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好赶在竺长明又添一女的当口,大丫突然知道自己的身世,外加有于金枝隔三岔五的在她耳边pua。
才四岁大的小姑娘,终于心理防线崩塌,摒弃了生她养她的竺家。
孩子会选择亲生母亲是无可厚非的,毕竟,谁会相信亲娘不爱孩子呢?
可是,这个世界上就是如此。
就像孩子之于父母。
有些孩子是来报恩的,有些孩子,却是来讨债的。
所以,也不是所有的父母,天生就是爱孩子的。
这个时候的大丫还不懂,她把于金枝当成生命中最信任的人,是一件多么离谱的事情。
躺在于家的炕席上,没有厚实温暖的褥子,硬硬的炕席咯的她不舒服的动了动。
但或许是潜意识里觉得自己睡在最信任的亲人身边,连日来也是颇为筋疲力尽的大丫,也是睡的香甜。
刘俏妹平淡地看了一眼熟睡中的大丫,淡然道:“她哭着找来了,我能怎么办?还能把她赶走不成?还不是因为你总是在她面前说你才是她亲娘,她能来找你?”
于金枝不理刘俏妹的絮叨。
在她心里,大丫是她的女儿不假,但她却没有养她的心思。
她不喜欢自己的女儿叫别人娘,但也不想把女儿抢回来自己养。
于金枝的心思,刘俏妹哪能不知道呢?
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这么多年啥心思,她早就透透的。
“你也别把这个孩子当累赘,一会儿她醒了,好好问问她,竺家到底是什么意思,还要不要她。不过,就算不要她,我们若是不想养,他们也得收着!当初离婚的时候说好的!”
于金枝皱着眉头烦躁道:“你可别说离婚的事儿了,我听着就烦!”
离婚时候,没能分到一分钱,是她最记恨的事情之一!
刘俏妹当然也记着那件事儿,突然她眼珠子一转,有些贼兮兮地开口道:“大丫来咱们这儿,也未必全是坏事儿。不就是添了一张嘴嘛,能吃多少口粮?肯定比你妹妹吃的还少。”
于金英今年已经十五了,但跟别人家十二三岁的孩子似的。
除了天天干活累的,还有常年吃不饱饭。
一天两顿,稀的能照人的粥,和一个杂面馍馍。
刘俏妹觉得,以于金英的伙食为标准,再砍掉一半来喂养大丫,那么还是可以接受的,
于金枝没有说话,她在竺家待过,自然知道竺家的伙食到底什么样。
离婚这么久,她除了离婚时没有拿到的钱,也就是竺家的伙食被她留恋了。
刘俏妹自顾自道:“但当初说好了,大丫是要竺家养的,他们不能抵赖。以后每个月,我就领着大丫上门要口粮去!以前他们抠抠搜搜不愿意养我们,这回是他们竺家自己的孩子,总不能让她饿死吧!”
刘俏妹越说越觉得自己有理,眼睛逐渐放光。
天知道,没了竺家给她吸血占便宜,她的生活有多糟糕。
尤其是如今,于大伯被他媳妇儿盯得紧,也不能时不时接济她了,她的日子就过的更苦了。
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放在刘俏妹身上,真是再形象不过了。
更何况,她还有一个祖宗样的儿子,也由不得她一直这样下去,不为家里的伙食想办法。
于金枝没有阻止她娘的想法,一方面觉得,就算她阻止,她娘也不听她的。
另一方面,又觉得让她娘去竺家要点儿粮食也不错,她的苦日子也是过的够够的了,该来点油水儿吃了。
况且,她娘这么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伸手找别人要饭吃的习惯。
不让她去竺家要,便在家里天天念叨她。
催她找男人,催她找“粮票”。
她怎么好意思找高文秀开口啊!
他是读过书的斯文人,可跟竺家的泥腿子不一样。
况且,高文秀答应了她,以后等他返城了,还要带自己回城里呢!
她这一辈子是否能打出最好的翻身仗,就指着高文秀了。
她才不会因小失大,让高文秀厌弃了她呢!
于金枝心里一番思索,终是自己压下。
等到大丫醒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沉默平淡的亲娘和笑眯眯的姥姥。
经过了竺家一事,大丫再看于金枝母女,绝对是看到了世上最亲的人一般。
小小的心灵,又向亲娘这边靠了多少,尚且不自知。
只是到了晚上,被姥姥宣告要去跟小姨一起睡的时候,愣了一下。
她不能跟亲娘一起睡吗?
她好想被亲娘抱着睡啊!
然于金枝却是一脸冷漠地看着她,道:“你已经是大孩子了,要学会懂事了,不能总是麻烦大人!”
大丫心里一想:对,自己已经是大孩子了,要懂事,不能让娘生气。
在竺家时,全家里就她最小,大家都是习惯性照顾她,把她当成需要呵护的小娃娃。
骤然被人当成大孩子,大丫心里很新奇,对娘亲的亲近感更多。
但当她被领到一个狭小的屋子,屋里只有一张木板床的时候,大丫又愣了。
姥姥家真的是太苦了。
算了,不怕,以后她陪着娘亲和姥姥一起生活。
“小姨,以后,我跟你一起睡!”
于金英沉默地看了她一眼,什么话都没说,自顾自的洗漱,然后上床睡了。
徒留大丫茫然的站在地上,没有人帮她打水洗脸,没有人帮她脱衣盖被。
她似乎真的成了一个大孩子,什么都需要自己去做。
但她真的能完成吗?
不知道为什么,这一刻,大丫的心里第一次出现茫然,甚至,还有一点儿小委屈。
………
竺家的院子已经陷入寂静,但到底多少人入睡,却是不得而知。
竺大嫂和竺大哥的房里。
竺大嫂满含担忧地开口:“白天,我们是不是不该任由大丫走啊!到底才是个四岁的小娃子,她懂什么啊?被人挑唆几句,就仇视我们了。我们跟她置气,是不是太不该了?”
竺大哥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前几天,我们倒是由着她胡闹,给她机会呢!可是她是什么样的反应?不仅不体谅我们的包容,反而愈演愈烈。我们当然疼孩子,也不会真的同她置气。但养孩子,也不能一味的溺爱。让她见识见识外面的风雨,就知道谁是自家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