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的训练是单兵对练,奈何宋淮心神不宁,记挂着和宋浩拼酒的齐瑄,在演示招式时,竟一个不留神输给了宋淇,把宋淇得意的,恨不得放一百个炮仗昭告天下。
天色渐晚,收营的号角声一响,宋淮迫不及待地牵马回家,却没想到,在大营门口见到了齐瑄。
齐瑄和宋骁站在一块,归家的将士们同他们问好,道别。齐瑄和蔼可亲地对他们点头,接着便越过众人看见了宋淮。
和宋浩比完酒,齐瑄回屋里躺了会儿,待酒醒得差不多,就带着长康和唐铮在北州城转了一圈,又去了军营。
他暂时没有插手军务的打算,却必须熟悉北疆和北卫军的情况。
中军大帐是宋骁处理公务和召集将领议事的地方,如今旁边增设了一个监军的营帐,供齐瑄理事。
宋骁派书记官把军中的账务、名册送过去给齐瑄查验。
人数,编制,军器,军饷,粮草,其余物资发放,齐瑄都有了大致的了解,顺便还知道了每日将士们出操和收营的时辰,训练的内容。
看完这些,齐瑄估摸着差不多到了收营的时间,干脆等一等阿淮,而宋骁原本也是每日同阿淮一道归家,于是便有了两人一块在大营门口等人的场景。
宋骁见宋淮出来,翻身上马,顺着归家士兵的人流慢步往前,齐瑄在原地等宋淮牵着马走上来,驱马与他并行。
宋淮打量着他的脸色,见他气色尚好,精神也足,悄悄松了一口气。
“担心我?”齐瑄倾身靠近他,笑着问。
宋淮有些不悦,心想自己替他担心了半日,他倒好,一副嬉皮笑脸春风得意的样子,可又觉得为这种事赌气真跟……小媳妇似的,便甩掉那点不好的情绪,顺着他的话问:“可有不适?”
齐瑄猜到一点他的心思,笑道:“不曾,睡了一觉酒就醒了。”又倾身凑近些,低声道:“就喝了两坛,下回不喝了。”
宋淮被齐瑄哄得不自在,抖了抖缰绳离远了些,心里骂道,谁爱管你啊!骂完又暗自懊恼,怎么越来越像个替他操心的小媳妇?
都怪三堂兄!尽胡说八道!
“阿淮!”说曹操曹操到,宋淇和宋治骑马从后头跟上来,又同齐瑄和宋骁打了招呼。
宋治小声对宋淮道:“跑那么快作甚?也不等等我们。”说着还瞥了齐瑄一眼,冲宋淮眨眼,那表情分明是在说我就知道你归心似箭。
宋淮被三堂兄猜中心思,有些羞恼,别过脸不搭理他。
谁叫他和齐瑄都是男子,堂兄们开起玩笑毫不顾忌。换做大堂嫂,虽性情直爽泼辣,但毕竟是女儿家,几兄弟对她也颇为敬重,不会拿她与大堂兄顽笑。
到他这里,齐瑄成了弟婿,几兄弟竟肆无忌惮起来,宋淮毫无办法。
齐瑄又凑近宋淮,道:“不妨事,随他们去。”
宋淮感激他的周到体贴,冲他抿唇笑了笑。
“诶!那不是冯寄吗?”宋治突然道。
宋淮和齐瑄抬头看过去,正好看见一个三十出头、中等身量、长相文雅的男子,举手投足的气质像个书生,却背着个竹篓,靴子上还沾着淤泥,站在路边,逆着人流张望。
这一抬眼的功夫,齐瑄几人的马已经走到了冯寄身前。
冯寄对几人拱手行礼:“大将军,小将军——”刚到宋淇、宋治这,就被宋治打断了:“冯军医又去采药了?”
