖延时间,不给诸葛亮准备足够的所需材料。但是,诸葛亮胸有成竹,自有妙计。他私下向东吴大将鲁肃借了二十只快船,每只船上都配置三十名士兵,船上用青布做帐幕,还在每只船上扎放一百多个草人。
两天过去了,诸葛亮一点儿动静都没有。周瑜认为这次诸葛亮必死无疑。不料,到了第三天凌晨,诸葛亮趁江面上笼罩着大雾,便下令将草船驶近曹军水寨。他一面和鲁肃在船中饮酒,一面命令士兵在船上擂鼓呐喊,装作要攻打曹军的样子。
曹操正在休息,忽然听到江面上鼓声、呐喊声大作,以为敌军趁大雾前来袭击水寨,慌忙命令曹军不要出击,而是奋力用箭射向对方。霎时间,曹操水陆两军一万多名弓箭手一齐朝江中射箭。不多时,草人身上便插了许多箭。
等到太阳升起,大雾散去之后,诸葛亮下令各船迅速驶回。这时,二十只快船上的草人身上已经插满了箭,数量远远超过了十万支。诸葛亮又让各船士兵齐声高喊“谢丞相赠箭”。等曹操明白真相时,诸葛亮的船已经驶出二十多里,无法追赶了。曹操懊悔不已。
鲁肃把诸葛亮草船借箭的经过告诉周瑜以后,周瑜大吃一惊,感慨万分地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的确不如他啊。”
●黄盖义献苦肉计
曹操错杀了蔡瑁、张允二人后,荀攸建议曹操派蔡瑁的两个弟弟蔡中、蔡和去东吴诈降。曹操立即召见蔡中、蔡和,二人愿意去诈降,乘着小船来到了东吴。二人一见周瑜,哭诉道:“我哥哥蔡瑁根本没有错,而曹操老贼昏庸无能,杀了我哥哥。我们想替哥哥报仇,特意来投靠周都督,希望您能收留我们,我们好有机会为哥哥报仇雪恨,杀了曹操老贼。”周瑜点头答应了二人,又赏给了他们许多钱财,把他们安排在甘宁的手下。周瑜对甘宁说:“此二人没有带家眷,分明是来诈降,我们将计就计,但你要时刻注意二人的行动!”
东吴有一员老将,名叫黄盖,为人忠诚且有勇有谋。他看到曹军如此之多,又派人来诈降,心想:我们为什么不将计就计,也去诈降呢?于是,黄盖求见周瑜,周瑜一看老将军求见,连忙起身相迎。黄盖为人爽直,见到周瑜,便说道:“周都督,曹军兵力占优,我们为何不用火攻呢?”周瑜道:“老将军所想和我一样。刚才我与诸葛亮也商议此事,我们都认为火攻可以大败曹军,但是我军之中没有人能施诈降计啊?”黄盖道:“我愿意!”周瑜摇了摇头,叹了口气道:“老将军,曹操非常奸诈,不受些苦,他是不会相信的。老将军都这么大年纪了,我怕将军难以承受啊?”黄盖道:“周都督,我黄盖身经百战,生死都不怕,还怕受苦不成?主公对我十分尊敬,为了主公,我宁愿不要这条老命了!”周瑜大为感动,二人商议好了如何演这场“戏”。
第二天。周瑜召集文武百官,甘宁手下的蔡中、蔡和也参加了。黄盖故意激怒周瑜,周瑜就要将黄盖斩首示众。众将官跪倒给黄盖求情,周瑜这才摆了摆手道:“看在众人的面子上,我暂且饶你不死。不过,死罪饶过、活罪难免,来人啊,给我打100大板!”
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众人都埋怨周瑜太狠了。周瑜心里也十分难过,但为了打败曹操,也只好如此。阐泽是黄盖的密友,此人能言善辩,而且很有智谋,他早就看出了这是一条苦肉计。他看望黄盖,二人畅谈至深夜,黄盖让好友去曹营送诈降书。
阚泽能说会道,曹操相信了他的话。但曹操生性多疑,又派人去询问蔡中、蔡和二人。甘宁故意让二人送出话去,他二人告诉曹操,黄盖确实与周瑜闹翻了脸,而且黄盖还受了酷刑。于是,曹操对此事深信不疑,他万万没有想到,这是黄盖的苦肉计。
●诸葛亮巧借东风
公元219年,孙权与曹操的大军隔江对峙,一场恶战在赤壁北岩附近拉开了帷幕。诸葛亮作为刘备的军事代表,应东吴之邀,参与以周瑜为总指挥的对曹军的联合作战部署。
周瑜、诸葛亮商量用火烧曹营的办法,但当时正值隆冬季节,整天北风呼啸,将火烧向曹营必须有东风相助,但这时却不是刮东风的时候,去哪里唤东风呢?为此事,周瑜一筹莫展,坐卧不安。因为没有东风,他以前所做的一切都将前功尽弃。不得已,周瑜装起病来,躲在大帐中苦思冥想破曹大计。大战在即,总指挥却病倒大帐,这可急坏了东吴大大小小的各级将领,他们心中惴惴不安,唯恐破曹大事付之东流。谋士鲁肃更是万分焦急。
诸葛亮见时机已经成熟,便以探病的名义来到周瑜的大帐中。诸葛亮见到周瑜,对他说:“周将军的病,在下能治,将军只要看了我开的药方,就会立即康复!”说完,在他手心写下“欲破曹军,须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几行小字。
周瑜看罢,立刻兴奋地从床上跳了下来,请求诸葛亮帮忙。诸葛亮说:“将军的事,就是我的事,我当义不容辞!”
