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班长有些疑惑说:“横担烧伤的…?”
小圆用左手指着断裂处说:“是,应该是。班长你看,这保险安全带是尼龙纤维的,遇热容易软化,当时加工好的横担为了赶时间,只浸了一下水就吊上来了,我当时拿在手里太热,我就把横担放在了保险安全带上,可能是加工最热的点刚好压在了带子上,烤软了安全带,破坏了纤维,因当时我正抱着杆子做事,也没完全依靠在安全带上,所以才没有立即断裂。当我做好了下来后,看见大家在欢呼,又不是很高了,因此放开双手,往后仰翻,整个人的重量全作用于安全带上,安全带承受不了重负,才突然断裂的。”
“对,有道理,应该就是这样。好了,小圆,别想那么多了,等车来,马上养伤,希望你的手能早日接上。”
“班长,这骨头都断了,不知还能好吗?今后就这样残废了,”“放心吧,小圆,这直骨断了不要紧,只要不出现粉粹性骨折,医院都能接上,不会有事的。”
“真的假的?不会骗我吧。”
“这事能骗你吗?那个运输部的司机李小文认识吧。”
“认识。”
“你看他有什么问题吗?”
“他的手也断过?”
“是的,那时,你们都还没来,有一次出车祸了,他的车被人家的车从侧面驾驶楼方向撞来,车门被撞凹进去,连同左手臂一起伤了,骨折的地方与你现在的地方一样,只是他是左手,你是右手,休息一个月就好了。你看他现在还不照样不误开车吗?”
“他的手也断过,那是真看不出来。”
“所以啊,不用怕,一个月后,什么事都没有了。健康正常。”
这时厂医的车来了,医生下车来简单问了一下情况,就先把小圆骨折的手用夾板包扎固定了。然后才搀上车,唐班长安排王聪随医院车陪同小圆去了医院,此时已是凌晨一点了。大家才收拾工具、材料等收工回家。小圆的家乡紫岩村里,天刚濛濛亮,珍珍就醒了,她一看窗外,还没到起床的时候,昨晚上也没睡好,她又闭着眼心想再睡一会儿,可就是静不下来,翻来覆去,再也无法入睡了。她干脆起床披上外衣轻手轻脚走到孩子们的床前,见孩子们都还在睡梦中。她来到摆放缝纫机的房子是坐下,她想可能是前几天接到丈夫小圆的信,终于可以一家人团聚了,心情有点激动的原故。上次丈夫的信中说,如有了好消息就马上写信告诉自己。但是这个晚上的感觉似乎有点复杂。吃过早饭,珍珍又像往常一样又坐到了缝纫机旁开始工作了,雨川和小桃子在一旁玩耍。这时,太阳都老高了,雨川还没看见有人来邀他去玩。也感觉到很无聊,他想起上次妈吗说过,等外婆生日的时候,其他的表兄弟姐妹都会去,但这么久了也没听说去,于是就问:“妈妈,外婆什么时候生日,上次你不是说外婆生日的时候带我们去麻溪外婆家吗?”
“喔,快了,还有一个星期。”
雨川听说还要六、七天,无精打采的说:“还要这么久啊…。”
“六、七天有什么关系呢?莫急,很快就到了。你不要整天就想着外面跑,你看今天的太阳好大啊,今天就是家里带妹妹玩,别出去了。”
“嗯…”“姑姑…!姑姑…!”
“小姨…!小姨…!”
雨川一听,好像有人在对面风雨桥上喊,他一听,好像是喜旺哥的声音,走到门口看了看,忙对妈说:“妈,好像是喜旺哥来了,还有一个人不认识。”
珍珍停下了缝纫机,往风雨桥看去,见两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每人戴着一顶破斗笠往这边走來。珍珍一看,真是喜旺来了,还有一个竟然是大姐的儿子小红。但一看到俩兄弟戴的那破斗笠就急了,喊道:“我滴妈哟,这是什么装扮呀。”
她立即跑了出去,雨川兄妹俩也跟在后面,见了兄弟俩大喊道:“你俩先别动,哪儿捡来的破斗笠?快扔掉!快扔掉!”
