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落后的年代,人口即劳动力,近四千青壮庄丁,至少有四至六百户左右,安置好了,就是一桩大功劳,郑治笑得嘴巴都合不拢。
这等于是荆秀送给他的大功劳,也让他感激不已,果然还是巡察使的大腿粗,好抱,嘿嘿。
按照荆秀的交代,郑治赦免了所有庄丁,给他们造册登记,成为平县的百姓,并把没收的七家豪强的土地分给他们耕种,不过房屋就需要他们自己搭建了。
所有庄丁无不下跪谢恩,感动得泪流满面,有的甚至在家中供奉荆巡察使大人的长生牌位,保佑他官运亨通,多子多福,长命百岁。
县令郑治拿了足够多的好处,自然要全力配合荆秀妥善处理好灾民的安置工作。
没收了七家豪强屯积的粮食和众多财产,就算没有朝廷的赈灾粮,平县也能轻松安置好灾民,但荆秀才搞出了一个以工代赈的活儿,也越发让郑治佩服。
如果说之前还有一点怀疑荆秀的能力,他现在是佩服得五体投地,就差一点要跪下来跪拜师了。
光施粥给灾民只是临时解决一点小问题,隐患仍旧很多,万一没有赈灾粮,饥寒交迫的百姓在绝望的时候,极可能发生暴乱,对当地来说,绝对是一个可怕的大灾难。
如果以工代赈,百姓有了工作,有了收入,就会安心,闹事什么的根本不存在,完美地解决了最可怕的大隐患,能想出这个办法的人,牛逼得让他顶礼膜拜。
平县的问题基本解决,甚至可以说是圆满解决,荆秀和巡察副使尉方在五百羽林卫的护卫下,押送大量的粮食前往宛县。
平县的事情早传遍整个郑州,宛县那些屯粮疯狂提升粮价的豪强奸商地主老财无不吓得面无人色,他们自认实力比不上以宋氏为首的七大家,巡察使大人一口气灭了七家,自然不会把他们放在眼里。
所有人惴惴不安,聚集在一块商量了大半天,总算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不过,他们心里仍然担心得要命,如果巡察使大人不接受他们的善意,那就只能伸长脖子等着掉脑袋了。
荆秀和尉方率众抵达宛县城外时,城外的平地上已经搭建好一排排供灾民临时居住的木棚,施粥的大棚设了十几座,百姓正在排队领粥。
“见过巡察使、副巡察使大人。”
县令苏义率大小官吏和当地士绅豪强在城外恭恭敬地迎接巡察使的到来。
宋氏等七大家的灭亡如果还不能让人警醒,只能说那家伙是脑子进水的傻叉。
这一次,荆秀是大张旗鼓地过来,因此也接受了苏义县令的盛情款待,这也让那些惴惴不安的人悄悄松了一口气,至少目前,巡察使大人还算好说话,就是不知道接不接受他们的善意?
“巡察使大人,是这样……”
酒过三巡后,县令苏义才小心翼翼地向荆秀和尉方说了一些话,他收了那些世族豪强、地主老财的好处,充当牵线人,自然要给他们说一些好话,至于成不成,那就不关他的事了。
他说的话虽然隐晦,但大意是各家受了宋家的蛊惑,利欲熏心,现在知道错了,已经把粮价降到正常的价格,开设粥棚,并仿照平县的做法,为灾民建造了临时居住的木棚,并捐献不少衣服毯子等东西。
为了协助两位巡察使大人安置好灾民,各家还捐献二十万斤粮食,赈灾款五万两银子,衣服毛毯等物若干,另给两位巡察使奉上二万两银子的仪程。
“诸君有心了,本官代灾民向诸君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