诸葛亮通晓天文,早已测出近日必有东风。周瑜凭借东风,将曹操的大军烧得死伤无数,狼狈逃窜。
●赤壁之战曹操败
曹操接到消息,黄盖冬至日率领粮船来降,船头有牙形青龙旗就是投降的信号。一直盼望这一天,冬至日来了,天色渐晚时刮起了东南风。一会儿,江面上就有一列帆船,迅速向北方驶来,船头插着牙形青龙旗,曹操不禁大喜,说:“黄盖一来,我就大功告成了!”他哪会想得到在黄盖的船上,装的不是粮草,而是浇上油的枯柴干草,外边盖上了帷幕。在离曹军水寨二里的地方,黄盖回头看到南岸周瑜已做好准备,只等他这里点火,就率领队伍打过江来;刘备也在樊口准备同时进兵。黄盖一声令下:“放火。”水手们早就准备好,霎时间,几条大船变成了火船,像一条条火龙漂向曹军水寨。水手们迅速跳上小艇,拔出武器,冲向曹营。
曹营的战船无法移动,士兵们被一条条火龙吓得魂不附体,纷纷逃跑。说时迟,那时快,火船已将曹军的战船一只接一只地点燃,呼呼的东南风助长了火势,江面上火光冲天,曹军被烧死、踏死、挤死、淹死的不计其数。周瑜、刘备的战船也乘势驶过江来,与曹军混战起来。
黄盖大船后的几十只小船迅速逼近曹营,一面放火箭,一面寻机杀敌。老将黄盖盯着曹操的帅船驶去,果然见到曹操正向一条小船上逃跑,他举刀高喊:“曹操!哪里逃!黄盖来了!”
曹操已经跳进了张辽前来迎救的小船,连头也不敢回。张辽拉弓搭箭,射中了黄盖肩膀。老将军“呀”地一头栽入冰冷的水中,恰巧被东吴老将韩当的船救起,黄盖因此保住了性命,曹操趁机逃走了。
曹操带着几千残兵败将,摆脱了孙、刘联军水路、陆路的追击,由陆路逃回许昌,从此再也没有力量向南进军了。
赤壁之战以孙刘联军的胜利、曹军的失败而宣告结束,这是我国战争史上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华容道关羽放曹
诸葛亮神机妙算,知道周瑜心胸狭窄,嫉妒自己的才能,所以借来东风之后,火速离开了东吴。周瑜派人去捉拿诸葛亮,诸葛亮早已被赵云接到夏口去了。诸葛亮回到夏口,立即调兵遣将准备截杀曹操的残兵败将。诸葛亮确实很有军事才能,他对曹操的性格也了如指掌,因此能准确地判断出曹军的撤兵路线。
诸葛亮把赵云、张飞等众将一一派出拦截曹操,却不理会站在一旁的关羽。关羽有些耐不住了,许多大将都领令而去,军师却不用自己。关羽说:“军师,我关羽为何弃而不用呢?我自从随兄长征战以来,从来没有被弃用过,我不敢说战无不胜,但也身经百战,有些作战经验,不知军师不用我,是何意?”诸葛亮说:“云长啊,我本来有一个重要的关口想让你把守,但我有些顾虑,所以不敢用你!”关羽道:“军师,什么顾虑,快快讲来!”诸葛亮道:“想当年,你被围困城中,曹操待你恩重如山,对你如上宾,而你又很看重情义。曹操兵败,会走华容道,我想让你去把守,但又怕你心慈手软,放过曹操!”关羽道:“军师多虑了,曹操当年确实对我有恩,但我已事先声明:我会给他立下战功再走。后来,我连斩颜良、文丑两员大将,又帮他解了白马之围。我已经报答他了,才离开了他。今日我怎么还会放过他呢?”诸葛亮道:“如果你放过他呢?”关羽道:“愿立军令状,按军法处治!”