冯寄笑道:“去城外走了一躺。”
宋淇也笑了笑,揶揄道:“冯军医可来晚了,我方才看见刘参将已经归家去了。”
冯寄愣了愣:“啊,竟是来晚了。”又微微笑道:“罢,那我也归家去了。”说罢就冲几人拱手道别,转身往回走。
“冯寄!”
前方忽然传来一声中气十足的喊声,只见不远处一个穿着铠甲的高大男子,也正逆着人流四处张望。
一时间,周遭士兵纷纷让出道路,一直让到冯寄跟前,让原本到处找人的刘成一眼就看到了他,眼神骤然一亮。
“呆子!”冯寄笑骂了一声,朝他走去。
刘成跑过来,也看见了宋骁等人,连忙拱手行礼,宋骁对二人点了点头,驾着马继续往前。
齐瑄跟着宋淮一道前行,擦身而过时,见刘成动作迅速又熟练地取下冯寄背上的竹篓,背到自己左肩,而右手牵住了冯寄。
冯寄任他牵着,笑骂:“都归家去了,怎地又跑回来?”
刘成:“我这不发现你不在家么?怕你还未回城,幸好有人告诉我瞧见你了。”
齐瑄只听见这两句话就与二人错身而过,还转头看了一眼,看见二人牵着手缓缓走在他们后头,经过的士兵冲二人吹口哨,冯寄笑了笑,倒是刘成红着脸赶那小兵:“去去去!”,牵着冯寄的手却没有放开。
齐瑄回过头,问宋淮:“那两个人可是一对郎君?”
在大宁朝,男子与男子成婚,不以夫妻相称,而是称对方为郎君。只不过,嫁作男妻的那个男子会冠上夫姓,地位也会稍低一些,所以多半也会喊自己郎君“夫君”、“相公”。
宋淮点点头。
齐瑄叹道:“瞧着颇为恩爱……”
宋淮想了想,放慢速度与父亲和堂兄拉开距离,对齐瑄讲起往事:“两人是同乡,刘参将来参军,冯军医跟着来了,但身手不行,倒会点家传医术,便做了军医。”
“有一回出兵迎敌,刘参将没回来,冯军医跟着士兵去战场搜救伤患,捡回来好几个重伤的,一直没发现刘参将……”
“大家都以为找不到,没想到冯军医把刘参将从尸堆底下刨出来了。”
“伤得挺重,差点就救不活,谁知刘参将醒了之后就说要和冯军医成亲,让父亲给他们证婚。”讲到这里,宋淮笑了笑,道:“成亲的时候,刘参将还吊着一只断胳膊。”
说完宋淮偏头看向齐瑄,却突然被齐瑄握住了拉缰绳的手,齐瑄目光灼灼地看着他:“挺好的,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宋淮明白了他的意思,脸颊开始发烫,慌忙看了眼周围,动了动手腕,没抽出来,无奈低声道:“知道了,快些松开吧。”
身旁经过的士兵也冲他们吹了声口哨,一阵哄闹声中,齐瑄放开了手,宋淮驱马往前赶了几步,与他拉开距离,耳背都烧红了。
————
宏光十年八月初五,大宁与出使北狄的使臣赵真失去联络,北卫大将军派人与北狄交涉无果,北州军与北狄驻边军发生冲突。
八月初七,北狄挑衅,将使臣赵真的首级送至北州边境。北州军全军哗然,北卫大将军怒极,请旨发兵北狄。帝允。
实际上,宏光帝的御令还没有到达北疆,宋骁就已率领北卫军穿过小月草原,直逼北狄边境。
小月草原是北州与北狄接壤之地,舆图上,两国以小月河为界,但小月河不过是一条不足两丈宽的浅水溪,两国的百姓放牧时,牛羊经常跨过小月河,“进犯”敌国。
这些牛羊一经发现,便有去无回,两国百姓常常因此起冲突。
两国都有将士沿小月河巡逻,以免发生冲突,也好在冲突发生时,保护本国百姓及其牛羊牲畜。