喜旺说:“不是捡的,是奶奶给我们的。”
“嗯,是外婆给的。”
小红也补充道。珍珍埋怨道:“我滴那个老妈嗯,她也真是不怕别人笑话,这不是把我柳家出丑吗?快扔掉,不要了。”
小红说:“外婆说了,给我俩戴个好的,怕我俩弄丢了可惜,所以找个破点的给我俩戴上,到家了就扔了。”
说罢俩兄弟把破斗笠扔向了风雨桥边的刺荊中。珍珍再看这俩小子就舒服多了。喜旺上穿一件白色背心,下穿一条黑色短裤。脚穿一双塑料凉鞋。留着一个平头,显得精神聪明,充满活力。小红上穿一件白色短袖衬衫,下穿蓝色中统背带裤,脚上白袜套凉鞋,一头掩耳浓密的乌发。唇红齿白,背着一个书包,一看就知道是一个城里小孩。珍珍看着这俩兄弟的容颜,才眉开眼笑,说道:“这才是我大柳家的后生伢子啰,漂亮有派头!你们的奶奶、外婆明知你小姨、小姑爱面子。竟然找那样的破斗笠给你们戴,等我下次去说说她。走!跟着我回家去。我炒鸭子给你们吃。”
俩人应道:“好!好!”
珍珍拉过小红到身边对雨川、小桃子兄妹说:“这是你们大姨的儿子,是你们的表哥,是从大城市来的。你们看,帅气吗?喜旺哥都知道吧。不用我说了吧。”
两兄妹点头道:“知道了,小红哥,喜旺哥。”
随即,雨川和小桃子一人拉着一个往家中而去。珍珍问小红:“小红,外婆生日还没到,你怎么这么早来了?你爸爸妈妈都来了吗?”
“喔,小姨。我爸妈还没来。我是和我叔叔的儿子,我弟弟元儿先来的,先到了麻溪外婆家,我和元儿还要去老家龙头庵中溪口去玩。”
“那你弟弟元儿呢?怎么没来?”
“他太小了,才八岁,嚷着要跟来,我怕他走不动路要我背。麻烦,把他留在外婆家了,要外婆把他支开,我们俩偷偷来的。哈哈哈。”
“哈,那你俩真是个机灵鬼。”
“我妈说,小姨的村子很漂亮,座座红砂岩的山,光秃秃的,像和尚的头。山缝隙里长满了竹子。上半年你托人带给我们的笋子就在这里找的,可以来看看这里奇怪的山,还说这山脚的水通透见底可以游泳。还要我问小姨好,看看弟弟妹妹。到你家来歇一夜。”
“好好,歇几天都行。我们这个村子真的不错,等一下叫雨川弟弟陪你们去玩,去游泳抓鱼。”
“好好。”
小桃子听说去游泳就说:“妈,还有我,也要跟他们去。”
珍珍忙说:“好好,你也一起去。那你先带哥哥们回去,我去溪里捉鸭子。”
小红听说捉鸭子,心想怎么样捉鸭子呢?于是说:“小姨,我也跟你去捉鸭子好吗?”
喜旺、雨川小桃子兄妹也都说要跟着去。珍珍说:“好,大家都去。”
“喔呜~!大家捉鸭子去啰!”
孩子们都兴奋的往溪边跑去。来到溪边,看见很多鸭子,城里来的小红没看见过这场面,解下书包给小桃子拿着,鞋子也不脱,扑上去就想抓,鸭子们见有人来抓,扇着翅膀扑扑的跑了。喜旺几个也加入其中,搞了半天,鸭毛都没碰到,几个人的衣服都搞湿了。珍珍见状在后面喊道:“慢点慢点!小红、喜旺你俩个把衣服都搞湿了,等下没衣服换。”
“没事,我们带着短裤。”
“哪你也不要乱抓,这里还有别人的鸭子。”
“小姨,这么多鸭子,哪只是你的?”