诸葛亮道:“好!笔墨纸砚伺侯!”军令状的内容就是:如果关羽放走曹操,定斩不饶。诸葛亮吩咐关羽说:“曹操生性多疑,你可以在华容道的小道和高山峡谷的地方,堆积一些柴草,然后点燃。曹操一见烟火必然会走华容道,到时候,你提着他的人头来见我!”
曹操赤壁大败后,带着残兵败将向北彝陵逃去。到了乌林,曹操一阵大笑,大将毛阶问道:“丞相,您为什么大笑呢?”曹操道:“诸葛亮、周瑜二人合起来,还不如老夫我。如果换成我,我一定在此埋伏一支人马!”话音未落,只见杂草和树干全都着火了,曹军被烧死无数。从路边杀出一支人马,为首的一员大将是赵云,他大喝一声:“我乃赵子龙,奉我家军师命令,在此等候多时了,尔等拿命来。”曹操深知赵云的厉害,派了两员大将徐晃、张部和赵云战在一起,自己带着人马匆匆逃走。赵云的人马追杀了一阵,就回去了。
曹操逃了一阵,天已经亮了,突然下起了雨。士兵们又困又累又冷,实在走不动了,便就地埋锅做饭,又从附近村民那里抢来了粮食。士兵们脱去了湿衣服用火烤,战马也跑累了,土兵们卸下马鞍子,让它们去吃草了。曹操问将领:“此地叫什么名?”有认识这地方的士兵道:“丞相,这里叫葫芦谷。”曹操大笑道:“诸葛亮也不过如此,要是我,一定在此埋伏一支人马。”曹操正说着,只见山边起火,一支人马拦住了去路,为首一员大将正是张飞,他大喝一声:“我乃张飞是也,曹操留下你的人头再走!”曹操的人马没有准备,只好仓促应战,两军打在了一起。曹操赶紧带着人马逃跑,张飞在后面又是一通追杀。
曹操从张飞手下逃了出来,正走着,前面忽然出现了两条路。曹操一看小路上起了烟火,而大路静悄悄的,便大笑道:“诸葛亮又来迷惑我,兵书上说‘虚则实,实则虚’,他是故意在小路上放烟火,使我们不敢走这条路,我们就走这条华容道!”正说着,一员大将手执大刀拦住了去路,正是关羽。曹操一见关羽,催马上前道:“关将军,我大败而归,你看在往日的情面上,放我一条生路吧!”关羽不答应。但曹操一再苦求,关羽便动了恻隐之心,想起往日曹操的恩情,一声令下:“让开道路!”曹操这才得以生还。
关羽空手而归,诸葛亮大怒,命人将其斩首。刘备立即求情,说道:“当初我们三兄弟结拜之时,曾说过‘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如果军师非要治罪,请将我一并斩首!”诸葛亮只好作罢。
曹操赤壁之战大败而逃,又败走华容道,从此以后,再也不敢轻易南下了。
●赔了夫人又折兵
赤壁之战以后,诸葛亮乘东吴的周瑜和曹将曹仁双方厮杀之际,略施小计,兵不血刃地夺得了南郡、荆州和襄阳。虽然鲁肃曾专门去刘备那里索取荆州等地,但刘备与诸葛亮表面答应奉还,却迟迟找借口推拖。
一次,周瑜对孙权说:“刘备新近丧偶,您的妹妹孙尚香待字闺中,我们以联姻抗曹的名义,将刘备骗至南徐(今江苏镇江),逼他的属下拿荆州来换。您看如何?”孙权听后,认为此计可行,即派人去荆州招亲。刘备明白东吴在给他设圈套,便想拒绝,可诸葛亮却笑着说:“有好事登门,哪有不应之理。”刘备大惑不解,诸葛亮接着说:“您只管去东吴,赵云陪您同去,一切我自有安排,包您得了夫人又不失去荆州。”临行前,诸葛亮对赵云面授机宜,他将三条计策分装于三个锦囊,并告诉了开启的时间。
招亲的船只顺江而下,很快到了南徐。赵云打开了诸葛亮的第一计,并依计命士兵分别到集市上去采办结婚用品,还叫他们到处宣扬刘备要与孙权的妹妹结亲。同时,赵云督促刘备去拜会与吴国太是亲家的乔国老,言明此番招亲一事。乔国老因未曾听人说起,十分惊讶,便向吴国太打听详细。哪知吴国太和孙尚香也被蒙在鼓里,国太怒骂孙权说:“你妹妹结亲,我这个做母亲的却不知道,你搞的什么鬼?”孙权被骂得吱吱唔唔,回答不上来。吴国太接着说:“现在东吴对刘备招亲一事已经妇孺皆知,明天甘露寺相亲,相好了什么事没有,要是相不好,我看你如何交待!”孙权只好任其发展,将错就错。结果,吴国太与孙尚香看好了刘备,决定择日成亲。孙权只好将实情告诉了周瑜,弄得周瑜也叫苦不迭。