但这仅限于和平时期。
近十年北狄频繁进犯,小月草原首当其冲,不知多少鲜血浸染了草原与河流,已鲜有百姓在此放牧。
宏光元年冬,安分了六年的北狄进犯,当时的定北侯世子宋骁率北卫军迎敌,于宏光四年战胜,北狄求和。
怎料北狄王座易主,再次进犯北狄。宋骁带着十三岁的宋淮再次赶赴北疆。
这一仗前前后后打了六年,期间最长的休战期也不过是冬季的两个月。
去年冬日,北卫军已将战场从小月草原推进至阎图山脉南段,与北狄铁骑在小狼山一带对峙,短暂休战。
开春后,北卫军士气高昂,而后宋淮率领北卫军突击,剿灭北狄铁骑主力,大获全胜。
四个月后,北卫军再次跨过小月草原,主动出兵北狄。
中军大帐,宋骁召集齐瑄、宋淮、以及杨晔几个将领商讨战术。
宋淇几兄弟见完齐瑄就连夜赶回了梁州和季州,整军固防,随时准备支援北州军。
宋骁惯用的布兵方式是以他和杨晔为主将,各领两路军,互相配合,声东击西或主次联动,再由其余几个将领领兵支援辅助。
近两年,一直被宋骁当做前锋差遣的宋淮逐渐成长,独当一面,宋骁便直接将自己的位置交给了宋淮,由他领兵和杨晔配合,只有必要时宋骁才会亲自上阵,与宋淮、杨晔组成三路军。
四月的决胜一战,便是宋淮领兵主攻,宋骁及杨晔打围,成功围剿北狄铁骑主力。
这次进攻,宋骁仍派宋淮打头阵,目标是半月内,拿下北狄边境第一驻地小月部落。
北狄境内草原荒地居多,都是以游牧部落的形式群居,只有在水草肥美适合耕种且有山丘依托阻隔寒流与风沙的地方才会有百姓建城而居。
小月部落是距离北疆最近的一个部落,但这个部落是一支军队,几乎没有平民。
北卫军前日抵达小月河之时就与小月部落打了一场,小胜。北卫军趁机越过小月河,在北狄境内驻扎。
大宁开局有利,占据先手,但也激怒了北狄守军。只是小月部落似乎有所顾忌,不断派兵前来驱赶,却迟迟没有主动进攻。
敌不动我动,宋骁决定趁热打铁,命宋淮今夜率兵袭营。
一直不说话的齐瑄突然开口,道:“本王与小将军一道去。”
“王爷,”第一次见面就吹胡子瞪眼的大胡子副将孙富道:“上阵杀敌并非儿戏,刀剑无眼,王爷还是莫要冒险。”
齐瑄瞥了他一眼,道:“本王既然来了,就没有龟缩在后方的道理,同为大宁将士,纵是为国捐躯,也死得其所。”
几个将领心中微微诧异,没想到宣王来了不夺兵权,却想着冲锋陷阵,倒算是条汉子。孙富也收起轻视的态度,道:“王爷敢为人先,末将佩服。”
齐瑄没有多看他,而是转向宋淮,低声道:“我同你一道去。”
宋淮下意识摇头,想劝他别去,却听见宋骁喊了一声王爷,挑眉对齐瑄道:“王爷既然在我军中,还得服从军令。”
齐瑄没想到这种时候岳父大人还要捉弄他一番,无奈站起身,揖首道:“齐瑄请求与小将军同去,请大将军应允。”
宋骁哼了一声,不置可否。
众人:“…………”
作者有话要说:淮爹:哼!别以为我不知道你的小心思,你就是想黏着我儿子!
淮淮:…………(/_\)没眼看……
瑄瑄:…………(岳父大人,能不能正经一点?)
将领:…………(没想到咱们大将军是这样的岳父……)
本来应该剑拔弩张,但我写完竟有一种[岁月静好该完结了]的意思
_(:3」∠)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