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宛城西北方向城门已经被赵云徐晃攻克,且赵云徐晃两人也一同引领军兵,留下一千弓箭手把控城门之后,便亲率余下四千兵马杀入城中,意图在城中造出响动,配合城外朱儁之兵。
可是那韩忠仅在起初经历了一些慌乱之后,便逐渐恢复了冷静。
虽然城池被官兵打开了一个缺口,可其众所率兵马却并不多,而这宛城之中,尚有黄巾十余万之众,若倾巢而出,围剿那区区数千人,自然不在话下。
而如若将之全部斩杀,既可及时将那缺口补上,又可以这些潜入城中的官兵将校头颅挑上城墙,喝退朱儁等众,此真乃两全之策。
想至此间,那韩忠即刻便是下令,命城中驻防东北西南两处黄巾部队倾巢而出,共合三万兵马,前去围剿城中官兵。
可韩忠麾下余众将校,却也认为此乃绝佳美差,便纷纷请命要下城墙,去围剿城中官兵。
韩忠一眼便看穿这些将校意图,暴喝道:“少废话,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就是想远离此间险地,要去寻那清闲之事做,谁都不要聒噪,全都给我压上城墙,万不可叫那朱儁知晓城内动向,否则我等危矣!”
那些将校虽然心不甘愿,可却也都知晓,韩忠之言甚有道理,便也不再聒噪,再度压上城墙,与那城外官兵进行着拼杀。
不过此时城外朱儁攻得正猛,已有部分士族蹬上城墙,与这些黄巾们开启了最后争夺城墙控制权的惨烈白刃战,与那韩忠多兵相接之时,却也隐约听得城内之事,知晓赵云徐晃二人已经完成任务,夺得城门,而后大喜,赶忙将此消息进行传递。
可奈何官兵这边朱儁也是逼得甚紧,所有官兵只许前进,不得后退,若有临战退缩之人,就地正法,绝不姑息。
因此将令存在,所以使得那员将官虽有军情,却无法亲自传送,无奈之下,其只得原地大喊道:“赵云徐晃二位将军已经成功杀入城中,兄弟们再加把力!”
听得城墙之上突然暴起这句话来,韩忠朱儁双方将士皆是一惊,而后则见那韩忠震怒道:“可恶,这等事宜怎会被那官兵知晓,速速与我斩杀此寮,但愿消息不曾走漏!”
听得韩忠之言,其麾下心腹部队则纷纷抽刀朝那员官兵杀去,那员官兵眼见自己成为众矢之的,知晓断无脱身机会,便也决心英勇赴死,只不过其同时却也想着,定要将此消息传递出去,于是众人便见其在与敌交锋之际,口中更还不断宣扬此事,直至身中数刀,倒地不起,才断了声响。
周遭官兵见得此位同僚死得壮烈,心中皆有不忍,不过其乃战士,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才是一名战士最为光荣之事,若是在临死之时,还能为大军作出贡献,便是战死疆场,也是死得其所。
想及此间,所有城墙之上听得此般消息之官兵,尽皆放声高喝,一时间,整个城墙之上,除却黄巾官兵之间的厮杀叫喊声外,便多出了这么一些零零散散的喊话之声,气的那韩忠下令着重击杀着些官兵,场面倒是极其混乱。
朱儁虽在城下监战,可却也听得城墙之上太过躁乱,思索之后,则是喜道:“是了,定是赵云徐晃二位将军已经成功,并已从城内杀至此间,正在与黄巾厮杀,才会这般躁乱。将士们,我们也该努力奋战,万不可叫赵云徐晃二位将军身陷险境才对!”
“就是,兄弟们,再随某冲锋一波,此去定要夺下城池!”
朱儁言毕之后,则从身旁跳出一将,应声说道,而后便见其高举大刀,引领兵众,攀上云梯,攻上城去。
在见得那将亲自上阵之后,朱儁身旁余下诸将皆悍不畏死,奋勇上前。
此时,朱儁麾下最为精壮勇武的部队尽皆上阵,使得城头之上黄巾压力倍增。
而就在此时,在那宛城之中,被韩忠调去围剿赵云徐晃两人之兵众,却是被二人引领白马义从作为箭矢,贯穿杀入,直杀穿了那黄巾军阵。
原来城中黄巾,皆乃步卒,且城中道路狭窄,又摆不开阵势,能与赵云徐晃相交之兵将,便仅仅只在十数之间。
而赵云徐晃所领白马义从乃是骑兵,以骑战步,大有优势,且其又以赵云徐晃二位为首带头冲锋,只为杀至东南之角,为官兵打开城门,引领朱儁大军杀入其中,而又非全歼黄巾。
在目的明确之后,赵云徐晃两人并不与那些黄巾做过多纠缠,只引领骑兵,向那人少之地进行冲锋,黄巾士卒见其来势汹涌,皆避其锋芒,不多时,便被赵云徐晃二人从中杀穿,并势如破竹,一路杀至这东南角来。
到得此间,赵云与徐晃二人皆下马步战,只见其二者一斧一枪,血染盔袍,终于杀至那城门之处,而后徐晃大斧一挥,劈砍而下,那守城门闫,被其劈为两截,宛城大门,终于缓缓打开。
那朱儁眼见身边诸将皆攀上云梯,士气高昂,也心头火热。正欲领兵亲攀城墙,带头攻城之时,忽而见得眼前宛城大门缓缓打开。
随后朱儁定睛一看,却见一道伟岸身躯,站在那城门之处,观其身上铠甲,已然破损,全身数处创伤,正血流不止。唯有其那伟岸身躯,依然屹立不倒。
朱儁观其大斧识得此乃徐晃,又见其身后赵云同样一席血染银甲,挥舞一杆血色银枪在那与敌厮杀,朱儁激动不已,声嘶力竭地喝喊道:“兄弟们!宛城大门已开,都给我冲杀进去,剿灭黄巾,援助赵云徐晃两位将军!”
“啊!冲啊!杀啊!”
朱儁一声令下,所率兵众尽皆冲锋向前,宛城此城,断无再被黄巾掌控之机,而那韩忠观得城门大开,官兵大举杀入城来,心中也只觉天色昏暗,自己怕是再无出头之日,一时却感体力不支,栽倒下来,幸得心腹将校眼疾手快,及时将之扶起,并劝慰道。
“元帅,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不如投降吧!”