刘备与孙尚香新婚燕尔、乐不思归,急坏了赵云,他怕时间长了孙权会想出新的诡计,便急急打开了第二个锦囊。按此计,赵云神色慌张地向刘备报告说:“曹操兴兵50万,要报赤壁之仇,荆州危在旦夕,军师请您速归。”刘备听后大惊,将情况如实向孙尚香说了一遍,孙尚香立刻答应随他同归。刘备不安地问:“你哥哥不允怎么办?”孙尚香略一思考,随后答道:“就说明日到江边祭祖。”次日,刘备夫妻借口到江边祭祖,趁机离开了东吴,乘船驶往荆州。
孙权听说刘备带着妹妹逃归,急忙派人追赶,在柴桑地界,被周瑜的部下拦截。赵云见情势危急,打开了第三个锦囊。刘备看后,心领神会,他在孙尚香面前痛哭流涕,告诉她孙权与周瑜如何想用美人计诱杀自己的实情。孙尚香大怒,斥退了追赶的吴兵,并坚定了她与刘备同归荆州的决心。
刘备一行就要到荆州地界的时候,后面的追兵又至。这时,诸葛亮已派关羽、黄忠、魏延等领兵前来接应。三支伏兵将周瑜的兵将赶回到船上,并对着吴兵高喊:“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周瑜听了,气得往后便倒,刘备携孙尚香则安然回到了荆州。
●诸葛亮气死周瑜
周瑜有勇有谋,自从跟随孙策打天下,南征北战,为东吴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周瑜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也因此毁了自已的一生。
刘备携孙尚香回到了荆州后,周瑜就借口替刘备打下西川,准备出兵时顺道消灭刘备。不料,诸葛亮早就看穿了周瑜的计策,做好了应敌的准备。
周瑜率5万大军,派甘宁为先锋,吕蒙为后队,浩浩荡荡直奔荆州而来。可一路之上,静悄悄的,周瑜很纳闷。又向前行,从江上来到荆州城下,正在这时,城墙上有人高喊:“周瑜,你跑不了,我家军师早已看穿了你的计谋!”周瑜一听,大吃一惊,心想:这一下可完了。想攻城,一看城门紧闭,又有赵云率精兵把守。周瑜大叫:“诸葛亮,你……你……真是气煞我了,我与你誓不两立。”周瑜知道已经中了诸葛亮的计,立即下令:“火速撤兵!”
但已经晚了,诸葛亮布下四路大军,将吴兵团团包围。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各率精兵冲杀过来。几万人马喊声、杀声震耳欲聋,士兵们高喊:“活捉周瑜!”周瑜气得大叫,原先受伤的箭疮一下子就裂开了,鲜血直流。这时有人报告:“刘备、孔明正在军营之中饮酒。”周瑜气得口吐鲜血,仰天长叹道:“既生瑜,何生亮!”说罢,他又连吐数口鲜血而死,年仅36岁。
●收汉中刘备称王
在刘备进兵益州的同时,曹操也占领汉中。于是,刘备亲自率领大军向汉中进兵。曹操听到刘备出兵,马上组织兵力,抗击刘备,他也亲自到长安去指挥汉中战事,双方相持了一年。到了第二年,在阳平关一次战役中,蜀军大胜,魏军的主将夏侯渊被杀,曹操不得不退出汉中,把魏军撤退到长安。
公元216年,曹操被晋爵“魏王”,他名义上虽仍为汉臣,但权倾朝野,实际上已具备皇帝的权力和威势。
刘备由于曹操退出关中,他在益州的地位更加巩固了。公元219年,刘备在他手下一批文武官员拥戴下,在汉中称王。
●关羽败亡走麦城
关羽败走襄阳后,又听说荆州被吕蒙占领,气得大骂孙权、吕蒙。他重新整顿人马,想杀回荆州,再夺回来。但许多将士都纷纷逃离,军心大乱,毫无斗志可言。
刚走到半路上,关羽便遇到了吕蒙。一场大战后,关羽带领着几百人马逃到麦城。吕蒙率吴兵将麦城团团围住。关羽一看很难战胜吴兵,便派人到上庸去求救,孟达知道自己不是吴兵的对手,便迟迟不发兵。关羽只好准备突围出去,到西川去搬兵。
一天深夜,关羽带领关平由城北小路向西川驰去。谁知道,吕蒙早已在周围设下了重重埋伏,没走多远,伏兵四起,关羽、关平被围。二人带领着自己的人马不敢恋战,杀出一条血路,向北跑去。刚走二三里,又遇上伏兵,关羽大刀一砍就是一片,但是吴兵太多,倒下一批,又上来一批,关羽知道这样累也把自己累死,便带马向北跑。刚跑了几步,战马被吴兵绊倒,关羽跌落马下,立即被吴兵擒住。