村子里各人家里的鸭子白天都一起在溪水里,晚上才各自回家,几乎都不会走错家。看来鸭子也很聪明,谁和谁是一家的都分得清,但是白天在溪水中鸭子的主人反而认不出了。所以鸭子的主人都把自己的鸭子都做了记号,比如涂颜色的不同还者涂色的位置不同,还有剪脚丫子或者剪羽毛的都有。珍珍说:“脖子上涂有红色标记的是我们家的。”
“哦,知道了。看我的。马上给你抓一只来,”小红、喜旺兴奋的又扑了上去,鸭子一下子往山边跑,一下子往深水里跑。雨川虽说生活在这里,经常看见过白天在外捉鸭子。那是大人们用一根叫“鸭条子”的赶鸭工具捉鸭子。但见他们这样搞还是第一次,不过他觉得很有趣,也加入到他们的行列中,珍珍其实也知道他们不一定抓得到鸭子,但见孩子们很开心就让他们玩玩,其实风雨桥下就放着一根“鸭条子”。小桃子也想去,被珍珍拉住了。“鸭条子”是外出放鸭子的工具,一般是用一根三米左右丶脚母指大小的本地的一种“麻竹”做成的,后段二米是光杆的,前端一米的竹枝结成辨子状,有一定的宽度,其实就是赶鸭子用的,比如一队鸭子走在不宽的路上或者田硬上,为了防止鸭子乱跑,鸭子主人便拿着“鸭条子”左右两边来回拦着,走在最前面的头鸭也懂得主人的意思,不乱走。据说,“鸭条子”还有各种神奇的能力。由其是那些专业的养鸭人,他们的“鸭条子”比较大和长,可达五来左右。也更神奇。在秋收过后,稻子都已收割回家了,但是稻田里都会掉下一些谷子,这时专业养鸭人就乘着这个季节赶着成百上千只鸭子外出到人家收割完成的稻田里找吃的,养鸭人也带着简单生活用具,走到哪儿歇到哪儿。一般在外半个月回去后,鸭子就成熟了,而且在外奔跑吃着谷子成长的鸭子,肉也好吃,市场上也能卖得好价钱。每天都在不同的地方,天黑了,养鸭人就在一块稻田的中央插上这根“鸭条子”,自己则在附近的山洞或树下铺些茅草就是床了,生上一堆火,架个小锅煮点吃的就是晚餐了。也不担心鸭子不见了,这时就是说明这根“鸭条子”神奇的地方了,晚上鸭子们会聚集在“鸭条子”的周围睡觉,决不会跑远,狐狸、野狗这些野生扑食者就算发现这么多嘴边的鸭子竟然也不会去扑一只鸭子。据说就是因为有这根神奇的“鸭条子”在。但今天我们就不说这“鸭条子”神奇的地方了,只说他一个最简单的功能-抓鸭子。珍珍见几兄弟来来回回几个回合也没抓到鸭子就喊道:“都上来吧,像你们这样抓,明天都吃不到鸭子,等我来。”
喜旺和小红也真搞累了,见小姑叫他们回来,俩人一身湿漉漉的乖乖的上坡来了,鸭子们见他们上了岸也就恢复了平静。珍珍从风雨桥下取来“鸭条子”,来到溪边,看准一只大肥鸭,“鸭条子”干脆利落的压住了一只,喊道:“小红,过去把鸭子捉来。”
喜旺和小红俩人见姑姑这么轻松就抓到了。心里很佩服。俩人上去抓住鸭子的翅膀,一家人就这样开心的回家了。晚饭时,珍珍做了本地特色的“血鸭”喜旺、小红俩人一人一个大鸭腿吃的真是香极了。雨川和小桃子每人只得了一个翅膀腿。但几兄妹都吃得很高兴。珍珍见着这温馨的画面也感受到了这浓浓的亲情。第二天,大家天刚亮就起床了,吃过早饭,太阳从光秃秃的红砂岩的山顶跃出,山里昼夜温差大,太阳照在溪水中,和相对冷的溪水接触在水面上漂着一层薄雾。小红和喜旺又来到昨天捉鸭子的风雨桥下,只见那溪水里只只鸭子在悠闲的游着,有些还打着跟斗,把头伸后水中找吃的。小红俩见着那清澈见底的溪水就有想下水游泳。但想起刚才小姨的话,说这山里的水不比外面河里的水,这里的水就是最热的夏天里也很凉,所以最好中午后才下水才好。俩人试了一下,还真是有点冷。也不敢下水了,这吋雨川过来,三个人沿着小溪欣赏起这奇怪的石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