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朱安的策略(1 / 1)

似乎老天特别喜欢折磨朱元璋,不想让其过舒心的好日子。

大明各地,发生了诸多灾难。

蝗灾,旱灾,洪灾,像是约定好了一般,突如起来。

与此同时,大明绝大多数地区,气温骤降,寒冷至极,宛若严冬。

对于受灾的难民来说,这可不是一个好的兆头。

早朝,此刻的朝堂,已然成为了菜市场一般的热闹。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用手按着太阳穴,直感觉一阵阵的头疼。

现在是必须要赈灾,可是国库里已经没有银子里。

虽然朱元璋可以无限制的造出宝钞,但是现在的宝钞,基本上买不到多少粮食。

宝钞在如今的大明,购买力已然是极度缩水。

洪武八年,大明第一套纸币,在朱元璋的主持下,正式出炉。

每张长约三十四厘米,宽约二十厘米,中间写有“一贯”、“五百文”等面值。

外侧是一圈龙纹的花栏,背面印有“大明宝钞,通行天下”八个篆体大字。

朱元璋规定:大明宝钞的一贯等于白银一两、铜钱一千、还可以折换米一石。

朱元璋读书多,但是对于商业这块,却是一片空白,从史书中,他了解到北宋的交子,元朝的丝钞和银钞两种。

所以他也搞了一个大明宝钞。

只是明朝从建国开始,由于正税太少的缘故,在财政上的收入就一直不是很好。

而发行纸币是需要准备金的,简单来说,就是你发行一贯的宝钞,国库里就得有一两的银子存在那儿,这样的话,宝钞才不会贬值。

朱元璋的脑海里,完全没有准备金这个概念,再加上大明初期,用钱的地方也多,朱元璋印宝钞简直就是上了瘾。

自大明宝钞发行以来,每年朱元璋都要印发五百多万锭宝钞。

前年,洪武二十三年,各地也出现了一波灾情,朱元璋疯狂印刷,宝钞发行了有一千五百多万锭。

大明国库本来就穷,每年的收入,如果是风调雨顺的话,也就堪堪能过下去。

这也是为什么朱元璋将官员们的工资,卡得如此死的原因。

只是大量的宝钞流入市场,直接造成了通货膨胀,铜钱,白银,开始体现出真正的购买力。

现在一两白银,可以购买将近三石大米,但是用宝钞购买的话,得需十贯钞才行。

就目前来说,几乎已经是贬值十倍了。

显然如果不解决准备金的问题,大明宝钞只会贬值越来越厉害。

下了早朝,朱元璋回到御书房,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处理奏章。

那堆积如山的奏章,几乎清一色都是各地灾情。

大明宝钞朱元璋可以直接印,可粮食却是印不出来的。

只是现在大臣们的俸禄都发不起呢,哪来的粮食救灾。八壹中文網

目前朱元璋就统计受灾的人数,已然是达十多万之多,并且这个数目,有着愈演愈烈的趋势。

这让朱元璋很是头疼,虽然四处筹措了一批粮食,可对目前的情况也只是杯水车薪。

“陛下,宋国公求见。”就在朱元璋深思的时候,蒋瓛禀告道。

“咱不是让他去教导大孙嘛,怎么今天就回来了?让他进来。”朱元璋听到冯胜过来了,有些奇怪,不过想来是大孙那边可能有什么事情吧。

“陛下,喜事,大喜事呀。”冯胜扑一进门,便高声的说道。声音激动非常。

“哦,是何喜事呀!”听到这话,朱元璋的精神有些振奋的问道,不用想也知道绝对跟大孙有关。

“陛下,臣昨日和朱公子,自陛下离开后,一直聊到深夜方停,朱公子的言论,真的让臣是钦佩不已。”

冯胜说起昨日的事情,面色都有些潮红,不过黑眼圈有些重,显然是没有睡好。

“到底你跟咱大孙聊了些啥,让你如此兴奋,快跟咱说说。”朱元璋听到冯胜这种话,眼睛一亮。

此前的疲倦顿时就烟消云散,好奇的对冯胜说道。

冯胜的声音有些激动,连忙道:“臣和朱公子详谈甚久,臣发现一个事情,那便是朱公子对于四书五经,诗词歌赋这些并不是很懂。”

“但对于民生,商事,军武,却是了解极为透彻,甚至于每每都有惊人之语。”

“尤其是关于现在大明赈灾方面,朱公子的见解更加独特迥异,但仔细想来,却是有着极深的道理。”

听到赈灾两个字,朱元璋眼睛都亮了起来,所谓是瞌睡来了送枕头,灾情紧急,是朱元璋目前最为头疼的事情。

灾情的出现,显然不是一天,只是灾情问题在今日早朝爆发了。

“快给咱说说,大孙对于灾情这块,到底是如何处理的。”朱元璋催促问道。

他并没有指望大孙能够给出一个妥善的解决方案,而是想听听大孙对于这等事情的看法。

毕竟以后大孙继承了大位,这些事情都是要依靠他来处理的。

“臣与朱公子交谈过后,连夜整理一本策问,请陛下过目。”冯胜从怀中掏出十多张纸,递给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接过,仔细的看了起来。

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以工代赈’四个大字。

对于以工代赈这事的做法,朱元璋也并不陌生,自春秋开始,就有不少朝代使用过这个法子。

不过显然,朱安的以工代赈,并非这般简单。

历史以来的以工代赈,便是朝廷出钱,给难民一点事情做,跟赈灾的意思是相同的。

但是朱安这里提出的却是完全不同。

他认为,大明目前的粮食,是足够平民生活的,哪怕受灾也是如此。

大量的粮食,并不是在平民手上,而是在地主阶级手中。

所谓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如果当地的权贵们愿意拿出粮食,灾情就可以平稳渡过。

朱安在这里提出一个概念:想要富,先修路。

大明的官道,基本上都是沿用元朝,甚至于之前的宋朝,唐朝时期。

官道一般用土夯筑,极容易损坏,经常需要养护。

更多的地方,连官道都没有。

朱安在这里提出一个新的概念,承包制。

意思便是,让当地的权贵们接受难民,然后提供粮食修建官道。

官道修建完成之后,以官道的关税,分批返还给当地权贵,让其获得收益。

如此一来,灾情导致的难民问题,就能够得到缓解。

朱元璋看完之后,眉头深锁,这个策略看上去是可行的,他也相信很多权贵都会积极的参加。

可是将大明的税收,如此这般交给别人,这等事情让朱元璋就有些不愿了。

冯胜对于这等策略,自然明白陛下的其中顾虑,察言观色后,发现陛下却是没有第一时间拒绝,显然还在考虑中。

便开口说道:“这等策略乃朱公子提出,陛下若有思虑的地方,何不直接跟朱公子详谈一番呢。”

--------

ps:8号发书至今,马上就是一个月了,本书还能在新书榜上,待上最后一周的时间。

历史分类流量不大,开书艰难,新书榜目前来说是很大的依靠。

新书榜的排名,是从每周一开始算,其中主要是以追读,收藏,推荐票,月票,打赏为综合数值。

在这最后一周,很想能在榜上的位置,再往前靠一靠。

于是在这里,便厚颜求一波支持。

看到这里,且也喜欢本书的朋友,希望能来一波给力的支持。

今日周一,本章不算,三更以谢诸位。

章节报错(免登录)
最新小说: 败家子的私房钱比国库还多 抗战之悍匪横行 咸鱼皇子暴躁爹,父慈子孝书中现 妻为大都督 海贼之无上剑豪 亮剑:我替李云龙拉起一支加强团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这个书生太凶猛 大唐粮草王 他从敢死队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