关羽、关平被擒,二人宁死不降,被孙权杀掉,周仓听说关羽被杀,也拔剑自刎,麦城失守。
●曹丕废汉建魏朝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王太子曹丕当时正在邺城(今河南安阳北)。噩耗传到邺城,曹丕放声痛哭,不能自已。中庶子司马孚劝他说:“先王驾崩,天下大事都依赖殿下作主。您应当上为宗庙祭祀的延续着想,下为天下百姓的生计考虑,怎么能像普通人行孝一样,只知道哭呢?”曹丕又哭了很久,才勉强止住,说:“你说得对。”这时群臣刚刚听到曹操的死讯,聚在一起痛哭,连上朝的行列也无法保持了。司马孚在朝中大喊:“现在君王去世,天下震动,应当尽早拜立新君,以稳定全国局势。你们难道就只知道哭吗?”于是,曹丕下令让群臣退朝,设置宫廷的警卫,料理丧事。
群臣认为太子即位应该等待皇帝的诏令,尚书陈矫却说:“先王在外地去世,全国上下惶恐不安,太子应当节哀,继承王位,以维持天下人的期待。况且还有先王宠爱的其他儿子在一边等待拥立的机会,万一来去之间发生变故,那么国家就会有危机了。”于是,曹丕立即安排官员备办礼仪,一天之内全部准备齐全。第二天早晨,曹丕借用王后的名义传命令:太子即位为魏王。汉献帝还授予曹丕丞相官印和魏王玺绶,并让他兼任冀州牧。
当年十月,曹丕又制造了群臣上书请他称帝的事件。汉献帝做了三十多年的挂名皇帝,接到大臣上书后,被迫将帝位“禅让”给了曹丕。曹丕假意推辞再三后,接受了玉玺,正式称帝,建国号为魏,即魏文帝,定都洛阳,尊曹操为太祖武皇帝,将汉献帝贬为山阳公。东汉灭亡了。
●刘备称帝建蜀汉
曹丕称帝后,蜀中风传汉献帝刘协已被杀害,身为宗室的刘备于是发丧制服,追尊刘协为孝憨皇帝。事后,刘备部下全都劝刘备即帝位,刘备没有答应。军师诸葛亮多次上言,刘备终于同意,并让军师诸葛亮、博士许慈、议郎孟光设定礼仪,选择吉日良辰,上了尊号。
公元221年,刘备在成都即皇帝位,是为汉昭烈皇帝、蜀先主。因他以兴复汉室为号召,所以国号仍为汉,改元章武。但他仅有益州这很小的一块地方,又称“蜀汉”或“季汉”。刘备任诸葛亮为丞相,许靖为司徒,设置百官,建立宗庙,祭祀先帝。五月十二日,刘备立夫人吴氏为皇后,并立儿子刘禅(阿斗)为太子,娶车骑将军张飞的女儿为皇太子妃。
●刘备托孤白帝城
刘备撤到白帝城后一直没回成都。
公元223年,刘备病重,命丞相诸葛亮辅佐太子刘禅,并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十倍于曹丕,一定能安国家,定大事。如果我的儿子刘禅行,你就辅佐他;如果不行,你就废了他自己当皇帝吧!”诸葛亮流泪说:“臣下哪敢不尽心竭力。一定效忠太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又给太子下诏说:“人活到五十不算早亡,我今年已六十有余,没什么遗憾,只是挂念你们兄弟。你们一定要努力呀!不要以恶小而为之,不要以善小而不为!只有贤德的人,才可以服人。你父德薄,不足效法。你与丞相处事,要待之如父。”这年四月,刘备在永安(即白帝城)去世,时年63岁。这就是历史上的“白帝托孤”。
●诸葛亮七擒孟获
刘禅当上蜀汉皇帝不久,南中地区(今云南、贵州部分地区和四川西南部一带)少数民族首领孟获乘刘禅继位不久,发动了叛乱。
公元225年,诸葛亮亲率大军,向南中进发。诸葛亮认为对于这些少数民族,应以攻心为上。他率军来到南中,根据既定的安抚政策,制订了翔实的作战方案,并关照将士,作战时,对孟获只许生擒,不准伤害。
孟获是个有勇无谋的人,和蜀军初一交战,就被诸葛亮设计活捉了过来。孟获心中悔恨不已,以为被汉人俘虏,必死无疑。谁知,诸葛亮却让人给他松了绑。为了改变他对蜀汉政权的偏见,诸葛亮命令军队列成阵势,亲自陪他观看,道:“孟将军,你看我这支军队如何。”
孟获一点不领情,傲慢地说:“以前我不知虚实,所以吃了败仗。看了你们的营阵,不过如此。下次再战,我一定能取胜。”诸葛亮笑着摆摆手:“那好吧,我这就放你走。你回去整顿兵马,咱们再见个高低吧!”
孟获回去整顿军队再战,又被诸葛亮俘虏了。孟获还是不服,诸葛亮又放了他。像这样捉了放,放了捉,共有七次。第七次抓到孟获后,他终于服了,他说:“丞相对我七擒七纵,这是自古没有的事啊。丞相如此厚待我,我再要反,可就不知羞耻了。”那些部落首领也一起跪下谢恩,道:“丞相的恩德我们永世不忘。南人永远不再造反了。”诸葛亮设宴招待了他们,还让孟获作为首领,管理他原来的地区。以后,南中一带少数民族与蜀汉相安无事,各民族之间相处和睦。
●孙仲谋武昌称帝
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吴国的建立者。他的政治才能甚至得到曹操的赞扬,曹操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自公元200年继承其父兄的事业,成为江东一方霸主。魏、蜀相继称帝以后,孙权因迫于形势,曲意事魏。公元229年,终于在武昌南郊即皇帝位。因夏口(今湖北武汉)、武昌(今湖北鄂城)都传言黄龙、凤凰出现,于是改元黄龙,立国号为吴,大赦天下。追尊其父孙坚为武烈皇帝,其兄孙策为长沙桓王,立子孙登为皇太子。九月,孙权迁都建业(今江苏南京)。公元252年,孙权去世,终年70岁,死后追尊为吴大帝。
孙权称帝,标志了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三国之中,虽然孙权称帝最晚,但从割据江东起计算,却是历时最久的。
●司马懿发动政变
魏明帝曹睿死后,司马懿和曹爽共同辅佐曹芳当了皇帝。这时候的曹芳才八岁,根本不懂事,国家的所有事情都由曹爽和司马懿两人决定,而曹爽因为自己太年轻,没有经验,大小事情都要问过司马懿后才敢办理,把司马懿当成长辈看待。这时候的司马懿,真正掌握了国家大权。
曹爽当了大将军以后,手下聚集了一批很有学问的人,其中有5个人最受曹爽的信任,这5个人是毕轨、何晏、邓庵、李胜、丁谧,他们对曹爽把大权交给司马懿很不服气。何晏说:“国家大权应该由曹氏宗族内的人来掌握,怎么能让司马懿说了算!假如司马懿有心造反,你怎么能控制得住他?”曹爽觉得有道理,问何晏应该怎么办才好,何晏说:“可以封司马懿为太傅,让他官做到最高等级,可是没有实权,把兵权夺过来归你自己掌握,这样才能确保安全。”
曹爽便对太后说司马懿功劳大,声望高,应该当太傅,而管理军队这样的事情应该由年轻人来办,皇帝和太后都同意。于是,司马懿被封为太傅,交出了兵权。曹爽乘机将自己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安排作管理军队的将军。从此以后,朝廷中的军政大权一起落到曹爽弟兄几人的身上。几年以后,曹爽兄弟权势越来越重。司马懿长年推说有病,也不参与国家事务,曹爽便更加放心地过着放荡的生活,一面私自建筑宫殿,一面四处游玩。各地方送给皇帝的东西,都经过曹爽挑选以后才给皇帝送去。曹爽特别喜欢出外打猎,经常许多天不回城。司农桓范不放心,劝曹爽不要经常外出,要留在京城中,防止京城中发生变化,曹爽不听。
公元248年正月,曹爽兄弟随同皇帝曹芳一齐去祭扫高平陵(曹睿的坟墓),扫完墓,曹爽带着自己的一班亲信就在外面打猎游玩。司马懿立即动手,派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发兵守住洛阳四面城门,夺过了曹爽弟兄在京城中的军营,派自己的亲信管理了军队。司马懿又打开武器库,将自己的军队武装起来,守住洛水桥。然后,司马懿进入皇宫,向郭太后上了一份表章,说大将军曹爽任用小人,不理国事,应该夺去曹爽弟兄的兵权,免得将来出娄子。郭太后本来就不喜欢曹爽,马上同意了司马懿的请求,并且还以太后的名义下了一道诏书。
司马懿又派出侍中许允、尚书陈泰,让他俩告诉曹爽,只要曹爽交出兵权,保证不伤他弟兄的生命。许允、陈泰走后,司马懿又将殿中校尉尹大目招来,让尹大目再去劝曹爽,保证不伤曹爽兄弟和家属的性命,并且指着洛水河赌咒发誓。同时,又给皇帝曹芳献上一份表章,说曹爽任命一大批小人,把持了朝廷的军权,上上下下都很不满,万一发生了变乱,后果不堪设想,自己不得已才起兵,目的只是罢免曹爽弟兄的大权,而且太后已经同意了我的做法,等等。
曹爽正在打猎,一连串听到几起报告,说太傅司马懿在城中发动了兵变,要夺自己弟兄几个的兵权,当时就吓得像木头人似的。从城中逃出来的桓范劝曹爽当机立断,发诏书,起兵和司马鼓对抗。但曹爽贪生怕死,最后交出了兵权,和皇帝一道回城,向司马懿投降。
曹爽一回城,司马懿便将他弟兄四个看管起来,给他们安了个图谋造反的大罪名,将曹爽弟兄四人和亲属,连同亲信们一起逮捕起来,判了斩刑。这就是魏国末年发生的著名的“高平陵之变”。
●司马昭诛杀魏帝
“高平陵事变”发生后不久,司马懿就死了,他的儿子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执政。司马昭做了丞相,更加专横跋扈,继续大肆杀戮曹氏集团中的人。他还把曹芳给废了,把曹睿的堂弟、年方14岁的曹髦迎来洛阳做皇帝。
曹髦对自己当一个小小的傀儡皇帝十分不满意,每当想起自己祖宗的丰功伟业,想起司马昭如此飞扬跋扈,便十分伤心。他有感于井中出现黄龙的民间传说,就提起笔来写了首《潜龙诗》来抒发心中的忧愤。诗的大意是:可怜的黄龙被困在井中,不能到大海里自由翻腾。泥鳅鳝鱼居然也敢来欺侮,在黄龙面前摇头摇尾逞能。可怜的黄龙呀!你和我处境相同呀!这首诗传到司马昭耳中,他带着宝剑大步走进宫里,问皇帝:“你写的《潜龙诗》,里边的鳝鱼和泥鳅就是我吧?”曹髦低着头,不说是,也不说不是。司马昭冷冷一笑,转身就走了。曹髦再也不想当这个憋气皇帝,找来三个大臣说:“我与其坐着等死,还不如带兵和他拼一拼!”大臣当然都劝他要慎重,他却从怀里抽出早就写好的诏书,扔在地上,自己去禀告太后。有两个大臣转脸就跑去报告司马昭。
曹髦带着兵进攻司马昭,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司马昭指使的凶手成济杀死了。司马昭听说皇帝死了,故意装得万分惊讶与难过,先命令把曹髦的尸体收殓起来,又在舆论的压力下灭了成济三族。派士兵去逮捕成济,成济自然不服气,就光着膀子爬上房顶,大喊大叫:“是司马昭让我杀死皇帝的。”这一下,就把司马昭的阴谋抖落出来了。他的野心人人看得明白,即所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曹髦死后,司马昭立了曹操的孙子曹奂做后帝,改年号为景元元年。至此,司马昭篡权活动的重大步骤已经完成,曹魏政权名存实亡,而三国鼎立的局面也行将结束了。
●孙峻专擅吴朝政
吴大帝孙权临死前,从武昌召回诸葛恪,任他为太子太保,并诏令百官,朝中诸事由诸葛恪统管,并为诸葛恪置卫队、造府第。
诸葛恪为吴勋臣诸葛瑾之子、诸葛亮之侄,其人才干出众,但刚愎自用。孙亮初即位,诸葛恪掌大权,极想建功,大行惠政,废除负责纠检的校事之官,赦免逃犯,免除关税,于是很得民心。
诸葛恪人心己附,又想树立军威,公元252年,即发兵二十余万人,不顾劝谏一意伐魏,民心哗然。后诸葛恪率兵攻魏新城(今湖北房县),时值炎夏酷暑,加之瘟疫流行,吴军病死伤残人数过半,于是民怨渐起。诸葛恪回都,不但不自检过失,反迁怒众将百官,令朝野失望,民怨更重。
公元253年,吴宗室、侍中郎孙峻利用民怨来泄私忿,设计诛杀诸葛恪,夷及三族。孙峻自任承相、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又取消了容易与丞相争权的御史大夫一职,将朝政总揽于自己手中
●“乐不思蜀”的阿斗
刘禅小名叫阿斗,是个愚笨无能的人。蜀汉灭亡后,刘禅还留在蜀地。司马昭觉得让后主留在成都总不大妥当,就派他的心腹贾充把刘禅接到洛阳。随同他一起到洛阳去的有地位比较低的官员都正和刘通两个人。刘禅不懂事,不知道怎样跟人打交道,一举一动全靠部正指点。
到了洛阳后,司马昭用魏元帝的名义,封刘禅为安乐公,还把他的子孙和原来蜀汉的大臣50多人封了侯。司马昭这样做,无非是为了笼络人心,稳住对蜀汉地区的统治。但是在刘禅看来,却是很大的恩典了。
有一次,司马昭大摆酒宴,请刘禅和原来蜀汉的大臣参加。当筵席进行得酒酣耳热时,司马昭说:“安乐公,您离开蜀地已经很久了,因此我今天特别安排了一场富有蜀国地方特色的舞蹈,让您回味回味啊!”这场舞蹈让刘禅身旁的部属们非常难过,只有刘禅看得挺有劲,依然谈笑自若,就像在他自己的宫里一样。宴会后,司马昭对贾充说:“刘禅这个人没有心肝到了这步田地,即使诸葛亮活到现在,恐怕也没法使蜀汉维持下去,何况是姜维呢!”又过了几天,司马昭问刘禅:“你还想不想回西蜀的家乡呢?”刘禅答道:“这里有歌有舞,又有美酒喝,我怎么舍得回西蜀呢!”这就是“乐不思蜀”的由来。
司马昭觉得刘禅留在身边也没有什么大危险,所以,并没有杀他。刘禅就这样在洛阳安乐地度过了余生。
●司马炎代魏建晋
司马昭掌握朝政大权,但他自己不做皇帝,想效仿曹操让自己的儿子曹丕称帝那样,将帝位留给儿子司马炎去做。后来,司马炎接替父亲掌管魏国朝政。公元265年,司马炎在洛阳逼魏帝曹免让出帝位,建立了晋朝。
司马炎坐上皇帝宝座之后,并没有开始过高高在上的奢靡生活,而是审时度势地巩固自己的帝位。他知道父亲司马昭和祖父司马懿对曹氏所进行的残酷杀戮使人们对他也存有戒心,南边的东吴也还没有统一,这都是他的心病。为了灭东吴统一天下,司马炎采取了以仁义治国的方针:赏赐安乐公刘禅的一个子弟做驸马都尉,安抚人心。又专门下诏书,准许原是皇帝现为陈留王的曹奂继续用皇帝的仪仗出入,向他上书时也可以不用称臣。这样做,主要是为了安定天下人心,包括自己统治区、西南的原蜀国领地。
为了发展经济,增强国家实力,司马炎专门颁布诏书,将无为而治作为治国方针。当年,他又向地方的郡国颁布了五个诏书:一是正身;二是勤百姓;三是抚孤寡;四是敦本息末,即鼓励农业这个国家之本,压制商业这种末业;五是精简机构,裁撤冗员。
灭吴后,为了更快地发展生产,司马炎颁布了占田制,废除了原来曹操所实行的屯田制。每名男子可以占田70亩,女子占田30亩。占田制的实行极大地促进了西晋经济的发展,这从户口数量上可以看出来,灭吴国那一年的户数是240万户,两年后猛增到了371万户。
●晋师灭吴成一统
西晋建立的时候,三国中唯一留下来的东吴早已衰落了。东吴最后一个皇帝孙皓非常残暴,他大修宫殿,尽情享乐不算,还用剥脸皮、挖眼睛等惨无人道的刑罚镇压百姓,上上下下都把他恨入骨髓。
公元279年,晋朝一些大臣认为时机成熟,劝说晋武帝消灭东吴。晋武帝决定发兵20万,分5路沿长江北岸,向吴军齐头并发。晋军攻入吴境后节节胜利,兵威大振。吴主孙皓闻报慌乱不已,他派将军张象带领水军1万人去抵抗。而当张象的将士看到满江都是晋军的战船,无数旌旗迎风飘扬,遮天蔽日,吓得吴兵早早竖起了降旗。
吴主孙皓知道吴军不能力战,他大惊失色,不知如何是好。这时,水军将领陶浚对孙皓说:“我所率的水军船只都小,陛下若给我2万水军和大船,我自有计攻破晋军。”孙皓马上封他为大将,把御林军也都用上,叫他指挥水军迎敌。第二天,陶浚率水军行在江面上,忽然北风乍起,昏天黑地,战船上的旗帜都被吹落到江里。陶浚的水军一时军心散乱,四处逃散,晋军即直扑建业。
王浚率领的晋国水军几乎没有遇到抵抗,一帆风顺到了建业。建业附近100里江面,全是晋军的战船,王浚率领水军将士8万人上岸,由张象叫开城门,以摄魂夺魄般的气势进了建业城。
孙皓听说晋兵进城,吓得六神无主,经中书令胡冲的提醒,也学起了蜀汉后主刘禅,脱下上衣,让人反绑了双手,带领一批东吴大臣,到王浚的军营前投降。这样,从曹丕称帝(公元220年)开始的三国分立时期宣告结束,全国又进入了统一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